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浦江上唯一的封閉式內陸島復興島正在“復興”。隨著“量子城市”時空創新基地在復興島啟動建設,在上海的新一輪發展中,復興島將要變為未來之城,一座“數字島”“設計島”“人民島”。今年9月到12月,上海第六屆城市空間藝術季主展區還將選址復興島……從“留白”到“頂流”,復興島如何變身“頂流島”?4月23日,楊浦區人民建議征集辦組織了一場對話會,請來復興島上的居民代表和楊浦區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就復興島的發展問計于民。
在復興島發展的宏大敘事中,在未來開發的過渡期,普通市民群眾有著怎樣的期盼?最近,楊浦區定海路街道復興島居委會書記周興安目睹,復興島突然“火了”。“量子城市時空創新”的愿景,給復興島帶來了大量的游客。游客們來了,遇到的現實問題就是島上除了一家小面館沒有其他飯店,用餐很不方便。周興安建議,能引入“熊貓食堂”這類在楊浦很受歡迎的、性價比又較高的餐廳入駐復興島,不僅滿足游客們的需求,也讓島上的居民的三餐可以“翻翻花樣”。
政協委員吳曉雄也同樣關注“頂流島”的配套設施。他認為,一到周末和節假日,復興島上共享單車數量不夠,僅有的兩條公交線路間隔時間很長,而開車上島又面臨停車位匱乏的問題。因此,他建議周末和節假日島上要增加共享單車的投放,開通環島的巴士線,同時也要在島上合理規劃機動車和非機動車的停車位。
交流環節上,除了建議完善配套設施外,更多的建議人則對復興島未來的面貌提出暢想,期待復興島的蝶變。楊浦區委黨校講師高萍建議在島上開設一座“量子科技科普館”,向市民普及“量子城市”中的“量子”究竟是怎樣的高科技;2007年就已在島上工作的人大代表朱曉華則建議,島上很多建筑很有歷史年代感,是楊浦百年工業發展的見證,能否對這些建筑重新規劃設計,讓它們成為楊浦的新地標;復興島上的船臺公園即將開放,加上復興島公園,島上共有2座公園。居民代表們則建議公園舉辦一些特色活動,如以紅楓聞名的興島公園舉辦“楓葉節”,船臺公園多開展一些適合親子家庭的定向越野比賽,為“頂流島”再聚人氣。
針對上述市民們的建議,正在為復興島的發展做規劃的楊浦區規資局一一進行了回應。如對島上工業遺存的利用,目前正在開展的復興島全球設計大賽中已有不少作品有所涉及;針對島上設施的完善,楊浦區規資局介紹,島上的北部區域未來將打造為文體活動的公共空間,島上的南北交通聯系和公共交通支撐也已在規劃考慮……楊浦區規資局還透露,今年9月,市民們就能看到“頂流島”建設的階段性成果。
楊浦區委書記薛侃參加了對話會,并現場傾聽了市民們的建議。楊浦區規資局表示,后續還將通過“隨申辦”等渠道,進一步傾聽市民對于“頂流島”建設的人民建議。
原標題:《從“留白”到“頂流”,黃浦江上唯一內陸島咋建?楊浦區就復興島發展問計于民》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毛錦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