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貝
自然篇
字源演變
說文解字
“貝”bèi,象形字,‘貝’的簡體字,‘貝’字最早見于商朝甲骨文。甲骨文的‘貝’像海貝(尤其是寶螺科貝殼)的形態;西周早中期金文的‘貝’逐漸演變作上部兩尖角、下部分化出兩只腳;西周晚期金文的‘貝’上部趨于平整、下部已簡化作兩筆;楚、秦簡的‘貝’字筆劃化;隸變后楷書寫作‘貝’。造字本義:海貝,特指錢財寶物。
‘貝’之所以顯得如此珍貴,除了因為貝殼美觀外,還因當時遠離海濱的中原并不產貝。那時的商人們只有跋山涉水輾轉千里才能將貝殼運到中原。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將貝從海邊運到中原,實在是件極不容易的事。也正由于路途遙遠,求之不易,故而顯得非常珍貴。為此古人將‘貝’稱為‘寶貝’,后來‘寶貝’泛指珍貴之物。由于貝在當時有很高的價值,只有帝王諸侯及貴族才用得起,因此‘貝’常常作為首飾成為一種高貴者的身份象征。
齒貝
虎斑貝
貝幣分珧貝、骨貝、石貝、銅貝等,但最常用的還是天然海貝。
天然海貝的品種也很多,有“貨貝”(又名齒貝)、“擬棗貝”、“阿文綬貝”(又名大貝、虎斑貝)、“伶鼬榧螺”等,其中“貨貝”比較常見,貝面上有一條長長的齒槽的稱為“貝齒”或“貝唇”。貝的正面較為平整,貝的側面稍微鼓突,人們為了便于攜帶方便,在貨貝的背部多鑿有小孔,早期孔相對小,稱之為“小孔式貨貝”。之后,穿孔逐漸擴大,稱為“大孔式貨貝”。春秋戰國時期的“貨貝”背部幾乎磨平,稱為“磨背式貨貝”。
銅仿貝
蟻鼻錢
金貝
綠松石貝
“銅仿貝”一般仿貨貝之形,早期者與天然貝形制相近,春秋以后,南方楚國地區又鑄造出有文字的“銅仿貝”,它的外形有的像螞蟻爬鼻,有的像鬼臉的樣子,所以俗稱“蟻鼻錢”或“鬼臉錢”。其面文多達10余種,但形制卻比較一致,均為上廣下尖的瓜子形,面有文字,背部平整,它廣泛用于南方地區,“蟻鼻錢”鑄行于戰國早期(公元前5世紀),“鬼臉錢”則鑄行于大約公元前4-3世紀的戰國中晚期,是當時比較先進的貨幣形態之一。除楚銅貝以外,春秋戰國時北方地區的金屬貝還有“金貝”、“銀貝”、“鎏金銅貝”等。“仿銅貝”的出現是我國貨幣發展史上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把我國貨幣發展歷程大大地推向前進了,并以其大小、重量、價值比較統一,而且能夠大量地就地鑄造等其它“貨貝”和“仿貝”無法相比的優勢進入了流通領域。
西周貝幣
在鄭州洼劉遺址古墓群內,經考古人員挖掘、編號的12座古墓,均為距今約3000多年的商代、西周古墓。經過緊張的挖掘、清理,考古工作者在三號、四號墓室內共發現11枚貝幣。三號墓室內發現的8枚貝幣幣形較大,形如成年人的大拇指;四號墓室的3枚貝幣明顯偏小,外形酷似棗核,形如成年人的小拇指。貝幣背部均有鉆磨的圓孔,人為痕跡明顯。現場的考古人員初步判定,11枚西周時期的貝幣,距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考古人員補充說,貝類生活在海洋,而鄭州地處中原,貝幣出土證明遠程貿易在當時早已存在。11枚貝幣的出土,對于研究當時的歷史文化、生活習俗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在二號墓室內,考古人員發掘出一具保存完好的人體骨架。比較奇特的是,在尸骨腰部有一個長50厘米、寬25厘米、深20厘米的“腰坑”,腰坑里發現狗的骨架。考古人員介紹,用狗為人殉葬,是當時的一大隨葬特色。
楚國貝幣
有文銅貝是楚國的青銅貝幣,稱為蟻鼻錢或鬼臉錢。這種名稱并不是楚國貝幣原來的名稱。而是約定俗成的一種稱呼。最早記錄這種銅仿貝為蟻鼻錢是宋代洪遵《泉志》,他說:“此錢上狹下廣。背平,面凸,有文如刻鏤又類字,也謂之蟻鼻錢。”這里并沒有詳細的說明刻鏤的是什么文字的貝,大概是鑄有“紊”字形和“咒”字的兩種。“紊”字形貝,錢體上尖下圓,面凸,背平,陰文“紊”字形就如同一只螞蟻爬在鼻子上故稱之為蟻鼻錢,“咒”字貝,錢體與蟻鼻錢相同。“咒”字仿佛是一個鬼臉,所以被后人稱之為“鬼臉錢”。后來有文字的銅貝統統被稱為蟻鼻錢。所謂“蟻鼻”本喻輕小,晉葛洪《抱樸子·論仙》說:“以蟻鼻之缺捐無價之淳鉤(劍名)”,意思就是只因輕微的缺陷舍棄了無價的寶劍,可見蟻鼻錢就是小錢。
楚貝的銘文有“紊字形、咒、安、君、忻、金、行”等等,“紊”字,有人將其解釋為“圣桼”(降率),也有人認為是“五朱”“各六朱”等的合體字。“咒”字多解釋為“貝”“哭”“貝化”,錢文的含義有必要進一步研究論證。
建國以來,蟻鼻錢多出土于河南、江蘇。鬼臉錢則在湖北、湖南、河南、江蘇、安徽等地均有發現,1963年湖北孝感野豬湖一次出土鬼臉錢5000枚面文為“咒”字,平均約重4.37克。以出土的地點墓葬和數量上看。蟻鼻錢鑄行于戰國早期(公元前5世紀),鬼臉錢則鑄行于大約公元前4—3世紀的戰國中晚期。楚國疆土開始時并不算大,以后疆土逐漸擴大,蟻鼻錢和鬼臉錢的流通范圍也隨之擴大,逐漸在長江中下游一帶形成了獨立的貨幣體系。
◎本文轉自:“漢字歷史”,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