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江區斬獲兩項
國家級教育榮譽
成四川唯一“雙料冠軍”
近日,全國新時代“終身學習品牌項目”和“百姓學習之星”評選結果正式揭曉。錦江區憑借《“學品錦江·研途成長”社區研學品牌》項目成功入選“終身學習品牌項目”,同時,成都百家堂姓氏文化博物館館長、“友鄰教師”鄭華榮獲“百姓學習之星”稱號。
據悉,錦江區是四川省唯一同時斬獲兩項國家級榮譽的行政區,這標志著其在推動青少年社區教育與終身學習體系建設方面的創新實踐獲得國家層面高度認可。
社區研學:4年吸引20萬人次
活動名額常年“秒空”
“學品錦江·研途成長”社區研學項目以青少年健康成長為目標,立足“五育融合、實踐育人”理念,通過“沉浸式體驗+項目化探究+社會化參與”的多元路徑,將社區轉化為青少年成長的“第二課堂”。項目依托錦江區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和現代城市功能,設計紅色研學、城市探索、非遺傳承等主題課程,引導青少年在真實場景中厚植家國情懷、鍛煉實踐能力。
“孩子通過社區研學活動,不僅了解了本土文化,還學會了團隊協作和問題解決,這種教育方式遠超傳統課堂。”一位參與項目的家長表示。數據顯示,該項目四年來累計吸引20萬人次參與,家長滿意度達95%,活動名額常被“秒空”,成為區域教育服務的標桿品牌。
全國首創:政府主導的
青少年社區教育專項體系
2022年,錦江區積極響應國家“雙減”政策,率先以政府主導模式系統性布局青少年社區教育。區政府印發《成都市錦江區青少年社區教育行動方案(2022-2024年)》,聯動47個部門及社會單位,整合轄區文化場館、企業園區、生態公園等資源,建成50個實踐教育基地,構建起“校-社-城”協同育人的立體網絡。
“我們打破了學科、課堂與場所的邊界,讓社會資源轉化為教育力。”錦江區社區教育學院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機制創新,項目形成了“134N”社區研學模式(即一個協同機制、家校社三教融合、四維保障體系、N元資源整合),為青少年提供職業體驗、公益服務、科學探究等多樣化實踐機會。
從本土到全國
品牌影響力持續升級
錦江區的實踐成果已逐步形成示范效應。2024年,錦江“青少年社區教育工程”入選人民日報《民生周刊》“年度民生工程”案例;此次國家級榮譽的獲得,進一步彰顯其在全國終身學習領域的引領地位。作為項目典型代表,“友鄰教師”鄭華通過姓氏文化博物館平臺,長期開展公益文化講座和研學活動,帶動超萬名居民參與學習,成為社區教育志愿者的典范。
面向未來,錦江區計劃深化“五育融合”實踐,推出“小小講解員”“社區治理小助手”等特色項目,推動青少年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新增20條主題研學線路,聯合高校開發職業啟蒙課程,進一步打通“校-社-城”資源通道。
“社區教育是終身學習的重要一環。我們將持續創新,讓更多青少年在家門口就能獲得優質成長體驗。”錦江區社區教育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
來源:錦江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