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通房丫李氏,站著侍奉丈夫與正妻長達33年。這日,她正在盛飯。誰知,管家突然沖進來高喊了一句,她手一歪,啪地一聲碗摔落地面碎了一地。正妻剛打算開口斥責,丈夫卻開懷大笑:“坐下,一同用膳!”
譚家高門大戶規矩不少,李氏只是個姨娘,連上桌吃飯的機會都沒有,每逢吃飯的時候,就要站在桌子旁邊,看老爺夫人的眼色,不等他們開口就把菜夾到碗中。
這樣的日子她過了小半生,而今天她的心神總是有些不定,不時的抬眼朝著外面望去,只因今個是放榜的日子,而她的兒子在不久前進京趕考去了。
“筷子都拿不利索了嗎!眼睛飄什么飄,從今個一大早我就看你心神不寧的,伺候人都伺候不好!”譚夫人看李氏魂不守舍的樣子,眼睛一翻,放下碗筷就訓斥了一頓。
李氏低下頭不敢吭聲,而旁邊的譚老爺跟沒事人一樣,自顧自的吃飯,根本沒有吭氣的意思,就在夫人越說越過分的時候,他皺著眉擺了擺手制止了她:“吃飯就吃飯,吵什么吵,今天放榜就等著好消息呢,好事都被你吵吵沒了。”
譚夫人嘴巴撇了撇不再說話,又不是她的孩子她自然沒幾分關心,再說譚延闿在家中學習成績一流,襯得她的孩子不像話,她能喜歡才怪。
譚老爺將吃完的飯碗往桌上一擺,李氏很有眼色的把碗拿起來去盛飯,忽然門外有小廝喜氣洋洋的跑了進來,高聲喊道:“老爺,喜報啊!三少爺考中進士了!”
李氏的心瞬間狂跳起來,雙手止不住的顫抖,碗從手中滑落掉到地上,清脆的碎裂聲將大家從小廝的通報聲中緩過神來。
“你怎么....”譚夫人站起身正想訓斥她,就被譚老爺快速打斷。
“好了,今天是祖庵的好日子,給大家包個紅包沾沾喜氣,李氏過來坐下吧,以后你就同我們一起用膳。”譚老爺快速的安排好任務,對待生了個好兒子的妾室有了好臉色,嘉獎般的讓她坐著吃飯。
李氏從喜悅中緩過神來,愣愣的走到桌子前,有眼色的仆人趕忙從旁邊搬過來個凳子,扶著她坐下去,這是她從未有過的待遇,而這一切都是兒子給她帶來的。
母憑子貴在這一刻展現的淋漓盡致,等到譚延闿回到家中就看到跟從前不一樣的景象,他的母親穿著綾羅綢緞,屋子里的擺件多了不少,讓人有種眼前一亮的感覺。
“娘親,這些年您受苦了。”譚延闿跪在母親面前,情緒復雜的說道。
李氏趕忙將兒子扶起來,笑中帶淚開口:“不苦不苦,你能考中進士,娘就滿足了。”
譚延闿自懂事后,就知道母親身份和正房夫人不同,府中沒多少人尊重她,就連他自己這個少爺都沒多少人在意,他每晚都在燈光下刻苦讀書,就是為了讓自己讓母親能在譚家爭口氣。
這個愿望終于在他考中進士的時候實現了,雖然當時清政府已經衰敗,但在讀書人心中,進士的含金量依舊不言而喻,尤其是對譚家這種傳統門第家族來講。
之后,譚延闿忙著搞事業的時候,照顧母親的重任就交到了妻子的手上,他時常給家里面寄信讓他們不要牽掛自己。李氏去世的時候,他趕回家中據理力爭,最后讓母親從正門出殯,讓她在世間最后一刻得到應有的尊重。
他看多了母親在無人時流的淚,長大后只娶了一個妻子,不想讓她傷心難過,哪怕身邊同僚后院中美女如云,他也沒想著往家里面抬,而在妻子去世后,他都沒有再娶,而是專心撫養四個孩子長大。
不論是做兒子還是做丈夫,他都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做到了最好,可惜他在經歷了喪母喪妻之痛后,女兒靜姐英年早逝,讓他悲痛不已,在他臨終前,將還未許配人家的女兒祥姐托付給了宋美齡夫妻,讓他們給女兒找個好人家,他帶著無盡的遺憾離開了人世。
參考來源:譚延闿.百度百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