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音6代機PPT千呼萬喚試出來,美國軍迷為何不喜反憂?
“嘲諷了那么多年殲-20的可動式鴨翼,今早得知我們美國的6代機F-47可能也采用了類似設計,我有種一覺醒來天都塌了的幻滅感。”
“求求你了,老天爺啊,F-47不要鴨翼,F-47不要鴨翼,F-47不要鴨翼!”
“為什么是鴨翼?我可以罵臟話嗎?不可以的話那我就無fuck可說了。”
“家人們,淡定點,人家老中的殲-20都采用鴨翼設計多少年了?人家用著都好好的,為什么我們就不行呢?”
“也不是說不行,我就是單純嫌鴨翼丑,但要是鴨翼設計果真代表了未來,那我也只好捏著鼻子忍了。”
“沒想到居然是鴨翼,完了,這下全完了。”
“我接受不了我們的F-47居然長著一對鴨翼,再見了家人們,這破X我不玩了。”
“我哭了,沒想到我們的飛機設計也淪落到要用鴨翼的份上了,美帝國主義優越論真的要結束了嗎?”
“那些嘲笑殲-20鴨翼的人,現在全都閉嘴了吧?”
“我發誓,美國人現在肯定要開始給他們家隱身戰機上的鴨翼洗地了。”
“幸好這還只是藝術概念圖。我覺得他們應該不至于蠢到會在隱身戰機上裝鴨翼吧?但愿如此,不然我真的要破防了。”
我在這里給大家復述的這些評論,都是我從X上搬運回來的。當地時間3月21日,川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的總統桌前,向全世界鄭重宣布,美國已經選定波音公司來為美國空軍生產“下一代空中優勢”戰機,也就是所謂的NGAD。這款美軍的下一代戰機被命名為F-47。
“懂先生已經決定啦,就由你們波音來為美國空軍造6代機吧”
為什么要叫F-47呢?根據美國空軍參謀長戴維·奧爾文(David Allvin)的解釋,一是為了紀念美國在二戰期間的一代傳奇P-47“雷電”戰機;二是1947年是美國空軍成為一個獨立軍種的年份;三是因為川普是第47屆美國總統。
我的直覺和經驗告訴我第三個原因才是關鍵所在,前面那兩條都是為了這碟醋包的餃子。
為什么我會這么說呢?因為川普在公布F-47的同時還提到了很多關于這款飛機的細節。按照懂先生的說法,F-47才是世界上“第一款6代機”“在我的領導下,美國空軍正在推進全球首款第六代戰機,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能與它相提并論。”不僅如此,他還說,F-47的技術驗證機早在5年前也就是2020年就已經秘密試飛了,而且在過去幾年來累計已經獲得了幾百小時的飛行測試數據。
為什么是2020年呢?因為這一年剛好是懂先生第一任期的收官之年,美國空軍把這個說法透露給懂先生,想來無非也就是把這個功勞算到他的頭上。誰都知道懂先生喜歡歡迎,所以美國空軍索性讓他贏個大的,畢竟現在是懂先生當家,不把這個大當家哄高興了,美國空軍以后哪有錢搞F-47呢?
