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山東等地證監局率先啟動轄區內私募機構專項檢查工作。
據悉,此次上海地區的檢查工作采取抽查模式。記者多方了解發現,部分上海本地的多家大型私募基金公司未被選中。
自2024年以來,多項涉及私募基金的新規陸續正式實施,這也讓私募基金的合規業務面臨比以往更多的挑戰。
滬上某私募基金人士告訴記者:“合規是私募的生命線,只有確保合規,才能保證整個行業更合規且持續有活力地發展。”
專項檢查啟動
據了解,上海證監局近期發布專項檢查通知,正式啟動對轄區內部分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監管核查工作。本次檢查相關工作要求等重要信息,將統一通過上海證監局官方工作郵箱定向發送。收到檢查通知書的私募基金管理人,需嚴格按照郵件內具體要求準備。
據有關私募行業人士透露,回顧往年監管檢查,其內容通常涵蓋六大核心板塊:首先是私募基金管理人基本情況審查;其次是宣傳推介及資金募集環節,重點核查是否存在違規宣傳、虛假承諾等行為;再者是基金投資運作,對投資方向、交易合規性等進行深入檢查;內控管理也是檢查要點,旨在評估機構內部風險防控與管理制度的有效性;信息披露與報送則關注信息披露的及時性、準確性;最后是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確保基金產品與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
在部分私募基金人士看來,自2024年8月1日起施行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運作指引》,從基金規模、業績展示、投資限制、資產配置等多維度規范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運作,需要落實的地方非常多。據了解,此次上海地區的檢查工作采取抽查模式。記者多方了解發現,部分上海本地多家大型私募基金公司未被選中。
有中型私募基金人士向記者坦言:“其實近幾年,地方證監局對大型私募基金都進行了全方位了解,形成了清晰的‘畫像’。后續對中小私募基金的了解也會逐步跟進,這只是時間問題。”
滬上未被抽中的某私募基金公司相關人士也表示:“我們每年都按照假設被抽中的標準,進行嚴格的內審自查。”
合規發展是生命線
事實上,隨著私募基金的快速發展,其已成為股票交易市場的重要買方力量之一。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1月15日發布的數據,截至2024年12月末,存續私募證券投資基金87833只,存續規模5.21萬億元。
另外,私募行業分化格外嚴重,近幾年發生的失聯、跑路事件,給整個私募基金行業帶來了負面影響,因此私募行業的規范發展勢在必行。《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年報2024》顯示,截至2023年末,在所有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中,位列行業前20%的管理規模占比達93.10%,行業集中度高。
不可否認的是,在強調合規的當下,對于中大型私募基金而言,上漲的合規成本尚可承受,但小型私募基金則會面臨一定的壓力。
某私募基金公司人士指出,作為資本市場投資端的重要力量,私募基金行業伴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而迅猛壯大。隨著私募證券管理人管理規模、市場交易量占比及行業影響力的提升,有關部門加強對私募行業的監管,有力促進了行業規范健康發展。在準入門檻和合規成本大幅提升。盡管“扶優限劣”的監管趨嚴導向短期會使私募行業承壓,但長期來看有利于行業健康發展,將推動私募行業向更加規范化、專業化的方向邁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