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和的微笑,黝黑的臉龐,忙碌的身影,他扎根于變電檢修一線,奔走在各變電站之間,守護著贛州電網150余座變電站一次設備的安全運行,他就是國網贛州供電公司變電一次檢修及試驗一班班長歐陽樹林。
▲歐陽樹林在搶修設備。
21年來,他一步一個腳印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每當設備遇到故障他總是沖鋒在前,不把問題解決好決不罷休。正是這種不服輸的精神和日復一日的勤學苦練,他從一名學徒工成長為電力高級專家,榮獲了江西省五一勞動獎章、贛州工匠等榮譽。
扎根一線練絕活
參加工作伊始,歐陽樹林就與師傅們一同摸爬滾打,臟活、累活搶著干,遇到設備故障總是要問清為什么,他一直隨身帶著一個小本子,遇到設備問題他都會一一記錄下來:故障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出現問題又該如何處理?有沒有預防的辦法?多年來不斷積累,小本子也成為了他的“檢修秘籍”。
贛州市南康110千伏變電站一臺35千伏斷路器事故分閘后出現故障無法再次合閘。南康區供電公司檢修人員發現無論如何調試,機構的合閘半軸總是無法到位,咨詢設備廠家,技術人員給出了更換機構的解決辦法。可是,時值夏季用電高峰,這條線路還需要給眾多贛州南康區家具生產企業供電,更換設備至少需要3天才能完成,居民生活和企業生產將受到巨大影響。
情況緊急,檢修人員立即向贛州公司請求支援。接到任務后,歐陽樹林立即奔赴現場。“不能輕易放棄,更換設備不僅會造成經濟損失,還將影響百姓用電。”通過一次次分合閘判斷,他敏銳捕捉到合閘電磁鐵行程調整有細微差距,“無須更換機構!”歐陽樹林堅定判斷,對行程反復微調,按下合閘按鈕,開關機構清脆一聲,合上了!線路恢復正常供電,為公司避免了巨大損失。
“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是歐陽樹林的座右銘。每年由他組織的檢修工作300余項,從未出現過安全質量事件,他帶領班組連年獲得安全生產“雙無”班組,持續為電網平穩供電保駕護航。
技術攻堅勇創新
對歐陽樹林來說,如何技術創新是他業余時間琢磨最多的問題,用技術創新解決一線生產難題成為他的不懈追求。
2021年,在龍崗變電站10千伏龍萬線926開關觸頭發熱缺陷處理的工作現場,班員小肖在拆卸梅花觸頭時又一次被彈簧劃傷了手。望著小肖受傷的右手,歐陽樹林陷入了沉思:“梅花觸頭的拆卸不僅費時,還有安全隱患,新員工總是容易被彈簧劃破皮膚,能否設計一款既便捷又安全的拆卸工具呢?”
工作結束之后,歐陽樹林便一頭扎進了工作室查閱大量文獻資料,利用雨傘結構帶來的靈感,設計了基于傘架結構的梅花觸頭專用拆裝工具,將開關觸頭檢修時間縮短了九成,由1小時到6分鐘,極大地提高了作業安全性和檢修效率。
在眾多技術創新成果中,有一項新型回路電阻測量接線鉗的研制最讓他引以為傲。“別小看了這小小一個的接線鉗,它在現場工作中可發揮了大作用,能將回路電阻測試工作從高處作業轉移到地面作業,解決了困擾我們多年的回路電阻測試作業效率低、安全風險高的難題。”歐陽樹林自豪地說。
長期的堅持讓歐陽樹林取得創新成果18項、管理創新3項、實用新型專利4項、發明專利2項,科技項目多次榮獲江西電力科技進步獎。在被問到獲得眾多創新成果的秘訣時,他說:“我們不僅需要一雙掌握過硬技能的雙手,還要練就一雙發現問題的‘火眼金睛’,一定要將創新目光聚集在解決現場難題上。”
培育人才促發展
“一個專業要長期發展,與傳承密不可分,為變電檢修專業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是我始終努力的方向。”歐陽樹林說。
在帶領團隊取得一項又一項成績的同時,歐陽樹林在培養青年員工時毫無保留、傾囊相授,始終堅持培好“苗子”、引好“路子”、擔好“擔子”。徒弟曾希皙說:“歐陽班長傳授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專業核心技能,更多的是那股精益求精、刻苦鉆研、不斷創新的工匠精神。”
近年來,歐陽樹林先后結對了13名徒弟,制定“一對一”培養方案,采取基礎技能培訓、理論探討和現場教學等方式培養了一名又一名優秀青年人才。
2015年,歐陽樹林組建變電檢修技能培訓工作室,利用“退役”的真空斷路器、刀閘操作箱、有載分接開關等設備開展教學,定期組織青年員工開展學習講座和技能培訓。員工林毅斌說:“歐陽樹林班長講的內容非常實用,我們非常感興趣,工作室的實操培訓補齊了現場學習時間少、安全風險大的短板,為新員工掌握設備特性、學習檢修技能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2003年到2024年,他默默守護電網21載。“守護千家萬戶安全用電,我只是做了一名普通電力人應該做的事。”歐陽樹林將繼續用實際行動詮釋“電網守護者”的責任與擔當。
來源:本報消息
撰稿/攝影:本報全媒體記者曹陽明
值班編校:龔玉磊、徐貴保
值班主任:齊菲斐
值班編委:余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