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讀書日,正好講個歷史人物和書的故事。中國歷史上有太多的人物和書結下了不解之緣。比如聽了孫權的勸說堅持讀書的呂蒙,就讓魯肅驚嘆:“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終于成為一代儒將。又比如將一套《漢書》掛在牛角上時時披覽的放牛娃李密,在隋唐易代之際就成長為叱咤風云的一世梟雄。
人們普遍認為,讀書對人的快速成長很有作用,也是決定一個人命運的一大因素。俗話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功五讀書”。照這種說法,在決定個人命運的最重要的幾個因素里,讀書排第五位。
但歷史上也有人“討厭”書,認為讀書是種禍害。有這種想法的多是統治者,他們認為書只應該歸自己讀,歸自己的統治小圈子讀,知識應由統治階級壟斷,不應流傳到民間。比如秦始皇,他就認為書籍(尤其是諸子百家)會腐蝕統治基礎,老百姓讀多了變得狡猾,不便統治,不如燒了算了。又比如這篇文章要介紹的梁元帝蕭繹,原本酷愛讀書,可后來到了兵敗如山倒之際,面對十幾萬卷藏書卻“因愛生恨”,覺得讀書毀了自己,于是將書一把火燒掉,給中華文明造成巨大損失,至今讓人嘆息不絕。
梁元帝蕭繹是梁武帝蕭衍的第七個兒子,從小瞎了一只眼睛。武帝這人最大的特點是篤信佛教,曾四次舍身佛寺,都被朝臣用巨款贖回。末年發生侯景之亂,武帝遂餓死臺城(建康宮)。就在親爹被侯景圍困期間,蕭繹卻在荊州江陵擁眾逡巡,絲毫沒有勤王的意思。他有他的如意算盤,就是趁國內大亂,擴大自己的勢力,有朝一日打進建康,南面稱帝。
要稱帝,他先天條件太差。只剩一只眼睛豈不有損國體?梁朝宗室那么多,條件比他好的有的是。那該怎么辦?就靠武力決出勝負唄!
他先派兵攻滅了自己的侄子河東王蕭譽,將其斬首,繼而又消滅了哥哥邵陵王蕭綸,接著又迫使岳陽王、雍州刺史蕭詧投奔了西魏。再之后,他手下的大將王僧辯和陳霸先滅掉了侯景。看來他的戰績很不錯,于是和群臣演了一出三推三讓的戲,就在江陵稱帝了,改元承圣(承圣元年,公元552年)。
在這之前,他在四川的弟弟武陵王蕭紀也稱了帝。天無二日,民無二主。那就還是戰場上見分曉。蕭繹給西魏的實際話事人宇文泰寫了封信,勸他揮師南下,自己配合西向夾擊,攻殺了蕭紀。經過這么多次征戰,蕭繹的皇位似乎穩了。
哪知他得罪了宇文泰。原來梁朝內亂時,西魏趁火打劫,屢次南侵,占去梁朝不少土地。梁元帝即位后,就向西魏索要,對西魏派來的使者,也是有意怠慢。這就惹惱了西魏。于是西魏派兵來攻,先前投奔西魏的蕭詧,已經被西魏封為梁王,也發兵和魏軍會攻江陵。梁元帝招架不住,終于投降,這是公元555年的事。南北朝那會兒政治斗爭極其殘酷,勝利的一方對于失敗的帝王往往都是一殺了之,蕭繹也難逃一死,被蕭詧用土袋悶殺。
投降前,元帝命令舍人高善寶把他的十四萬卷藏書付諸一炬,隨后打算自焚,被左右制止。他對著熊熊烈火嘆息道,“文武之道,今夜盡矣!”燒書后,他出城投降魏軍。魏將于謹問他為何焚書,元帝說,“讀書萬卷,猶有今日,故焚之!”據《隋書》記載,這批書只有十分之一二被搶救下來,由西魏軍隊運回長安。
古代封建帝王很多都是ego無邊的自大狂,梁元帝就是個典型。他本來是很愛書的,不光用盡心思囤書,還認真讀書、寫書。
《南史》記載,元帝五六歲的時候,武帝問他最近讀了什么書。他回答說讀了《曲禮》,且能成誦,說完就朗誦了這本書的上篇,左右莫不震驚。
他書畫水平很高,自己畫了幅孔子像,并配寫了贊文,時人謂之三絕,大概是說他畫畫得好,文章寫得好,書法也好。《南史》也說他性好矯飾,多猜忌,于名無所假人。就是說他這人非常自戀,愛裝,嫉妒才能勝過自己的人,有一種“武大郎開店”的心態。比如,他嫉妒劉之遴的文才,就派人拿毒酒鴆殺了之遴。
他囤書有幾個途徑。首先是派人廣泛搜求抄寫,其次是(做親王時)皇帝賜書,然后就是巧取豪奪。比如劉之遴遭鴆殺后,他的五千卷藏書就被當時還是湘東王的蕭繹搶走。又比如,外戚張纘被岳陽王蕭詧攻殺后,也是蕭繹抄了他家,奪走了他的兩萬卷藏書。
元帝酷愛讀書,由于眼疾,平日里讀書總是讓別人拿著書一字一句地讀給他聽。他經常讀得通宵達旦,給他朗讀的人輪流值班。有時他似乎睡著了,打起了呼嚕,但朗讀的人要是讀錯了字句,或是故意偷懶,他一定馬上醒來,命令重讀,稍不如意就棍棒伺候。
他如此酷愛讀書,有些什么效果呢?有的。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元帝就是這樣,他的詔書、檄文都是自己寫的,文不加點、一揮而就。肚子里沒點兒墨水行嗎?
除了屯書、讀書,他也寫了不少書,計有《孝德傳》、《忠臣傳》各三十卷,《丹陽尹傳》十卷,注《漢書》一百五十卷,《周易講疏》十卷,《內典博要》百卷,這個單子比較長,列出來沒多大意義,這里就不贅言了。
他既然這么愛書,為什么忍心將好不容易收集到的十幾萬卷藏書一把火燒掉呢?難道就不能留給后世一筆豐厚的文化遺產嗎?我們現代人當然會這么想。可是梁元帝是個專制帝王。他大概有這樣一種心態:“我反正要覆滅了,我的東西別人休想拿到。我不存在了,這十幾萬卷藏書也就毫無意義,還不如燒掉給我陪葬。”
他說得出做得到,好像那些書只是他的私人財產,可以任憑他處置,可憐那么多的文化瑰寶、文明精華,就這樣化為灰燼、隱入塵煙,后世人永遠無法得知其中的內容。這對中國文化不能不說是個巨大損失。
那時印刷術還沒有發明,圖書傳播基本上靠抄寫,因而存量極少,善本多為皇家收藏。元帝這一把火,基本上燒掉了當時中國南方最有價值的藏書。就憑這一點,我們就可以說梁元帝是中華文化的千古罪人。他的這種極端的自私和自大是極其可鄙的。他讀了那么多書,卻干出這種無恥勾當,我們完全可以說他的書都讀到狗肚子里去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