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4月23日 —
“世界讀書日”
以閱讀之名,與法治同行
世界讀書日,
為大家?guī)硪环萏貏e的“書單”,
這些書,全部出自法官之手。
他們將法庭內外的觀察與思考
傾注于文字,
里面既有對各類真實案件的通俗剖析;
也有對法治社會的理性+感性觀察;
更有法院人對正義堅守的真摯初心。
讓我們翻開這些書頁,
透過這一扇扇明窗,
去讀懂法治。
A book is a book ortext bound in volumes
通俗易懂的普法讀物
來源于一個個真實案例
Part.1
1
《法官說民法典》
主編:翟瑞卿
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
書籍簡介
30位一線法官編寫,99個經典生活案例,涵蓋《民法典》各編,以生活中發(fā)生的典型案例為切入點,將法律條文和實際生活相結合,展示法律在實踐中的應用。多角度、全方位解讀民法典這部“社會生活百科全書”。
主編說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稱《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對于廣大群眾而言,復雜的條文常常讓人望而卻步,難以輕松學習理解。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立足于學習好、貫徹好、實施好《民法典》,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組織全省30余位法官進行《法官說·民法典》宣講,在此基礎上,對宣講內容進行增刪修改,合理編排,最終編印成書。
本書內容全面翔實,涵蓋《民法典》總則、物權、合同等各編重點法律規(guī)定與亮點法律制度。法官們憑借深厚的法學功底和豐富的審判實踐經驗,精選百余個經典生活案例,深入淺出地講解民法典知識,讓法律條文變得鮮活易懂。無論您是想了解婚姻家庭中的法律問題,還是關注個人信息保護、財產繼承等方面的權益,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相信這本書能夠成為指導我們日常生活的良師益友,給您帶來溫暖和力量。
2
《懸崖邊的人生》
作者:
張洪江,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刑一庭
王力欣,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執(zhí)行局
書籍簡介
本書共25個故事,每個故事采用“案、法、理”的結構布局,先呈現(xiàn)真實案例,再解讀相關法律知識,最后闡釋其中蘊含的道理,使讀者能系統(tǒng)地了解不同類型刑事案件的誘發(fā)原因、法律規(guī)定及背后的人生哲理。
作者說
犯罪離我們很遠,但又很近。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們直接接觸到了許多具體的刑事案件,在我們的內心,一直有股沖動,要將這一切記錄下來。隨著審判經驗的累積,這股沖動逐漸轉變成了一種責任。
每一個犯罪的人并不是天然的罪犯、每一個犯罪的人也并不是必然的罪不可恕,預防犯罪遠遠重于懲治犯罪。作為社會中的個體,每個人都有欲望,欲望得不到滿足,不良情緒得不到及時化解,累積到一定的程度或者遇到一定的因素,就很容易走向犯罪的深淵。希望通過我們的作品,能夠幫助更多的人遠離犯罪。
我們希望在罪案中探尋人性中善的一面,以幫助人們更加深入理解和控制自身的欲望和情緒,不要因為“酒色財氣情”走在犯罪的邊緣。
實戰(zhàn)類解析
專業(yè)人士參考讀本
3
《開庭:法官思維與庭審實務》
作者: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書籍簡介
以居中裁判的法官視角展開,聚焦開庭實務,介紹庭審規(guī)則、分享開庭技巧,將庭審實戰(zhàn)經驗呈現(xiàn)。
作者說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你們有沒有想過——當法官敲響法槌時,他們在想什么?法庭內外的交鋒要遵循哪些規(guī)則?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34名一線法官將復雜的法律規(guī)則濃縮成一看就懂的實用指南——《開庭:法官思維與庭審實務》。
熱點話題從訴訟請求怎么提出,到辯護詞怎么寫;從事實調查的注意事項,到證據(jù)提交的溫馨提醒;從法庭答辯的規(guī)范要件到案件調解的正確思路;從案例檢索的實用技能,到庭審中的法律適用……內容廣泛全面、務實專業(yè),編者們知無不言、傾囊相授。不管你是一線法官還是律政達人,是法科學生還是職場萌新,想增長點法律知識還是單純對庭審好奇,都能收獲滿滿。
4
《裁判是怎樣寫成的》
作者:李廣宇
中國法官文聯(lián)常務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原副主任、新聞局原副局長
書籍簡介
本書自問世以來,一直廣受追捧,豆瓣評分高達9.1分。作者通過真實豐富的案例、輕快優(yōu)雅的文筆,將裁判的過程、法官的心路,以及法理與人情的平衡娓娓道出,引人入勝。不僅是裁判文書的寫作范例,也是司法理念的生動闡述。既可作為法官、檢察官、律師、行政執(zhí)法人員的執(zhí)業(yè)參考、法科學生的教學輔助讀物,也可作為面向普通讀者的法律文化讀物。
