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面雙控、精準避險。日前,一場地質災害避險應急演練在達川區景市鎮舉行,演練以“人防+技防”相結合的方式,硬核迎戰地質災害避險“大考”。
演練模擬受連續降雨和強降雨誘發,省級地質災害隱患點——達川區景市鎮高廟村3組蔣家新屋基地災點裂縫突然加大,局部發生小滑塌,隨時可能出現山體滑坡險情,周圍20余名群眾和18間房屋受到威脅。
接到險情后,當地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緊急搶險隊伍、醫療衛生組、后勤保障組、監測調查組等各小組快速響應,迅速集結。到達現場后,緊急搶險人員迅速設置警戒區域,疏散周邊群眾。醫療救護組對受傷人員進行緊急救治。在避險點,后勤保障組對被轉移人員進行妥善安置;監測調查組則對滑坡隱患點和風險區進行全面的風險監測、復查評估,上傳全景影像數據和實時災情數據。最終,在確定該滑坡隱患點風險降低、環境趨于穩定的前提下,地質災害應急響應解除,相關區域群眾有序回遷。
達川區景市鎮高廟村村民 付茂林:
如果發生地質災害的時候,我們也曉得如何緊急撤離,也曉得如何自救了,這樣的演練太有用了。
達川區景市鎮地質災害緊急搶險組工作人員 伍崇貴:
通過此次演練,我們進一步熟悉了地質災害應急救援流程,同時對預防處置和避險技巧更加熟悉,讓我們面對突發地質災害應急反應能力得到大大提升。
目前,達川區已建成全域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平臺,實現對22個鄉鎮(街道辦)中113個地質災害監測點、2個極高風險區、11個高風險區的實時監測全覆蓋。當地還積極開展地質災害宣傳培訓進學校、進機關、進企業等活動,切實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四川省第十一地質大隊黨委委員 副隊長 劉德兵:
開展應急演練對守護群眾安全具有關鍵作用,是筑牢防災“最后一公里”的重要環節。通過演練,可以檢驗應急預案的實操性,確保監測預警信號、避險轉移路線在基層可執行,實現災前預警“叫得應”、災中處置“拉得動”。 通過演練,可以提升群眾自救能力,直觀掌握災害來了“哪里跑、怎么跑”,變“被動”為“主動”,形成“人人懂防災、戶戶會避險”的格局。
來源:達州融媒 達川融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