事實上,不光懂先生,當天出席了F-47全球發布會的一眾美國文武官員,包括但不限于美國防長赫格塞思、美國空軍參謀長奧爾文,均對F-47稱贊有加。
赫格塞思宣稱,“F-47的亮相向我們的盟友發出一個非常明確、直接的信息——在這場事關未來的爭奪戰中,美國絕不會缺席。”
奧爾文的彩虹屁吹得更是肉麻,他將F-47形容為“確保美國未來數十年空中優勢的重大技術飛躍”,還說“F-47具備前所未有的成熟度。雖然F-22仍是當今世界上最優秀的制空戰機,但F-47代表著跨越代際的性能飛躍。與F-22相比,F-47成本更低、對未來威脅的適應性更強,且裝備數量比起F-22將有顯著增加。和第5代戰機相比,F-47不僅擁有更遠的航程、更先進的隱身性能、更高可持續性和戰備率。”
F-22和F-35
除了給八字還沒一撇的F-47夸夸一頓吹之外,奧爾文疑似還在他的聲明中蛐蛐了一嘴我們沈、成二所在去年年末先后放飛的兩款國產6代機,并且惡狠狠地畫了個詛咒我們的小圈圈:
“盡管我們的對手妄稱他們已經快人一步,但F-47確系全球首款有人駕駛的第6代戰機,該機專為壓制最強大的同級別對手而生,可以在最嚴酷的威脅環境中持續作戰。”
“F-47將鞏固美國的全球霸權地位,使美國的敵人顧此失彼、驚慌失措。當敵人抬頭仰望天空時,他們所能看到的,只會是注定失敗的悲慘結局。”
嗯,看來是應該是要到經費了,否則他們也不至于在此類聲明中對“中國威脅論”閉口不提,而是一反常態地撿回了吃灰多年的“中國崩潰論”。看得出來,美國政府和軍方對F-47的確是非常自信,盡管就連奧爾文自己也承認,波音直到現在都沒把F-47的首架實機搓出來,該機的首飛時間最樂觀都要等到川普第二任期的末期,但你架不住人家就是覺得自己秦始皇吃花椒——贏麻了呀。“日耳蠻贏學”誠不我欺,這套理論我真是越用越覺得好用。
不過,雖然懂先生和奧爾文在面兒上是贏麻了,但是美國社交媒體上的大量航空迷和軍迷對此并不買賬,爭議的一大焦點就集中在此次在發布會上披露出來的那張F-47的渲染圖,許多眼明心細的吃瓜群眾都注意到了,渲染圖上那架猶抱琵琶半遮面的F-47,它應該是采用了鴨翼布局的。
F-47的概念圖
所謂“鴨翼”,這其實是一個航空學術語,這個詞的英語原詞(Canard)源自法語,意即“鴨子”,因其布局類似鴨子飛行時頭部前伸的姿態而得名。
鴨翼通常安裝在飛機主翼的前方,可以是固定式或可動式。固定式則主要用于氣動優化,而可動式則常用于飛行控制。萊特兄弟發明的人類第一架飛機“飛行者一號”,其安裝在機頭兩側的升降舵,原理就類似鴨翼。
飛行者一號
鴨翼設計對于改善飛機的飛行性能和提高操控品質擁有諸多好處。傳統飛機要“抬頭”(比如起飛)主要靠機尾往下壓,而鴨翼直接在前面往上抬,就好像人用手托著下巴抬頭,這比我們扭脖子要更直接也更輕松一些。也因此,鴨翼布局在過去也被稱為“抬式布局”。
此外,因為采用鴨翼布局的飛機是兩對翅膀一起飛,鴨翼和主翼都能產生升力,這樣的飛機無論起飛還是降落更加輕松,而且在空中翻跟頭、急轉彎也更靈活,就像是給車子加了一對前轉向輪。
二、“最好的鴨翼就是長在敵人飛機上的鴨翼”
因為好處多多,所以如今世界上不少國家的現代化戰機都采用了鴨式布局,其中知名度最高的,當屬我國的殲-10和殲-20,以及歐洲的“臺風”“陣風”和“鷹獅”三款戰機。
殲-20
不過,雖然鴨翼布局優點眾多,但這并不意味著它是一種完美無缺的設計。鴨翼布局有兩個主要不足:一個是額外設計增加了機體重量;另一個就是不利于飛機隱身。
如果把雷達波比作光線,那么飛機上的鴨翼就好像兩塊“反光板”,它們在活動時會反射雷達波,進而破壞精心設計的飛機隱身外形。也是因為這層顧慮,所以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服役/在研隱身戰機之中,只有我們的殲-20采用了典型的鴨翼布局,除此之外的大多數機型,比如美國的F-22、F-35及其類似物,它們的外形設計相對而言都要保守許多。
為什么明知道鴨翼對飛機隱身不友好,我們還要把它往殲-20的身上裝呢?一是這是因為我們在經過利害權衡和反復研究之后作出的慎重決定,我們拿一點隱身換來了殲-20那堪稱逆天的超機動性;二是因為殲-20立項的那個年代我們的國產航空發動機實在難堪大用,殲-20的首飛和初期生產型號因此被迫要用俄羅斯的AL-31系列發動機來對付。
殲-20原型機在首飛時用的還是俄羅斯的發動機
