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東莞公布的2025年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堅持規范收費、均等服務,引導村(社區)停車圍合管理向精細化管理轉型,逐步消除圍村收費,打造停車規范管理典型村(社區)100個以上。”
去年以來,東莞陸續有村社區施行停車圍合管理,坊間的討論聲亦未曾停歇。有人反映備受村內車輛亂停亂放及“僵尸車”占位的困擾,也有反對聲質疑該舉措的合法性,或苦惱于需要增加停車費用支出等問題。市政府的工作報告公布后,不少市民對未來村社區停車如何管理及收費仍然心存疑問,南都東莞新聞部將推出《東莞“圍村收費”何去何從》系列報道,聚焦東莞停車圍合管理的由來、熱點話題、先進典型及現存亂象,通過深入走訪市內多地、采訪各方聲音,直擊村社區停車的基層治理難題。
近兩年來,東莞多個村(社區)開始推進有償停車服務(即坊間俗稱的“圍村收費”)。然而,推進圍村收費的過程中,不少村社區的管理遭到市民投訴,僅今年來,東莞陽光熱線問政平臺上就有數十條與圍村收費有關的問政和投訴。
4月上旬,南都記者根據近期網絡平臺的問政信息,分別走訪了已實施圍村收費的清溪鎮三中村、茶山鎮茶山村、萬江街道上甲社區、東城街道渦嶺、虎門鎮南柵社區。梳理發現,目前東莞圍村收費仍存在消防禁停區被占道停車、重收費輕管理、車輛違停至村外非收費區域等多個顯著問題。
問題一
村內停車位緊張,消防禁停區域被占道停車
清溪鎮三中村在2024年年初已開始引入第三方施行圍村收費。4月7日晚,記者來到三中村實地走訪,村內多個出入口均設有收費閘口。在三中市場一帶,有商戶向記者抱怨村里停車位緊張的問題,她稱“有車位還說得過去,圍起來收費了車位也不夠”。
三中村被圍合管理的區域有商業區、工業區和居住區,主要道路沿街畫有停車格,大部分車輛均能有序停放在停車格內。
不過也有例外。如村內的合群路,該路段邊上有多家餐飲店,店門口的路面畫有消防通道標識,不少食客為圖方便直接將車輛停放在消防通道上。
清溪三中村,食客為圖方便直接將車輛停放在消防通道上。
在三中村委會側邊的道路上,雖清溪交警大隊豎立了“全路段禁停”的標識,但左右兩側均停放有車輛,使得原本寬敞的道路僅能容下一輛車通過。此外,還有少個別車主將車輛停放在已停有車的停車格外側,在路邊并列停放,對往來車輛人員的通行造成一定程度影響。記者在村內走訪期間,未見有管理人員對相關不文明停車行為進行勸阻。
在茶山鎮茶山村,也存在消防通道被占道停車的問題。
茶山鎮茶山村。
4月7日下午,在茶山鎮茶山村智慧社區管理服務中心(該中心負責圍村收費管理)同一條道路上,就有兩處禁停消防通道標識處違規停有車輛,此外,該道路為雙向兩車道,其中一條車道上被停滿了貨車和小轎車。
茶山鎮茶山村。
當天下午,茶山村智慧社區管理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表示,會有巡邏員巡查是否存在亂停阻塞交通的情況,如有會電話通知挪車。不過,記者走訪過程中未見有工作人員對上述亂停車輛進行管理。
問題二
重收費、輕管理,村內車道仍被占道停車
記者走訪多個實施圍村收費的村(社區)后發現,重收費、輕管理,收費后仍存在占道亂停,這樣的情況不在少數。
萬江街道上甲社區去年下半年開始圍村收費,記者4月7日在上甲停車管理處看到,社區內新增了幾十處攝像頭,管理處的工作人員能在大屏上實時監測路況等。即便如此,當天下午,社區內貼有禁停標語的狹窄道路上還是停有車輛,未見管理人員對此進行處理。
萬江上甲社區。
上甲社區黨委委員何錦平對記者表示,圍村收費以來,亂停、僵尸車的現象已經得到了很大改善,針對仍存在的部分亂停車輛,他表示,該社區實施圍村收費不久,管理上還有繼續完善的空間。
