突然收到一個未曾網(wǎng)購過的快遞,
你是否會因好奇而拆開?
若里面是張印著二維碼的刮刮卡,
掃碼后還提示“中獎”,
當心!你可能已進入
騙子精心設計好的騙局
這是不法分子以快遞方式實施的詐騙
01
基本案情
2024年5月,周女士手機突然彈出一條陌生快遞取件碼。帶著滿心疑惑與好奇,她前往快遞驛站取回了包裹。
拆開快遞后,一張刮刮樂映入眼簾,旁邊印著“掃碼領獎品”的誘人字樣。周女士沒多想,順手掃碼加入了群聊。群主熱情宣稱,當前正值“618”年中活動,只需下載指定APP,就能獲得獎勵紅包。在“客服”的引導下,周女士下載了APP,并被告知“完成任務即可提現(xiàn)”。起初,周女士確實收到了幾筆小額返利,于是放松了警惕。然而,當她陸續(xù)投入11萬元后,對方卻以各種理由拒絕提現(xiàn)。直到此時,周女士才如夢初醒,意識到自己深陷騙局,但為時已晚……
回溯這場騙局的源頭:2023年12月底,被告人施某某為獲取利益,從某軟件上名叫“曼予”的人員處獲取了大量收件人信息。隨后,他將裝有涉嫌違法犯罪類宣傳紙單的快遞包裹郵寄至全國各地收件人。李某某在明知施某某在幫助他人實施違法犯罪活動的情況下,不僅沒有制止,反而為了私利,為施某某制作宣傳紙單,并在宣傳紙單印刷完成后交由施某某進行打包。而許某同樣未能抵擋住利益的誘惑,他利用自己的資源,為施某某提供快遞物流服務,確保這些包裹能夠送達收件人手中。短短數(shù)月,30余萬個包裹如“瘟疫”般擴散。
2024年5月,許某與范某某組成新的團伙,再次寄出8萬余個包裹。
經(jīng)調(diào)查,施某某違法所得50000元,李某某違法所得30000元,許某違法所得50000元,范某違法所得16000元。
02
法院判決
長沙市望城區(qū)人民法院經(jīng)審理認為,被告人施某某、許某、范某某、李某某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wǎng)絡實施犯罪,仍為其犯罪提供廣告推廣幫助,情節(jié)嚴重,其行為已構(gòu)成幫助信息網(wǎng)絡犯罪活動罪,應依法懲處。
法院綜合考慮被告人身份職責、犯罪情節(jié),認罪悔罪態(tài)度,判處被告人施某某有期徒刑十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八千元;判處被告人范某某有期徒刑九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五千元;判處被告人許某有期徒刑七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五千元;判處李某某有期徒刑六個月,宣告緩刑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三千元。其中,施某某、范某某、許某系快遞物流行業(yè)的從業(yè)人員,利用履行職責或提供服務便利,嚴重違反內(nèi)部規(guī)定,為他人利用信息網(wǎng)絡實施犯罪提供廣告推廣幫助,情節(jié)嚴重,不予宣告緩刑。對各被告人的違法所得,已經(jīng)退繳的部分予以沒收,上繳國庫,未退繳部分予以繼續(xù)追繳。
03
法官提醒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更不會無緣無故收到“驚喜快遞”。法官提醒,遇到來歷不明的快遞,一定要提高警惕,仔細查看物流信息情況,不要輕信其中的中獎信息,更不要輕易掃描物品上的二維碼、點擊陌生鏈接、下載軟件等。
同時,快遞行業(yè)從業(yè)者需引以為戒,若利用工作服務便利、違反內(nèi)部規(guī)定,為信息網(wǎng)絡違法犯罪活動提供幫助,同樣將面臨法律的嚴厲制裁,切勿心存僥幸,觸碰法律紅線。
終審:胡繼紅
復審:曾陜青
初審:黃 瑩
編輯:陳 潔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