AL-31作為蘇-27、殲-11和殲-10等典型4代戰機的動力包好歹算是合格的,但是給殲-20用就非常勉強了。因為天生就要和“心臟病”做對抗,所以成飛的設計團隊不得不劍走偏鋒,為殲-20設計了一套哪怕在今天看來也堪稱激進的、異常復雜的氣動外形方案。這套方案可以讓殲-20在發動機相對落后的情況下,也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接近甚至是比肩F-22的機動性能和飛行性能,而鴨翼正是這套激進設計的核心所在。為此付出的代價就是——殲-20的飛控系統相比當世的其他所有戰機都更加精密且復雜。
我們為了提高殲-20鴨翼的隱身性能,這些年來做過很多嘗試
如果說F-22因為發動機強大所以可以一力降十會,那我們的殲-20“用一百會硬頂你十力”。無奈確實是無奈,但我們也的確因此被迫逼出了當世一流的飛控設計能力。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殲-20之后出現的其他國產隱身戰機,比如殲-35,比如成六代,比如沈六代,它們都沒有選擇再用鴨翼布局了。殲-35“回歸”了傳統隱身戰機的外形設計,而成六代和沈六代則拿出了各自的無尾布局方案,為探索我們的下一代戰機構型邁出了勇敢的一步。
這一是因為過去這些年我們在航空發動機領域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困擾了幾代中國航空人的“心臟病”問題已經得到了初步解決,現在的飛機不需要鴨翼也能取得較好的飛行性能。
二是因為鴨翼布局對飛機隱身確實還是有一定影響,你越是追求隱身,這種不足就越是會被放大。即便是像殲-20這種采用了鴨翼布局的特殊案例,為了讓它的隱身性能更上一層樓,我們在過去這些年來其實也沒有停止對它的改進工作,從使用新型材料到增加邊緣鋸齒狀設計,為了提高哪怕是多一點點隱身性能,我們付出的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代價。
現在技術進步了,殲-35就沒必要再用鴨翼了
至于沈成兩家的新飛機,那就更不用說了
這個道理我們清楚,美國人自然也清楚。正是因為鴨翼布局對飛機隱身天然不友好,所以在過去那么多年來,從最早的F-117、B-2,到后來的F-22、F-35,包括現在的B-21,美軍的歷代有人駕駛隱身飛機就沒一個是選擇鴨翼布局的。這種歷史慣性也讓很多美國人,尤其是向來心高氣傲的美國航空迷和軍迷養成了一個壞毛病,這幫人打從骨子里就瞧不起采用鴨式布局的一切飛機,包括殲-20,他們認為那是落后的象征,是“動力不足,設計來湊”。這幫人為了黑鴨翼,后來還據此編了個段子:
“最好的鴨翼就是長在敵人飛機上的鴨翼。”
所以,可想而知,這幫人在看完F-47的發布會之后會是什么心情,可不就感覺天都塌了唄?自己十年如一日編來嘲諷殲-20的所有美式笑話,此刻都成了扎在F-47機身上的回旋鏢。很多美國軍迷還在破防波音為什么要給F-47裝鴨翼,要我說,沒準那就是回旋鏢的模樣吧。
而且,說來搞笑的是,雖然這幫美國人是現在才破的防,但其實采用鴨翼布局的6代機設計方案,波音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經公之于眾了。
在2013年4月于華盛頓舉行的海軍聯盟海空天博覽會(the Navy League's Sea-Air-Space Exposition)上,波音曾經展示過一個在當時看來堪稱離經叛道、有違祖宗之法的6代機設計。按照波音當年的說法,這款無尾鴨翼6代機是專為美國海軍預想中的下一代艦載機F/A-XX設計出來的,生來就是要上航母的。那是一種采用鴨翼、雙側DSI進氣道和無尾布局的隱身飛機,該機系一機兩型設計,分為有人機和無人機兩種型號。
波音在2013年展示的無尾鴨翼布局6代機
有鴨翼卻無垂尾,波音6代機如此堪稱矛盾的設計在當時并非沒有引發過爭議。西方知名航空媒體《飛行國際》在當時一篇介紹波音6代機的文章里就說了,“雖然這款飛機只是波音的一架概念機,但因為它配備了一對鴨翼,所以這多少還是有些令人驚訝。因為人們普遍認為,這樣的設計會降低飛機至關重要的前向隱身性能。”
盡管波音F-47長成今天這樣早在10年之前就已經有苗頭了,但因為6代機在當年還屬于非常前衛的話題,俄羅斯的蘇-57還在磨洋工,中國的殲-20才首飛兩年不到,所以美國人也不是很為這事著急。反正也是概念圖,隨你波音怎么想不行?況且有能力研發隱身戰機的美國軍工巨頭又不止你波音一家,洛馬、諾格哪個不是當世豪杰?最后鹿死誰手還猶未可知呢,誰會為了這么個捕風捉影的東西而浪費腦細胞和唇舌呢?有那精力用來多編幾個嘲諷殲-20不好嗎?
