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先生向北》與《守·望——吉林邊疆人文地理紀事》兩本講述吉林故事的圖書備受關注,在全省掀起了“閱讀熱”。4月23日是第30個世界讀書日,在這個與書籍息息相關的日子,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這兩本優(yōu)秀圖書到底講了什么?
《先生向北》記敘了20世紀50年代初余瑞璜、蔡鎦生、唐敖慶、關實之、陶蔚蓀等一批自然科學家,呂振羽、于省吾、張松如、張伯駒、潘素、史怡公、孫天牧、鐘泰、羅繼祖、高清海等一批文化名人,聚攏東北,薈萃人文,一改吉林風貌,為黑土地增添了濃烈厚重的文化氣氛和源遠流長的文化血脈的故事。他們用“人比山高,腳比路長”的豪邁氣概,在白山黑水間筑起了新中國高等教育和科技發(fā)展的豐碑,更凝練出跨越時代的精神坐標“北上精神”。
這場70多年前的“先生向北”余音回響,不僅喚起廣泛的共鳴,也成為吉林干部群眾汲取力量的不竭源泉。
邊疆之重,在于山河壯闊,更在于精神豐碑。吉林,這片鐫刻著民族氣節(jié)、激蕩著開放胸襟的土地,正以嶄新的姿態(tài)奮力書寫新時代的華章。2024年11月22日,《守?望——吉林邊疆人文地理紀事》正式面向社會公開發(fā)行,并于清末愛國官員吳大澂創(chuàng)辦的吉林機器局舊址——現(xiàn)1881吉林機器制造局展覽館,舉行新書首發(fā)式。
該書由吉林人民出版社與《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聯(lián)合策劃,通過深入挖掘吉林邊疆人文地理中的特色元素,秉持科學視角,全方位、多層次地展現(xiàn)出了吉林輝煌燦爛的歷史文明、底蘊深厚的自然人文故事以及當下邊疆建設的豐碩成果,為讀者呈現(xiàn)出一幅完整生動的吉林邊疆畫卷。
在新時代背景下,《守?望——吉林邊疆人文地理紀事》不僅為深入研究吉林歷史文化提供了豐富優(yōu)質(zhì)的精神資源,更為吉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同時,該書深刻揭示了邊疆在國家安全與發(fā)展中的雙重重要性:既是守護國土安全的關鍵門戶,也是對外開放、促進國際交流合作的前沿窗口。這啟示著人們:必須全力以赴保護好、建設好、發(fā)展好每一寸國土,才能為國家構(gòu)建穩(wěn)定的發(fā)展環(huán)境,開拓更為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先生們的選擇,是對白山松水最深情的奔赴;對邊疆的守望,是古往今來的華夏子孫堅定的家國情懷。如何書寫屬于新時代的“北上故事”?或許答案就藏在這些精彩的書頁里。
作者:裴雨虹
責編:秦楚越
編審:裴晶瑩
監(jiān)審:董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