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方清
今天關于吉林的重要新聞有兩條——
一是官方訃告:
吉林省委原書記、吉林省人大常委會原主任何竹康同志,因病于2025年4月1日在河南鄭州逝世,享年93歲。
我是1987年參軍到吉林。1987年6月至1998年1月,何竹康在河南省長任上調任吉林省,主政吉林十余年直至離休。可以說,何老對于吉林發展起到了階段性重要作用,也在我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在此道一聲:何老千古!
二是民建吉林省委呼吁鼓勵一孩生育。
這第二條新聞沖上了熱搜。說實話剛刷到時我心里感覺挺別扭,不是都在鼓勵生二孩三孩嗎,怎么又回到鼓勵生一孩了?
但看完報道呈現的提案內容,我不禁為之拍手叫好。
民建吉林省委提交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提案《加快完善吉林省生育支持政策體系的建議》。該提案指出吉林省當前人口面臨的嚴峻形勢,從2011年起,吉林先于全國11年開始出現持續的人口負增長。
吉林2023年出生人口僅8.84萬人,首次跌破10萬大關,創下1949年以來最低紀錄,出生率僅3.77‰,同樣創下有記錄以來最低水平。
2020年吉林總和生育率僅0.88,遠低于全國平均的1.3,在世界范圍也屬于最低水平(僅比韓國略高)。
對此,我個人也掌握一組對比數據。
我的老家是湖北。湖北吉林兩省的幅員面積一般大,都是18萬多平方公里(包括以下數據均來自官方)。
但人口數量,1987年湖北省人口5120.3萬人,吉林省人口2336.4萬人。
而到了2024年,湖北省人口5834萬人,吉林省人口為2317.31萬人。
也就是說,經過37年滄桑巨變,人口基數本來就大的湖北省,又增人口700多萬,而吉林省人口總數則還在原地踏步。
再看吉林省人口高位出現的2010年,人口總數達到2746.6萬人,2024年的數據與之相比,則直掉400余萬!
想必前書記何竹康生前對于吉林人口這些年呈現的這個趨勢,都會憂心得很。
民建吉林省委的提案,把破解這一嚴峻課題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其指出,國際經驗表明,一旦一個國家或地區生育水平下降得過低,即便投入政策大力鼓勵生育,生育水平也很難在短時期內恢復。
這份提案分析,吉林問題的關鍵在于一孩的生育率過低。目前吉林鼓勵三孩生育的措施較多,鼓勵二孩生育的較少,鼓勵一孩生育的鮮見,這樣的政策配比作用于吉林當前的超低生育率和分孩次生育水平,一定程度上是本末倒置,導致鼓勵生育的政策無法在增加出生人口上產生效果。
“一多一少一鮮見”,“本末倒置”——這樣的表述,既是穿透問題本質,更代表一顆直抒胸臆建言獻策的赤誠之心。
而事實上,近年來,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實施方案》、《吉林省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的實施意見》等文件涉及的政策內涵,的確體現了重點向鼓勵三孩生育傾斜的特征。
就在昨天發布的《吉林省政府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還在給二孩、三孩生育獎勵“加碼”。
民建吉林省委提案一針見血指出,當前吉林在實施生育支持政策中,大都集中于鼓勵多孩生育,忽視了大多數未生育或只生育有一孩的家庭。
只有生育一孩的幸福感提高,才能讓未育人群“想生”、讓已育有一孩的人群“多生”,從而顯著提升鼓勵生育政策的實際效果。
相關提案呼吁,應該轉變思路,大力鼓勵一孩生育。
從一孩開始著手,將現金補貼、育兒津貼、稅費減免等鼓勵措施向一孩家庭覆蓋。規范婦產醫療服務及母嬰護理行業,簡化孕檢、產檢、建檔、報銷等各環節流程,減輕“新手父母”負擔。
大力鼓勵一孩生育,減輕“新手父母”負擔——多么富有新意又讓人暖心的提議!
作為經濟相對落后又面臨人口不斷下行的省份,真沒必要跟在發達地區后面“東施效顰”催生二孩三孩。
先利用政策標桿把一孩搞扎實了,人們才有余裕向多孩進發。
所以像民建吉林省委提案呼吁的那樣,把已經“本末倒置”的事情再調回頭,重點讓生育一孩的家庭幸福感提高,讓未育人群“想生”,這未嘗不是更加可行且更能見效之舉。
相信吉林當地終會作出正確的抉擇。
盡早走上人口良性發展之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