三、“你不能只在自家飛機要裝鴨翼的時候,才說鴨翼是個好設計”
現在一晃眼12年過去了,曾經在所有人看來都仿佛遙不可及的6代機,因為2024年底沈陽、成都兩地上空傳出的兩聲驚天巨響,現在似乎也不是那么不可想象了。F-47比沈成兩家6代機首飛的消息晚了足足3個月才公布出來,而且公布的還是PPT,而且PPT上描繪的F-47還采用了美國人一直就瞧不起的鴨翼布局,最要命的是這朵花最后還真就落掉了波音家。
“美國6代機這么關鍵的項目肯定是交給諾斯羅普·格魯曼啊,你忘了他們家當年的YF-23有多驚艷了嗎?”
“再不然給洛克希德·馬丁也能接受吧,F-22和F-35雖然問題都不少,但好歹也是穩坐當今世界隱身戰機頭把交椅的。”
“總不可能是給雷神公司了吧?我記得他們家在隱身飛機這塊沒什么建樹啊。”
“你說花落波音是什么意思?”
“我丟!這個項目給波音就算了,為什么波音這玩意還長著一對鴨翼?!”
別說是美國人,這事要換在咱中國軍迷這兒,我覺得我們也得繃不住。
在美國軍迷被自己十年前扔出去砸殲-20的回旋鏢狠狠打臉之后,英國一個名叫“絕密項目”(Secret Projects)的航空論壇上一下子就冒出了很多西方航空迷熱議此事的帖子。這些西方航空迷也有跑到中國社交媒體上來搜集開源情報的習慣,所以他們也知道中國軍迷這些天來圍繞這件事情制作的一系列反諷表情包:
“你們知不知道?在過去這些天以來,中國軍迷很多都在傳那個著名的梗圖——最好的鴨翼就是長在敵人飛機上的鴨翼。”
也有些比較淡定的美國軍迷對此進行了反省,而且他還在組織行文的過程中自覺地用了回旋鏢的這個梗來打比方:
“沒什么好說的,人心中的成見就是一座大山,總會有些傻瓜指著鴨翼說,這個也不好,那個也不行什么。可你要是問他們鴨翼到底哪兒不好,他們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我必須得說,這個世界就像一個巨大的回旋鏢,大家的一言一行都應該悠著點,免得以后被自己扔出去的回旋鏢打臉。”
“是啊,物理學的基本原理在全世界都是通用的,只有那些心存偏見的人才會被一葉障目。”
這讓我想起了拜登在卸任前夕說過的那句名言,后來人根據它總結出了一條“登式”,我覺得此處用登式來形容美國人看待F-47的心態就挺合適的:
“你不能只在自家飛機要裝鴨翼的時候,才說鴨翼是個好設計。”
同樣的道理還可以延伸至中美在其他很多領域的競爭現狀:你不能只在要搞制造業回流的時候,才說產業政策是個好東西;你不能只在全球化對你不利的時候,才說全球化是個壞東西。
既然今天這期節目是因為一個梗而起的,在今天這期節目的最后,我用魯迅的《孔乙己》也寫了一篇梗文。正文部分沒說完的話,都在這梗里了,你問我一個中國人對波音F-47是什么看法,這就是我作出的回答:
我從此便整天地泡在輿論場上,看看各國網友又編出了什么沙雕梗圖。雖然這些梗圖都挺好玩,但時間一長總覺得有些單調,有些無聊。殖人們是擺出一副吉娃娃的面孔,懂先生也沒有好聲氣,教人活潑不得;只有有關波音的消息傳來,大家才可以笑幾聲,所以我至今還記得。
