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十年磨礪,一朝覺醒
“人生最大的遺憾,并非失敗,而是‘我本可以’卻未曾做到。”在 37 歲生日那天,我在手機相冊里偶然翻到一張十多年前的舊照。照片中的自己,站在講臺上,臉上帶著幾分未脫的青澀,眼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可心底卻隱隱藏著一抹難以名狀的不甘。那時的我,是一名充滿熱情的教培老師,心中懷揣著成為作家的夢想,獨自一人在陌生的城市里拼搏奮斗。
然而,現實就像一股無情的洪流,一次次把我卷入名為“圍城”的艱難處境。婚姻、養育孩子,以及長達七年作為全職媽媽的沉寂時光,如同重重迷霧,將我緊緊籠罩。
直到 34 歲那年,憑借著對夢想的那份執著與不懈努力,我懷著一腔孤勇,盡管內心也充斥著對未知的恐懼,還是毅然決然地從一名沉寂了七年的家庭主婦重新踏入職場,并逐漸找到了屬于自己的事業方向。這十年的青春歲月與辛勤汗水,讓我深深領悟到:女性的覺醒,無論何時開啟,都為時不晚。
一、從講臺到家庭,夢想的悄然“擱淺”
1. 錯入“避風港”,深陷新圍城
十年前,面對職業發展的重重困境,我錯誤地把婚姻和孩子當作逃離現實的“避風港”。白天,我全心全意地扮演著全職媽媽的角色,盡心盡力照顧家人;可每當夜幕降臨,萬籟俱寂之時,我卻仿佛變成了一個迷失方向的孤獨行者,被如潮水般涌來的焦慮徹底淹沒。隨著二寶的呱呱墜地,這種沉重的感覺愈發強烈,讓人喘不過氣來。
“當了媽媽后,最可怕的不是身體的疲憊不堪,而是慢慢失去了自己的名字,只剩下‘某某媽媽’這個單一的標簽。”沒有了經濟收入,與外界社會的距離越來越遠,就連買一件自己喜歡的衣服,都要反復思量許久。這樣的生活讓我清醒地認識到:全職媽媽并非是逃避現實的理想退路,反而是一個更深的泥沼,一旦陷入,便越掙扎陷得越深。
2. 寫作之光,照亮黑暗時刻
在那段一邊照顧孩子一邊飽受失眠折磨的漫長日子里,寫作如同黑暗中的一道曙光,拯救了我。無數個夜晚,我坐在電腦前,手指在鍵盤上輕輕敲擊,一字一句地創作新媒體文章。當第一條稿費到賬的短信提示音響起時,那一刻心臟的劇烈跳動,遠比嬰兒的哭鬧聲更讓我心潮澎湃。
“寫作對我而言,早已不只是單純的興趣愛好,而是像溺水之人緊緊抓住的最后一根救命浮木。”那些在尿布堆中誕生的爆款文章,不僅為我帶來了物質上的收獲,更讓我深切明白:女性的價值,絕不應被任何一種身份所限制和定義。
二、35 歲轉身,一支筆開啟職場新程
1. 求職坎坷,柳暗花明
我重新回歸職場的第一份工作目標,是成為當地一所小學的代課老師。因為我大學所學專業是教育,而且有了孩子之后,一份穩定且假期較多的工作,在我看來是再好不過的選擇。然而,我低估了時代的快速變遷。報名時才發現,我持有的是初中教師資格證,而當地中小學的崗位大多給了特崗生,并且特崗招聘年齡限制在 30 歲以下,我早已超過了報考年齡。
這時,一句“曾經你對我愛答不理,現在我讓你高攀不起”在腦海中浮現。無奈之下,我前往私立學校面試,可結果卻不盡人意。要么投出的簡歷如石沉大海,毫無音訊;要么通過了筆試,卻在面試環節被淘汰;甚至有的直接告訴我,由于我已經七年沒有工作,擔心很難適應新的工作環境。那一刻,一種深深的無力感涌上心頭,難道我真的在職場無立足之地了嗎?
