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數年,身為昔日的“日不落帝國”的英國,又開始向亞太海域部署航母。其還為這次行動取了個頗為響亮的名字,即“Hign mast”,中文翻譯為“高桅”。然而,你說你家的航母來亞太就好好來唄,為什么非要扯上中國呢?莫非不對中國“沒瓷硬碰”一下,就不會好好地說話辦事了嗎?只能說,倘若英國人真在此次部署行動中玩出什么“過火”的舉動,那“高桅”行動恐怕分分鐘就會變成讓其自身吃盡苦頭的“高危”行動……
“威爾士親王”號航母
觀察者網援引英媒報道稱,英國皇家海軍“伊麗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2號艦“威爾士親王”號,已從樸次茅斯海軍基地出發,前往所謂的“印度-太平洋地區”,執行名為“高桅25”的部署行動。這是該艦服役以來首次赴相關方向實施部署,預計此次出海活動時間將達8個月。據悉,“威爾士親王”號航母戰斗群中,將編入1艘英國45型驅逐艦“不屈”號、1艘23型護衛艦“里士滿”號、1艘挪威海軍“南森”級護衛艦“阿蒙森”號、1艘加拿大海軍“哈利法克斯”級護衛艦“魁北克城”號,以及1艘英國油船“春潮”號。
兩艘英國航母同框
尤為值得注意的是,作為航母編隊指揮官的詹姆斯·布萊克莫爾在接受采訪時稱,“尚未確認航行路線,不排除穿越臺灣海峽”,且“已為執行各種航線和任務做好了準備”。英國媒體更是在報道中赤裸裸地宣稱,“英國航母打擊群指揮官表示,皇家海軍準備在臺灣問題上對抗中國”。很顯然,“威爾士親王”號航母編隊的此次亞太之旅,從一開始就充滿了濃濃的“挑釁中國”的味道
23型護衛艦“里士滿”號
然而,從這支編隊的構成來看,我們就不難發現英國人的外強中干。基本上,若沒有挪威海軍和加拿大海軍的出力援助,僅憑英國人自己的力量,那幾乎湊不出一支相對完整的航母編隊。畢竟,這支編隊中屬于英國自家的護航類艦艇,就只有1艘45型驅逐艦和1艘23型護衛艦。僅憑1驅1護,就要伴隨7萬噸級的“威爾士親王”號航母出海8個月,實在是太寒酸了些,無論怎么想都難以實現“展示英國海上實力”的效果
僅有“不屈”號驅逐艦具備區域防空能力
而即便是加上了1艘挪威海軍護衛艦和1艘加拿大海軍護衛艦,這支編隊的綜合戰力其實也并未高到哪里去。原因很簡單,滿打滿算,所有護航艦艇中,具備相對合格的海上區域防空能力的軍艦就只有區區1艘,即45型驅逐艦“不屈”號
“南森”級搭載的是減配縮水版“宙斯盾”
其余的軍艦中,“南森”級護衛艦“阿蒙森”號雖然搭載有“宙斯盾”系統,但卻是典型的簡配版,船電系統水平并不高,且不具備發射“標準”系列遠程防空導彈的能力。23型護衛艦“里士滿”號雖然經過了升級,但多目標交戰能力依舊有限,防空導彈是射程僅約25公里的“海受體”。“哈利法克斯”級護衛艦“魁北克城”號的整體水平,甚至還不如“里士滿”號,僅具備有限的海上點防空能力。
中國海軍雙航母編隊
顯然,與動輒就以當下全球最強萬噸大驅055型艦為防空指揮艦;以區域防空水平同樣處于全球一流水平的052D型驅逐艦為中堅力量;以及用具備有限的區域防空能力的054A或054B型護衛艦去“打雜”的中國海軍航母編隊相比,執行“高桅”行動的英國航母編隊中的一票護航艦艇,檔次實在就低太多了。而就是這樣一支力量,居然還大言不慚地妄稱“不排除穿越臺灣海峽”,這怎能不令人發笑呢?
英國航母編隊的配置檔次很低
當然了,考慮到自身實力相對有限,且以航空母艦過航臺海所帶來的敏感程度較高,英國航母編隊指揮官在接受采訪時所說的話,恐怕在很大程度上帶有“口嗨”的成分。最起碼“威爾士親王”號過航臺海的概率不會很大,真到過航臺海之時,基本上也只會是由編隊中的某艘驅護艦來完成,避免過分挑釁和刺激中方
“伊麗莎白女王”號的F-35B曾發生墜海事故
最后要說的是,回想幾年前,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前往亞太部署期間,鬧出來的“樂子”可是不少。不是護航艦艇因故障而被迫半路返航,就是所搭載的F-35B艦載機在放飛時墜海,沒把英國“強大的遠洋戰力”展示出來不說,反而將自身的虛弱表現得淋漓盡致。而這一次,“威爾士親王”號航母的亞太之旅會順利嗎?有沒有可能再度玩出“艦載機墜毀”的一幕呢?恐怕就連英國人自己都不敢保證,這支“完完整整地出發”的航母編隊,是否還能“完完整整地回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