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Andy是就讀于北京國際學校的高中生。 也是這一年,母親通過中介申請了美國EB-5投資移民項目,一旦成功,投入的50多萬美金能夠為一家換回綠卡。
十年后,Andy已身在北美,全家報以殷切期望的投資移民項目已經被明確拒簽——拒簽理由清單冗長卻不容拒絕。
而十年前他心中那條走起來漫長又難熬的路:工簽轉綠卡,才剛走到后半段。
女強人型海淀媽媽,500萬為孩子未來布局
從小在萬柳書院長大的Andy,沒有想過一定要去美國讀書。出國在當時的他看來,像是個“弱者的選擇”。
但母親另有想法——職業是律師的她不僅主業做得優秀,還很有經濟頭腦,在房價大漲的風口投資了房地產。
Andy的母親從浙江一個小村莊長大,通過高考留在北京,靠努力站穩腳跟。十 年前她年輕,來錢路子“特別野”,Andy至今都記得別人評價母親做生意風格是“完全看不懂的”。她敢于加杠桿,錢來得也比一般人快很多。
用炒股的邏輯就能解釋母親的行為:在一只股票上賺了大錢就要做止盈,用賺來的利潤,為下一個看似更好的決定買下入場券——當然,主要是孩子們教育的入場券。
中考結束后,母親讓Andy和弟弟填寫了國際高中申請表,并在那年夏天直接送兩個小孩去美國讀了語言項目。
幾個月后,跟隨移民中介考察了美國一個附屬島嶼上的投資移民項目,她很快匯出了投資費用50萬美金,以及9萬美元另作律師手續等費用,決意要為孩子們購入一張美國“身份卡”。
EB-5(Employment Based Fifth Preference)是美國移民法中針對海外投資移民者所設立的移民簽證類別,簡稱投資移民,最低投資80或105萬美元并創造至少10個工作崗位。 因為對語言要求不高,且無嚴格境內居留時間等“優勢”,它被大量中介冠以 “黃金簽證”的名頭,并迅速進入國內中產的視野。2013-2015年期間,中國申請人已經占全球EB-5申請量的80%以上,年申請人數達數萬。
但與此同時,每年投資移民的審核通過名額則是有限的。2015年,該項目首次出現全球排期,全球積壓申請者達 4 萬人,其中中國申請者占絕大多數,他們在隊列里等待8年甚至10年的情況已經是常態。
歷時七年的回旋鏢
“移民中介很懂用戶心理,”十年后的Andy在面對投資移民徹底失敗、500萬元都打了水漂后的復盤時提出,“從給錢的那一刻開始,這筆錢我們就是一定拿不回來的”。
投資移民項目通常來說集中在房地產開發、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這類項目周期長、資金需求量大,本來就容易出現無法落地的情況。 如果幸運的話,項目確實落地了,也并不代表 成功——投資移民的直接要求是創造10個全職就業崗位,項目可能造好了卻未必真的養得起10個全職員工,這當然會直接被拒簽。
與此同時,中介申請美其名曰做的文書美化工作,看上去習以為常,卻在很多時候成為拒簽理由。新聞報道中,常有申請人因EB-5與旅游簽證收入信息不符且無法解釋為由被拒。
而一旦項目無法啟動或申請被拒,已經投出去的資金能從中介追回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統計數據顯示,2010-2020年間,僅有約5%的投資者通過法律途徑追回部分資金,平均回收率不足 30%。
提交申請后的第七年,2022年6月,Andy一家終于等來了EB-5面簽的通知。
此時他已經在美國工作生活,收到通知后,頂著疫情的壓力趕回國內。本以為曙光就在眼前,可面簽時,簽證官突然告知他需要行政審批,全家人的護照都被移民局收走。突如其來的狀況讓毫無準備的Andy陷入了困境:離開美國前,他認為這是一次暫時的離開,沒有做任何后續安排,生活一切都被打亂了。
焦急等待了三個月后,Andy想辦法重新拿回了護照。由于處在行政審批的進程中,他原有的美國簽證也被取消。為了能盡快返回美國,他決定重新申請F1學生簽開始正常生活。
由于他已經參加過移民簽證面試,再申請F1學生簽變得異常艱難:他已經展現出了明顯的移民傾向。果不其然,首次申請被拒簽。Andy的老板明確告知:如果來年1月份仍未回到美國,那為他保留職位的可能性將不復存在。
“那是我從未有過的恐懼,我的生活工作朋友所有的一切都在美國”,Andy回憶:“因為一個七年前的決定,我很可能會瞬間失去這一切”。
幸運的是,作為EB-5主申請人(母親)的隨行人員,Andy向簽證官詳細闡明了他的情況,再加上已經在美國有一份正式的工作,經過再次嘗試,第二次申請成功獲批。
當年圣誕節,Andy回到美國,剛好趕上了老板給的最后期限。
第二年的6月,經歷了一年的行政審查后,Andy一家收到了正式通知:他們的EB-5申請被取消了。隨后,移民局寄來了一封信,詳細列舉了投資項目存在的違規行為,指出了諸多賬目支出與實際不符等嚴重問題,這也成為了拒絕他們申請的主要原因——目前,Andy的母親仍在堅持不懈地申訴,但從各方面情況來看,成功的可能性無疑是微乎其微。
兩代中產的移民夢
EB-5失敗,母親個人的投資項目也發生了很大變故,風口期杠桿加得過大,近幾年行業紛紛暴雷后,資金鏈斷裂的風險來勢洶洶,Andy家如今處于負債狀態。
“所以我能理解母親現在想要追回這筆錢的心情。”
在Andy眼中,母親是個非常樸素的人,除了用力托舉孩子,幾乎沒有買過奢侈品,是一個“消費習慣非常儉樸,甚至有些病態的人”。如今,除了不斷投訴外,十年前意氣風發的母親,每天的生活就是在順義的家里刷手機,那個相信未來會更好,面對事業極其勇敢甚至顯得些許激進的她,只停留在記憶里。
十年前,對于高中生Andy而言,500萬是一個輕飄飄的沒有任何概念的數字。就連網上曾大肆討論的“萬柳書院的少爺生活”,在他看來是稀松平常,“那就是小時候住的普普通通的房子,我現在都不理解它憑什么值三千萬”。
但在今天,對于一個家道中落的職場人士而言,他已經完全理解了這筆錢意味著什么。Andy在美國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做軟件工程師,年薪稅前30萬美元,“可能已經是美國最高薪的工作之一,但在生活成本飆升的灣區,僅僅算中產”。
今年以前,投資移民項目失敗的負面影響在Andy身上并不明顯,畢竟他已經正常地在美國工作,走一條“更多人在走的路”。但囿于近期的中美關系,截至4月中旬,他的美國工簽還在被審查。
就在今年2月25日,白宮新聞發布會上,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了一項新的美國投資移民簽證項目——“金卡”計劃。該計劃有可能取代已實施30多年的EB-5簽證計劃,向那些對美國至少投資500萬美元的外國人開辟獲得居留權并最終入籍的新路徑。
很多人仍然在路上。
新媒體內容總監:TAN
采訪、撰文:小羊
編輯:ccc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