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呼和浩特4月23日電 (記者 寇雅楠)4月23日,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召開“深入開展‘六個行動’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節水行動”專場。發布會上,相關部門重點圍繞內蒙古節水行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踐行節水行動的情況作了介紹。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記者 寇雅楠攝
據介紹,今年,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立足區情水情和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將開展節水行動納入“六個行動”進行部署,把節水作為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要工作。2月15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正式印發《內蒙古自治區節水行動實施方案》,為節水行動“量體裁衣”,構建“目標-任務-保障”三位一體實施框架,涉及9個方面30項具體舉措。
其中,內蒙古節水行動主要目標是將全區用水總量控制在196.3億立方米以內,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較2020年下降12%以上;農業新增節水能力2.7億立方米以上,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59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用水量較2020年下降13%以上;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力爭控制在9%以內,再生水利用率達到48%以上;非常規水源利用量達到7.68億立方米以上。
內蒙古通過“管”“節”“治”“增”“活”五個方面作為節水行動的重點任務。“管”,即管好水,分行業確定節水指標,分盟市確定節水目標,并將節水目標任務分解到旗縣,持續完善取用水監測計量體系建設,夯實節水管水基礎,嚴格落實限審限批相關要求,把好項目審批關;“節”,即節約用水,分別在農業、工業、城鄉、生態方面進行節約用水;“治”,即整治突出水問題,持續做好地下水超采區鞏固治理,扎實推進西遼河流域和鄂爾多斯臺地等重點區域超載綜合治理,進一步壓減地下水開采量,推動地下水超采區按期實現采補平衡,到2025年底累計壓減超采水量3.3億立方米以上;“增”,即增加水資源供給,通過著力用好再生水、礦井水等非常規水,加大再生水配置管網建設力度,拓寬再生水利用渠道等方式,今年年底力爭黃河流域再生水利用率達到60%以上,礦井水綜合利用率達到60%以;“活”,即盤活現有水資源,大力推進用水權市場化交易,加強節水科技創新研發,加快關鍵技術和重大裝備創新突破,培育節水產業龍頭企業,形成多元化的節水產業市場。
今年一季度,內蒙古12個盟市均制定印發節水行動實施方案,農牧、工信、能源、住建部門制定印發行動專項方案,在節水行動各項措施推進中已見成效。農業方面,194.29萬畝新建高效節水灌溉工程、127萬畝改造提升高效節水工程均開工,開工率分別是97%和85%;工業方面,重點實施的22個節水技術改造項目,已開工12個;能源方面,重點實施的27個礦井水綜合利用項目中3個已開工,20個火電廠節水改造項目中8個已開工;城鄉方面,開展城鎮節水專項體檢,針對農村牧區集中供水工程計量設施安裝項目及安裝數量進行全面摸排;同時,已推進“三北”工程建設與地下水超采區治理。此外,在財政金融方面,中央及自治區分別投入專項基金支持節水行動相關項目,吸引14.3億元社會資本投入節水改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