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都特別糾結!
一邊是政策托底,都說買房時機到了;另一邊,年后不少房價又降了五六萬。
該聽誰的?無數家庭猶如站在十字路口,愈發變得迷茫了。
面對這個時代拋給我們的終極拷問,我們普通家庭該如何抉擇?
其實,知名企業家很早就提醒——再等下去會很危險!
這一期我們就來分析分析,曹德旺的忠告背后,究竟隱藏著哪些深層次提醒。
01、房子背后的財富真相
早在2018年,曹德旺就大膽預言“房子既賣不掉也租不出去”,在他眼里,“房子不過是一堆鋼筋混凝土,不能創造任何價值!”
當時很多人對此嗤之以鼻,而如今看來,現實似乎正在一點點被驗證。
就拿乳山銀灘來說,當年海景房被來自全國的購房者追捧,如今價格卻腰斬,很多樓盤一年四季都空置率超高,尤其是冬季,有的小區空置率更是超過了90%。
還有雄安新區,當年房價一路被炒到三四萬一平米,如今價格回到了幾千塊,但依舊很多人無人問津。
關于今天的狀況,曹德旺要早有預期!
幾年前,在大家瘋狂買房,認為房價始終向上的時候,曹氏家族基金會就將名下多處房產捐贈出去,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去房產化”的理念。
曹德旺的這些先見之明,正是源自他對中國樓市底層邏輯的深刻解構。
02、老曹對房地產市場的判斷
很多人不理解,為啥老曹會說再等待就是深淵?
其實,深入分析就不難理解,有4個底層邏輯支持著這個論斷:
1、居民負債已經處于天花板狀態
有數據顯示,2008年,居民負債率不到18%,到了2023年,居民負債率超過70%,同時,負債人數接近8億人,而其中,70%以上都與房產相關。
80后、90后甚至00后,都在為房貸苦苦掙扎,這也導致接盤的力量已經瀕臨枯竭。
湖南有一位程序員,月供占到收入的近80%,為了維持生活,男的兼職送外賣,女的兼職做美容,老人退休年紀還去做保安…
這樣的案例,,揭開了高杠桿時代人們艱難的生存困境。
為了買房,很多家庭掏空了家底,走上了長期負債之路,生活喘息都難,哪還有多余的錢再去買更多房子。樓市的購買力嚴重不足。
2、供需失衡來勢洶洶
住建部透露,國內建筑6億棟,單算住宅數數量,足以容納30億人居住。要知道,國內總人口也不過14億多,房子供給之多,遠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更為殘酷的現實是,建房步伐不停,每年還有新房入市,加劇市場供大于求。
比如:
2022年商品房待售面積56366萬平方米;
2023年待售面積67295萬平方米;
2024年末待售面積為75327萬平方米
另外過去三年,全國房價卻陷入普跌,比如湖北某遠郊盤,三年降價47%,但是帶看量卻暴跌82%,這就是樓市過剩時代的一個典型縮影。
房子太多,人們的購房意愿下降,價格一降再降,依舊無人問津。
3、人口結構加劇失衡
早些年,老人少年輕人多,城鎮化進程加速,購房需求快速增長也讓房價一路飆升。
而現在呢?
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經超過了3億,而且這些人多數都已經有了住房。
而00后規模卻比90后減少了數千萬,甚至新生兒數量還在持續下降趨勢。
上海有個干了十幾年中介的網友透露,有個95后的客戶,原本打算買房,但前段時間直接繼承了三套房子,果斷放棄了買房計劃。
當剛需從原本的購房需求,變成了“繼承剛需”,這意味著樓市的根基已然被動搖。
房子的需求群體在減少,可供給的數量卻在不斷增加,未來樓市也充滿了不確定性。
4、資產屬性突變。
大城市核心區豪宅與資源枯竭城市幾萬塊一套房,資產屬性突變,房產已經從過去的普漲,市場淪為了“分化賭具”
比如北京東城區老破小學區房依舊保持著每平米12萬的高房價,然而鶴崗城市已經出現兩三萬就能買一套房。
這鮮明的對比,印證了“地段邏輯”的殘酷重構。
不同地段的防塵價值差異變得越來越大,買房穩賺不賠的神話正在加速破滅。
03、接下來房子怎么走?
新加坡模式,雙軌制發展正在逐步形成…
1、保障房正在崛起
今年兩會上面再次提到建設好房子,明確4萬億專項債收儲商品房用于提高保障房供給。
而保障房的價格優勢,已經讓年輕一屆購房者“神往”。比如深圳某個共有產權房小區2萬多的單價,僅為同地段商品房的40%。
這也預示著,未來50%的住房需求將由保障體系承接。為中低收入群體提供居住保障,但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樓市的格局。
2、核心房正在貴族化
遠郊房在加速價值縮水,但是核心城市優質地段的房產價格變得越來越高,只有少數人才能邁進門檻。
比如去年,上海某新盤驗資門檻提高到了2000萬,北京頂級豪宅甚至逆勢上漲。這樣的房子,也只有有錢人才買得起。
3、城市也在經歷洗牌
城市的發展狀況,直接影響著樓市的興衰,然而,城市有活力,樓市就更具潛力,導致就會迎來各種危機。
然而如今,活力并不是普遍化。如今的狀況是:
一邊是,大城市都在通過專項債進行城中村改造,發展趨勢一片繁榮。
另一邊,越來越多市縣土地流拍,城市發展陷入困境。
城市之間也開啟了競爭,那些沒有產業和人口優勢的城市,將最終被踢出牌局。
04、普通人如何應對?
1、優化資產
遠郊房:配套不行,貶值趨勢超快;
小產權房:是法律邊緣資產,隨時可能歸零;
超高樓層住宅,安全焦慮正在摧毀這類房產的價值,持有只會讓損失越來越大。
手上有這幾個資產,建議快刀斬亂麻,割肉離場或更為明智。
2、買房鎖定“黃金一公里”
寧愿選擇中心區成熟配套的老破小,也不要外觀高大上檔次的郊區偽豪宅,畢竟核心地段保值潛力無可抵擋。
另外,現金流至上!月供別超收入1/3,還要預留24個月的月供儲備,以應對不確定性。
總之,曹德旺的提醒不是一句空話,政策紅利已經發生驟變,這個時候的買賣抉擇,更關乎家庭財富存亡。
所以,理性一點,別被市場帶了節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