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景圣
臺灣政壇向來不乏荒誕戲碼,但這次陳水扁被“青鳥軍團”圍剿,堪稱綠營內訌的又一巔峰時刻。只因扁一句“尊重不同意見”,一句“聽進少數聲音”,這位曾經的權力核心、如今的“病中長老”,立刻被民進黨內部網絡打手群起圍攻,連“保外就醫就閉嘴”“你還能演講就別裝病”的毒言都來了。網友感嘆:“自己人打自己人,才是最狠的?!?/p>
表面上看,這只是一次意見分歧,實則暴露出賴清德領導下的民進黨已全面走向“內斗型極化結構”,凡不絕對服從,就視為背叛;凡稍有質疑,就立刻被“出征”。陳水扁的例子恰恰說明,哪怕你是前臺灣地區領導人,也不能“妄議現任”。在這片充滿忠誠篩選機制的綠營生態中,“少數意見”成了罪名,“不同聲音”成了敵人。
要知道,陳水扁的演講內容并不激進,只是表達了對“執政者聽取少數意見”的期望。在民主社會,這是天經地義的價值觀。但在“賴清德模式”下,卻被理解為“背后放冷箭”,被青鳥們貼上“內鬼”標簽。更諷刺的是,這群“青鳥”,正是過去扁執政時期打壓異己的后浪,如今反手成了割席砍刀,對昔日“總統”痛下狠手,毫不留情。
22日,陳水扁再度于臉書發文,吐出八字:“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倍潭桃痪?,盡顯凄涼。他還回憶自己過去如何被韓國瑜“從后面打”,如今卻是被“自家人”暗算,冷嘲熱諷、痛批聲浪撲面而來。有網友形象評論道:“現在扁是被禽獸從后偷襲——青鳥在上,黑熊在下?!?/p>
為什么連陳水扁都保不住?答案是,民進黨已經不是當年的民進黨了。在蔡英文與賴清德兩代權力中軸的整肅下,黨內話語體系已經徹底“凈化”:只有進步派的極端標準,只有主流意識形態的準則,容不得任何曾經掌舵者的“經驗回音”。不只是扁,蘇貞昌、游錫堃、呂秀蓮等人若敢發聲,也恐將落得同樣下場。民進黨的“政治繼承機制”已經不是“代際對話”,而是“新權力清洗舊權威”。
而“青鳥”出征的模式,正是這種權力清洗的網絡延伸。他們不需要思辨,只需喊殺。他們不在乎資歷,只看“是否緊跟領袖步調”。今天的陳水扁尚且如此,明天可能是陳建仁、蘇嘉全。青鳥軍團代表的,不是年輕活力,而是極端忠誠;不是新政治,而是“數字民兵”。
陳水扁雖然是保外就醫,但長期以來不斷為民進黨護航,甚至多次“超出限制”地在公開場合演講、發文,力挺綠營政策方向。如今不過稍露不同意見,便被“網暴”,這也讓人不得不質疑:民進黨政權口口聲聲的“包容多元”,到底還有幾分是真的?在如此氣氛下,還能奢談什么“言論自由”?
其實,民進黨深知“陳水扁”三字仍有號召力,尤其在老綠營基本盤中仍有信眾。因此他們不會動用“司法打壓”,但卻默認、甚至縱容“網絡清洗”替他們完成工作。一方面保持制度層面的“干凈”,另一方面利用“青鳥”替領導人肅清異音。這種“陰陽雙軌”的政治手法,才是陳水扁“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的真正體會。
在島內輿論場中,不少網友已敏銳察覺綠營權力結構正步入“封閉循環”:一邊加大對反對派的攻擊強度(如對藍白的“倒閣戰術”口誅筆伐),一邊清洗內部溫和聲音,以維持“團結一致”的幻象。而這種幻象之下的代價,就是曾經參與建黨的老兵、發聲的元老,逐一成為“沉默的犧牲品”。
陳水扁事件是一個信號,它不是個例,而是趨勢。當一個政黨只?!绊槒摹焙汀皳泶鳌眱煞N語言時,它的衰退已不再是時間問題,而是必然命運。正如網友所言:“自己人打自己人,才是最狠的?!比绻B“阿扁”都成了異己,那下一個被“暗箭穿心”的人,又會是誰?
政黨更新本應以傳承、改進、進步為核心,而非靠“刪人封口”。在綠色政權這場“內部肅清劇”愈演愈烈之時,民眾需要的不是表面和諧,而是深層檢討:一個連自己人都不能容忍的政權,能容納誰?
“陳水扁之痛”不是陳水扁一個人的問題,而是整個臺灣政治正墮入“獨言政治”“絕對服從”的警號。民進黨若還妄想靠網絡暴力壓制一切雜音,最終只能走向人民信任的徹底崩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