就在我感到無比無助的時候,閨蜜小斐的一句話點醒了我:“你那么熱愛寫作,為什么不試試找和寫作相關的工作呢?”小斐的話如同一盞明燈,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我已經 35 歲了,即便能活到 100 歲,人生也已然走過了三分之一。難道我還要繼續過著自己不想要的生活,去做那些并不擅長的事情嗎?
恰好此時,我看到當地一家頗具規模的自媒體公司正在招聘,于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投遞了簡歷。沒想到,對方在查看了我在各個平臺發表的文章后,很快就決定錄用我。就這樣,我幸運地成為了一名新媒體編輯。
2. 職場進階,逆襲之路
我入職的這家公司在當地頗具影響力,業務范圍廣泛,涵蓋商業推廣、相親服務、人才網運營、宣傳片制作、團購活動、房產營銷以及大型活動策劃等多個領域,是一家綜合性很強的新媒體公司。
入職后,憑借扎實的寫作功底和較強的學習能力,我迅速適應了新的工作環境。我撰寫的文章多次成為熱門爆款,也因此得到了公司老板的青睞,順利轉正。僅僅一個月后,當主編職位出現空缺時,我憑借出色的表現被提拔為主編。
除了負責公眾號的日常運營,我還積極參與人物采訪、大型活動策劃,以及長視頻、短視頻文案的創作等工作。我的多篇文章和視頻文案不僅獲得了客戶的高度評價,還榮獲了不少獎項。這一系列的成績讓我對這份工作愈發熱愛,也充滿了信心。
回顧這次成功轉型,我認為與自己一直堅持寫作密不可分。生完二寶后,在日益加劇的焦慮和無助中,我開啟了自媒體寫作之路,并在多個平臺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績。此外,不斷學習也是關鍵。對于新媒體行業,我算是半路出家的門外漢,但我從未因此而停下學習的腳步,反而因為深知自己的不足,更加如饑似渴地汲取知識。
三、給圍城中女性的“破局之鑰”
1. 全職之險,警鐘長鳴
近年來,女性 35 歲面臨的職場困境屢屢映入我們的眼簾,尤其是那些曾經選擇成為全職媽媽,待孩子長大后試圖重返職場的女性,往往遭遇諸多難題。每當看到這類報道,我都會由衷地感恩自己的幸運。同時,也越發希望更多女性能夠清醒地認識到:35 歲絕非職業生涯的終點。
當聽到張桂梅老師堅定地表示“我最反對當全職太太”時,我深表贊同。她的話語猶如一記警鐘,在我耳邊久久回蕩。經濟上的依賴、技能的斷層、自我價值的崩塌……這些后果遠比我們想象的更為慘痛。我自己七年的全職主婦經歷,讓我對此深有體會。我想對那些已經選擇全職媽媽這條路的姐妹們說:一定要時刻保持警醒,千萬不要讓自己陷入被動的困境。
2. 三條良策,助力突圍
那么,對于已經選擇全職太太生活的女性來說,怎樣才能保持自己在職場上的競爭力呢?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其一,打造“核心生存技能包”。無論生活多么忙碌,每天都要抽出時間專注提升一項能夠帶來收入的技能,比如寫作、攝影、視頻剪輯等等。
其二,搭建“社交人脈梯”。積極投身于各類讀書會、行業交流沙龍等活動,拓展自己的人脈圈子,確保在關鍵時刻能有貴人伸出援手。
其三,設定“重啟觸發點”。當孩子開始上幼兒園、家庭發生重大變故或者某個重要生日來臨之際,把這些時刻當作重新啟動職業規劃的契機,勇敢地邁出第一步。
結語:母親身份,力量之源
35 歲轉行的經歷讓我深刻領悟到:母親這個身份,從來都不是束縛我們的枷鎖,而是賦予我們力量,讓我們變得更加堅強的鎧甲。
“真正的安穩,并非死守一份工作,而是無論何時何地,都擁有重新開始的勇氣和底氣。”謹以此文,獻給每一位在媽媽與職場人這兩個身份之間努力平衡、勇敢前行的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