4月3日,在東城街道渦嶺商業街,一名商鋪經營者對記者說:“圍村收費以后,交警就不來抄牌了,到了晚上或者周六日,第二排車道都停了好多車……”據了解,東城渦嶺在今年3月份進行圍村收費,不過占道亂停的現象依然普遍。
當天下午,記者在渦嶺商業街看到,在街道兩旁畫有兩排停車位,基本已經停滿車輛,而停車區域外的車道也被停了一排車,粗略計算,一側車道的占道亂停車至少有10輛,有車輛從道路往來時,會造成擁堵。
東城渦嶺。
在渦嶺股份經濟合作社,工作人員鄧先生表示,實施圍村收費以后,每天都會對村內的車輛進行管理。他展示了“渦嶺停車管理”微信群,群內每天有工作人員匯報路面違停車輛情況——其中一次巡查發現了違停車輛35臺。“發現違停,會電話叫車主過來挪車。”他說。
不過從實際走訪情況來看,實施圍村收費以后,渦嶺村的停車管理也無法完全杜絕占道亂停問題。
問題三
不愿繳費停村外,公共道路被占用
記者注意到,有網友稱虎門南柵社區自圍村收費后,經常有車主將車輛占用村外的人行道停車。據悉,南柵社區自今年初對轄區進行整體性的停車場系統建設,在各出入口安裝收費閘口。
4月8日,記者實地走訪了南柵社區,村內的收費管理區域停車整體有序,部分出入閘口處可見停車收費管理員。不過,有車主為免支出停車費用,將車輛停放在收費閘口的外圍,占用了消防通道或人行道,如南柵A19號閘口外圍該現象就特別明顯。實際上,這類情形在目前東莞已實施圍合管理的村社區外圍并不鮮見。
虎門南柵社區收費區域外圍的消防通道及人行道上,停放了多臺車輛。實際上,村內區域仍有不少停車位。
南柵文明路沿街多商鋪,該路段并未被納入收費管理范圍。記者見到,車輛在其中一側直接沿路停成兩排,壓縮了道路的寬敞度,而在文明路沿街建筑的身后,即是被納入南柵社區停車收費的區域。“開進去要給錢,我寧愿(違)停在路邊,也不想繳這筆停車費。”車主陳先生被問及為何不將車輛開進村內時說。
問題四
管理成本、收費產生的利潤不明確
東莞市交通運輸局方面曾表示,目前,東莞市正推進村社區停車規范管理工作,村社區實行停車規范管理主要有《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廣東省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條例》《東莞市村(社區)停車規范管理指導意見》《東莞市推進村(社區)停車規范管理工作方案》等。
根據相關規定,村社區可實行有償停車服務,權衡好民生賬與經濟賬,依法依規分類收取機動車停放服務費,利用價格杠桿調節機動車使用與停放。
記者從多個村委及停車管理處方面了解到,收取停車服務費主要是為了促使車主規范有序停車,保障道路通常無阻,利用價格杠桿引導機動車合理使用及停放,緩解“停車難”問題。
從走訪的幾個村社區來看,目前各地收費標準較為統一,主要依據東發改(2019)468號,全天首小時以內免費,第二小時3元,繁忙時段最高限價17元,非繁忙時段最高限價5元,不同村的月租費存在差異,分別在180元-240元不等。
不過,針對管理成本,運營產生的利潤如何使用,是否公開透明等,采訪的村委并未給出詳細的說明。
東城渦嶺一名工作人員鄧先生對記者表示,停車費收入歸村委,同時會將收入支出給管理成本。“每個月支出也不少,包括道路維護,管理人員的人力成本等等。”
上甲社區黨委委員何錦平對記者稱,啟動圍村收費以來,社區里裝了30多個閘口,每個閘口都要配備攝像頭,這是一筆不小的投入,同時,圍村收費的停車收入也要支付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等。
上甲停車管理中心。
來源:南方都市報
東莞好生活—就在我們身邊!
這里發布一切與東莞有關的事情!
秉承:“最新、最快、還不一樣!”的理念
打造東莞有影響力新媒體一流品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