作者說
說到底,司法也是一份靠寫作為生的職業(yè),因為“連接法院與公眾的主要是書面文字”。在法院,最重要的書面文字無疑是判決。而一個好的判決,僅僅結果正確是不夠的——它還必須公允合理、通俗易懂。能夠以專業(yè)但又淺顯的文字,向外界解釋說明判決是規(guī)范合理的,進而使公眾信服并感到滿意。
要想寫出這樣一個判決,法律技術固然重要,人文素養(yǎng)同樣不可或缺。而厚植人文情懷的路徑,必然是堅持經常的閱讀。正如木心所說: “找好書看,就是找一個制高點。”找好書看,不僅可以升華你的氣質、尖銳你的筆頭、明亮你的慧眼,還會為你找到一個驅除寂寞和孤獨的侶伴。作為一個有品格的法律人,你要習慣在紛擾的世界里樂享一個人的狂歡。
5
《貪污賄賂.瀆職犯罪
司法實務疑難問題解析》
作者:王曉東
最高人民法院刑二庭原庭長,中國犯罪學會副會長,中國刑事訴訟法學會副會長
書籍簡介
作者通過對復雜案件進行歸納總結,發(fā)現(xiàn)職務犯罪問題主要集中的13個方面。本書從這13個方面展開,精選出100個重點問題,采用案情、問題、評析相結合的方式,為讀者解決職務犯罪案件相關問題提供了較為權威的參考。
作者說
這是一本用審判經驗與見解凝練而形成的一本實務著作。以實踐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既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傳播,更重視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用實務法學推動理論法學發(fā)展。全面梳理了職務犯罪集中的13個領域問題,匯聚精華百問,問題提煉全面、觀點明確,切實為紀檢監(jiān)察、檢法辦案人員及律師辦理職務犯罪案件提供具體指引,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力求真實客觀,以案釋法。對熱點問題注重理論探討,難點問題注重實踐應用,在程序和實體方面各有側重。以司法最終的裁判結果為依托,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研究和完善,始終引導讀者運用法律思維和法治方式辦理職務犯罪案件。
法院小說、法治隨筆
拉近法律與生活的距離
6
《落槌》
作者:金牛(筆名)
書籍簡介
本書出自一位有著30余載法院工作經歷的女法官之手,她從書記員開始,一步步成長為法官、庭長、院長。透過書中主人公的成長心路和職業(yè)思考,讀者亦能感受到法院幾十年的變化發(fā)展。
作者說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一位女法官,做優(yōu)秀法官是她的堅定選擇,這個職業(yè)讓她有維護公平正義的崇高感,是她的理想人生。讀這本書,您會隨著女法官的縝密思維,在死刑案件中發(fā)現(xiàn)證據(jù)鏈上的問題,在被告人翻供后,用補強的證據(jù)作出裁決;您看到她被人誣告時會為她擔心,因為那個案件的當事人代理人都是她多年的朋友,而對方又在搞金蟬脫殼侵吞國家資產。
讀這本書您可以了解法官判案的情感起伏和內心思考,了解法官身邊的家人朋友領導同事,了解改革開放對法院法官法律人的巨大影響,您還可以體會到做一個優(yōu)秀法官,必須面對的付出和抉擇。
7
《法意無邊》
作者:周瑞春
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原黨組成員、副院長
書籍簡介
本書為法治文化隨筆集。全書共77篇,分三個分輯。第一部分敘述人生禪悟、逸聞趣事;第二部分從法官、律師、思想家等,言說法治文化、法律故事、法律事件;第三部分敘述西方美術作品有關的法律知識以及讀畫心得。
作者說
《法意無邊》是一本法律人漫談法文化的散文隨筆集,用文學詮釋法意。沒有宏大的敘事,不作抽象的論述,摒棄空洞的說教,而以一則貓鼠軼事、一條法諺格言、一個寓言故事、一幅名畫、一座橋,閑說漫談法律。同時,以文潤法,用散文的筆調敘寫法律,用文學的筆觸描述法學,力求既有法律人的理性,又有文化人的清雅,還有社會人的通達。
法律是專業(yè)的,文學是社會的,立足法律文化,將專業(yè)枯燥的法律進行通俗有趣的表達敘述,讓法律走出象牙塔,走向廣闊的社會,使大眾眼里高深莫測的法律變得平易近人,艱深晦澀的法律變得通俗易懂,冷漠刻板的法律顯得和藹可親,用人間煙火消彌法律與生活的隔閡,用草木氣息拉近法律與社會距離,使法律化身為吹面不寒的“楊柳風”,為人們帶來暖意。
作為法治中國建設的一支生力軍,
司法者的法治情懷是不可或缺的,
而法治文化
正是涵養(yǎng)法治情懷的不二法門。
它的滋養(yǎng),是無聲的: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它的熏陶,是無形的:
“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
前者,是施者不說教,
后者,是受者不知覺。
策劃/編輯:雨秋
美編:胡雪
來源:中國法官文學藝術聯(lián)合會微信公眾號
編輯:陶羽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