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口聲聲叫著你“家人”,結果人家就指著你這個“家人”賺錢,提供的情緒價值也只是為了一點一點榨干你的錢包。
人家哭天喊地一分鐘就能拿幾十萬的流水,是多少老百姓一輩子賺不到的數,當真相被曝光的時候才明白原來一切都是設計好的。
為何主播PK騙局屢禁不止?平臺為何在此刻變成了縮頭烏龜?
流量至上,你就是韭菜
在網絡直播PK中,網絡主播們拼才能、拼人氣、拼流量,以此來獲得粉絲“打賞”,這里本應是展示才藝與創意的地方,然而有些主播卻將直播PK異化成“騙賞”工具。
抖音直播有很多玩法,其中直播PK就是指兩個主播進行線上連線,主播對另一個直播間里面的主播發起一輪挑戰,通過雙方粉絲的打賞上分,分高的算贏,輸的一方則接受懲罰。
但有網友就發現有些直播間很不一樣,主播許諾PK獲勝后會給打賞的粉絲高額返利。
如果主播贏了,就會給貢獻值前幾名的粉絲送香煙。
乍一聽覺得這非常劃算,在直播平臺上花360元,買了3輛虛擬跑車禮物刷給了主播,可還沒等他拿到香煙,主播又回直播間介紹起了新玩法。
可直播結束后,這名主播就以銀行卡限額為由拖延打款,最后更是直接拉黑,而這還僅僅是PK騙局的其中一種。
他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直播PK騙局可不是一個人能搞定的,背后常有組織嚴密的詐騙團伙,他們像個大公司一樣,分工明確。
有人管事,有人培訓主播怎么說話、怎么表演,還有人負責找目標觀眾、拉人來看直播。
直播的時候,有人裝“成功人士”大方打賞,有人扮“可憐粉絲”求助,還有人冒充“競爭對手”故意挑事,目的就是騙觀眾花錢。
他們會針對不同的直播內容,提前設計好各種各樣的“劇本”,這些劇本包括“有錢人PK直播,幫助輟學女生賺取學費”、“富家女無償捐款給保潔阿姨”等等。
這些看起來很正能量的故事,其實是為了得到觀眾們的同情和信任,目的是為后面的詐騙做準備,有的主播會把自己包裝成有錢又善良的成功人士。
他們會說直播只是為了回報好心人,但這些都是他們提前想好的騙人方法。
直播間里,主播們常常使用一些技巧,激發觀眾的同情心和好勝心,以此來吸引打賞。
他們會暗示觀眾,打賞可以獲得豐厚的回報,甚至承諾可以通過打賞來解決生活中的難題。
還有的主播會故意營造緊張的比賽氛圍,讓觀眾為了幫助自己支持的主播獲勝,而不斷花錢打賞,受害人李女士遇到的主播劉某就是如此,他一開始把自己包裝成有愛心的老板,在直播間里假裝幫助弱勢群體,以此來獲取觀眾信任。
之后劉某又和其他主播進行PK,并且表示自己這樣做“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家人們爭一口氣”,實際上暗示觀眾,只要給予足夠的打賞,就能得到他的特別關照。
這種說話方式很隱晦,也帶有很強的誘導性,容易讓人在不經意間上當受騙,這樣的操作就好像設下一個圈套,讓人防不勝防。
為了讓騙局看起來更像真的,詐騙團伙會認真布置直播間,他們會假扮成各種角色,比如“老板”、“帶貨高手”,還安排“幫手”一起演戲,讓直播間顯得很熱鬧,讓大家以為是真的。
這些“幫手”會和主播連線,假裝自己遇到麻煩,像“腿摔斷了”、“沒錢看病”等等,他們的演技很好,能讓人覺得可憐,目的是為了騙取觀眾的同情。
更離譜的是,他們還會播放提前錄好的“支付寶到賬一萬元”的聲音,假裝已經成功幫助了別人,讓觀眾相信主播真的在做好事,以此來引誘更多人上當。
調查顯示,劉某直播間的所謂“受助者”其實是找來的演員,他們和劉某一起設局行騙。
更令人氣憤的是,劉某還會指使這些“演員”或其他主播吵架,人為制造沖突,營造一種劍拔弩張的直播氛圍。
大家打賞的錢,最終都進了詐騙團伙的腰包,比如四川見正傳媒有限公司的賬戶,而真心打賞的人卻什么也得不到。
更可氣的是,直播一結束,主播立馬就把打賞的人拉黑,玩的就是“一錘子買賣”,讓你想找人都找不到。這種行為真的很讓人傷心,也說明這些詐騙團伙就是想騙錢,太貪心了。
多余的善心讓你我受害
很多人陷入直播PK騙局,原因不僅僅是騙子們手法高超,更與受害者自身的心理有關。
有些人現實生活里比較孤單,渴望得到關注和認可,直播間里的熱鬧氣氛和主播們的關心,讓他們感覺找到了情感寄托,這種錯覺讓他們放松警惕,更容易相信主播的話。
還有些人抱著僥幸心理,總覺得自己會是那個幸運兒,想占小便宜,他們相信主播說的“高回報”,夢想著一夜暴富,這種不現實的想法讓他們越陷越深。
很多受害者家庭經濟狀況不好,想通過給主播打賞來尋求幫助,結果反而賠光了自己的積蓄。
直播間熱鬧的氣氛和主播的鼓動,也容易讓一些人產生跟風心理和愛慕虛榮的想法。
他們看到別人都在打賞,就覺得自己也不能落后,為了顧全面子,硬著頭皮打賞,最終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就像李女士的例子,她一開始只是想幫主播加油,后來卻在這種從眾心理和虛榮心的驅使下,不停地花錢打賞,最后被騙了。
平臺應該建立更好的舉報系統,及時發現并處理問題,嚴厲處罰違規主播和MCN公司,例如封號、關閉直播間、追究法律責任等。
針對同一家MCN公司出現多個主播遭遇大量同類型舉報和投訴的狀況,平臺應該追查該公司在管理上的疏忽責任,建立起“舉報、處理、追責”的完整流程。這樣能更有效地規范MCN公司的行為。
擦亮雙眼,守住錢袋子
我們個人得多留個心眼,理性地看直播,別輕易相信網上的自我介紹,記住網絡世界誰都可以偽裝。
別被主播營造的“成功人士”假象給迷惑了,要保持清醒,別被直播間的“炫富”行為和“高額回報”承諾沖昏頭腦。
天上不會掉餡餅,任何以要打賞、轉賬的行為都得小心,在網上不要隨便給錢,特別是面對不認識的主播的請求。
打賞前要冷靜想想,別被主播說的好聽的話和直播間里的熱鬧氣氛沖昏頭腦。
如果感覺自己上當受騙了,第一時間報警,尋求警察的幫助。
記住保留重要的證據,像是聊天記錄、轉賬記錄、直播錄像等等,這些都能幫助警察更好地調查,盡快抓住騙子。
有了這些證據,就能更好地保護自己的權益。
直播PK這種形式本身是沒問題的,出問題的是那些壞人,他們用這種方式來騙人。
我們相信,只要平臺、法律和我們每個人都一起努力,肯定能讓直播環境更健康、更安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