波音是美國航空界唯一一家干啥啥不行,但卻總能撈到政府大單的公司。他們家產業很大,從民用客機到軍用飛機都有。軍用飛機譬如F/A-18E/F和F-15EX,吃的都是冷戰時期就存下來的老本,性能跟不上不說,而且產量還賊低;民用客機業務更是亂糟糟的不像樣子,不是昨天發動機著火,就是今天客艙門脫落,而且落地姿勢也老是不對,不是兩棟大樓之間,就是直挺挺往地上扎。而且所有告過波音狀子的“吹哨人”一個接一個都死于非命,也不知道這些人是得罪了誰。
波音對人說話,張口閉口就是“民主自由”“LGBT”“政治正確”“報表為王”,教人半懂不懂的。因為他姓波,而且特別反感別人說他搞特殊、走后門,所以大家就替他取了一個綽號,叫作波爾不特。
波音一到輿論場上,所有吃瓜群眾便都看著他笑,有的叫道,“波爾不特,我聽說你們客機又掉鏈子了!”他默不作聲,對平臺方說,“買兩個熱搜詞條,給F-47掛一個月的熱搜。”說罷便排出16億美元。大家看了,又故意地高聲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中航的東西了吧!”波音睜大眼睛說,“你怎么這樣憑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親眼見你偷了殲-20的鴨翼,現在關于你們家F-47的梗圖都滿天飛了。”
波音聽罷,氣得股價都漲紅了,上面的走勢圖既像過山車,也像心電圖,大起大落,突出的就是一個刺激。波音爭辯道,“這些都是物理學的基本原理……我這是借鑒!……我可是堂堂美利堅的合眾國長子,長子的事,能算偷么?”接連便是難懂的話,什么“民主有理”啊,什么“自由無罪”啊,引得眾人都哄笑起來。一時間,整個輿論場上都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清明就快到了,春風是一天比一天暖和。我整天泡在輿論場上,一天下午,沒有一樁樂事,我正準備給富貴開個罐頭,忽然間聽到一個聲音,“買一個熱搜。”我定睛一看,原來是波音。他們家股價每況愈下,再這樣都快輸給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了。平臺方看到是波音,也伸出頭去,一面說,“波爾不特嗎?你還欠著我16億熱搜錢呢!”
波音很頹唐地仰面答道,“這……下回還清罷,都怪馬斯克把美國國際開發署給砍了。這一回是現錢,熱搜要給我買到靠前的位置。”平臺方仍然同平常一樣,笑著對他說,“波爾不特啊,你是不是又偷人家東西了!”但他這回卻不十分分辯,單說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這F-47的單子能落到你頭上?”波音低聲說道,“這些都是我該得的,該的、該的……”他的眼色,很像懇求,不要再提。
此時,輿論場上已經聚集了幾個中國軍迷,大家和平臺方都笑了。不一會兒,波音買完熱搜,便又在旁人的說笑聲中,悻悻地離開了。
自此以后,我又長久沒有聽到波音的消息。到了來年清明,平臺方對著Excel罵罵咧咧,“波爾不特還欠我16億熱搜錢呢!”到第三年的清明,又說“波爾不特還欠我16億熱搜錢呢!”到了第四年也就是懂先生第二任期的最后一年,平臺方終于沒有不提這茬了,我直到清明也沒有看見他。
我到現在終于再也看不到他了——大約,波爾不特的確死了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