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等多家媒體報道,美國準備在菲律賓建立全球最大的戰略物資應急儲備倉庫,而且美國力求將全球最大戰略物資倉庫從歐洲地區向亞太轉移。
此前,美國在冷戰期間曾在挪威建立了一個全球最大的戰略物資應急倉庫,美國海軍陸戰隊在那里存儲了大量坦克、步戰車以及各種武器裝備和彈藥,目標是在冷戰爆發熱戰時,由北約提供后勤保障,讓前線作戰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如今,這一“最大”名號正在向亞太轉移,而菲律賓距離中國較近,且在南海問題上充當美國的代理人,與中國海上摩擦不斷,大規模演練行動達到史上最高強度。
如果美國在菲律賓進行物資倉庫部署,這表明其之前所說的“遠征戰略基地”正在中國周邊快速形成。按照美國的計劃,在日本、泰國、菲律賓等地要建立12個類似的基地,以保障45天的戰斗部署,這說明美國正在計劃在亞太進行高強度作戰。
無論是武器裝備的數量、作戰規模的大小,還是后勤保障能力的強弱,都是衡量作戰行動的重要指標。如果美國能夠在亞太地區持續作戰,特別是實現跨大洋的裝備投送,那么它在亞太地區就有了新的橋頭堡和補給點。
美國認為,在菲律賓的大規模海外部署,包括全球最大的戰略物資應急倉庫,所存儲的武器裝備有兩個用途:一是美軍到達后自用,二是美軍來不了時供菲軍使用。這表明美國針對臺海和南海之間的戰略聯絡正在密切進行。
拜登總統曾在臺灣島搞了一個戰略物資應急倉庫,如果再在距離臺灣島南部400公里的菲律賓也搞一個戰略物資應急倉庫,這說明美國正在計劃南海臺海軍事后勤保障一體化。通過美制武器裝備的大量部署和各種物資彈藥的快速補充,形成以臺海為核心的作戰和以南海為核心的作戰相互勾連,從而使臺海和南海之間的戰略聯動更加緊密。
一旦后勤保障連為一體,形成聯動戰略,美國下一步在中國周邊計劃的戰爭行動,將不是低強度,而是高強度的,并且會通過連續的后勤保障提供強勁的作戰能力。
如果按照45天的作戰進程來看,美軍所計劃的作戰行動有可能是中等規模以上。而如果進行代理人戰爭,通過物資應急倉庫的大量補充,戰爭行動有可能會變得更加持久,因為有了存放場地和海空運輸線,就可以持續不斷地將作戰物資向亞太轉移,支持美軍及盟軍的作戰行動。因此,對于美國在南海建立的最大物資應急倉庫,我們一定要高度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