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記者 雷珂馨 文/圖)4月23日,第二十一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以下簡稱上海車展)正式開幕。本次車展以“擁抱創新,共贏未來”為主題,涵蓋乘用車、新能源、智能網聯及供應鏈技術全領域,100多款全球首發車型集中亮相。作為全球汽車產業發展的風向標,展會折射出行業電動化、智能化轉型的深層變革。
工作人員正在與參展者討論汽車底盤工程的協同創新。
傳統品牌電動化轉型提速
在本次車展上,傳統汽車品牌的電動化轉型速度明顯加快。
在大眾安徽的ID. EVO概念車前,工作人員正在向參展者講解車輛細節
據了解,作為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為中國”戰略的重要成果,大眾品牌此次發布了ID. ERA、ID. EVO和ID. AURA三款概念車型,其量產版車型預計將于2026年正式上市。大眾汽車集團表示,到2027年將推出超過20款新能源汽車,涵蓋純電動、插電式混動及增程式車型;到2030年,集團旗下各品牌將在中國市場提供大約30款純電動車型。
轉至奧迪品牌展區,首款“去四環標”的AUDI E5 Sportback引發參展者的強烈興趣,大家紛紛排隊體驗。工作人員表示,由于這款全新品牌車型是專門針對中國用戶打造的,因此新車的人機交互系統非常符合中國消費者的喜好。系統還配備了由AI驅動的虛擬助手,用戶可以通過手勢觸控或語音控制系統,實現人與機器的情感交流。
本次車展吸引了眾多外國參展商。
奔馳品牌的展臺體驗區則呈現了另一番景象。奔馳此次在車展上發布了全新純電長軸距CLA,吸引眾多參展者駐足拍攝。對此,奔馳大中華區業務負責人佟歐福表示:“中國用戶對智能體驗的需求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我們正以‘中國速度’快速迭代技術,確保每一項創新都能緊密貼合本土市場需求。未來5年,我們將推出10款以上專為中國市場打造的電動車型。”
中國新能源品牌技術反攻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日益火爆,各大汽車品牌紛紛加大在新能源領域的投入和研發力度。
造型甜美、外觀新穎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目光。
在本次上海車展上,各大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車型牢牢占據“C位”,它們不僅展示了汽車行業的最新技術成果,也預示著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到來。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中國汽車品牌在智能化、電動化的道路上取得了顯著進展。憑借對本土市場的理解和洞察,中國汽車品牌不斷推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新能源車型,贏得了市場廣泛認可。
問界汽車工作人員向參展者介紹后備箱配套設施。
鴻蒙智行展臺的問界M8成為焦點。工作人員說:“在此之前,該款車型已經正式發布,其售價范圍定為35.98萬至44.98萬元,恰好填補了問界M7與問界M9之間的產品空白。在智能化方面,問界M8配合華為臨境抬頭顯示系統,實現了實景與駕駛輔助信息的融合,可以為用戶帶來沉浸式駕駛體驗。”
小米汽車的璀璨洋紅等熱門顏色吸引不少參展者打卡。
小米汽車展臺是本次展會的“明星”展臺之一,小米SU7全系產品在展臺上集體亮相,而備受關注的小米YU7此次并沒有出現。對此,小米汽車副總裁李肖爽表示:“別著急,該來的會以最好的狀態來。”
除此之外,比亞迪、小鵬、蔚來、智己、奇瑞、長安等汽車品牌都帶來了最新的新能源產品。
除了各類汽車產品之外,與低空經濟相關的飛行汽車產品也亮相此次
從純電平臺到智能生態整合,從固態電池到自動駕駛芯片,本次車展展現了汽車產業的兩大核心發展趨勢。在技術競爭方面,重點已從單一產品的性能轉向了全棧自研的能力;在產業生態方面,則從傳統的垂直整合轉向了跨界的協同合作。
本次展會充滿智能元素,參展者現場體驗智能駕駛系統。
上海市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顧春霆表示,伴隨世界經濟形勢與中國經濟發展格局的重大變化,全球汽車消費的核心市場已經轉向中國。本次車展將全面展現世界汽車工業的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成果,彰顯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活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