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創新藥漲得挺好的,但是之前大家一直說關稅會影響醫藥股。
為什么預想和事實不同呢?創新藥還能繼續漲嗎?今天就和大家好好聊聊。
文章最后還有實用的數據分享,一定別錯過!
一,醫藥股的烏龍
最近市場中創新藥板塊尤為強勢,這一板塊其實受關稅的影響微乎其微。
國內創新藥企業與老美藥企的合作,大多采用授權模式。
國內創新藥企業成功開發出一款藥物后,會將藥物的海外權益出售給老美藥企。
老美藥企先一次性支付一筆首付款,待藥品順利獲批上市,再支付一筆一次性里程碑付款,后續藥品進入銷售階段,老美藥企會按照銷售額支付10%-20%的分成。
創新藥有個顯著特性,尤其是新藥,哪家企業率先研發出來,就能率先搶占市場。
而且,一旦某款藥物成功占據市場且證明有效,只要其他后來的藥物在療效上沒有特別突出的領先優勢,患者一般不會輕易換藥。
所以,對于創新藥領域而言,誰能率先研發出新藥成為重中之重。
所以創新藥在本質上對關稅具有免疫性。并且,中國藥企在創新藥研發方面,不僅內卷實力強勁,研發成果也扎實可靠。
二,散戶會接盤?
之前大家因為關稅的問題對醫藥股非常擔心,現在聽我分析下來,再看看如今的走勢就能知道是個大烏龍。
那我們為什么之前沒有想到呢?就是說大多數散戶沒有看到市場的真相!
老百姓不知道醫藥股是免稅的,但是有著豐富信息資源的機構能不知道嗎?
這個烏龍的造成究竟是市場對創新藥免稅這一特性了解不足,還是某些人明知利好卻故意隱瞞不說?
顯然,后者的可能性更大。現在股價拉上來,對散戶來說已經晚了。
那我們怎么才能看到真相呢?就要依靠客觀真實的數據,只有數據才能還原真相,因為這是不會被流量、情緒和權利所轉移的。
就目前來看,醫藥股整體或許仍有上漲空間,很多人一看漲了,又要陷入羊群效應,盲目進場追漲了。
但是部分資金或許正企圖營造醫藥股持續上漲的假象,放出來醫藥股其實是免稅的利好,誘導散戶入場接盤。
如果你又一次只看到這個表象,那你就又錯過了市場的真相!
其實在資本市場中,所謂的利好與利空,很多時候關鍵取決于機構的利益導向。機構資金的行為才是決定股價漲跌的關鍵因素。
但如果我們能看到機構的交易行為數據,就能知道之前大家以為醫藥股不好的時候,其實機構早在默默蓄勢,看下圖:
不少股民只盯著股價漲跌,卻沒琢磨背后是誰在操盤。其實股票價格起起落落,大多是機構大資金在搞動作。
我花了十多年,用大數據和量化模型,做出一張能看透機構交易的圖。圖里橙色的「機構庫存」數據,能清楚顯示機構的交易行為情況。
就拿「信立泰」舉例,之前股價一直橫盤,漲幅也不超過5%,甚至還有下跌的情況。但查看「機構庫存」數據才發現,機構早就悄悄開始布局。
結果沒過多久,經過蓄勢后的股價就漲了31.16%,這就是機構資金的威力。看到這個數據,不僅能提前找到機會,就算來晚了,也可以讓自己避免踩坑!
機構頻繁買賣的股票值得重點關注。「機構庫存」持續時間越長、出現越頻繁,說明機構越看好這只股票。
下面這張匯總5000多只股票的圖更有用,哪些股票有機構資金在運作,一看便知!
怎么知道哪些股票被機構盯上了?哪些股票機構連著幾天都在買賣?
看上面的數據圖就清楚。昨天庫存數據突然大漲,這背后有啥信號?
機構買賣股票的套路不好猜,建議每天都留意這些數據變化。
今天先說到這兒,想了解更多股市數據干貨,記得關注我。
聲明:
內容是網上整理的,只做參考;我不薦股,沒收費群,也不和任何利益團隊合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