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靈活就業養老保險,很多人就憤憤不平,說都是我自己交的錢,憑什么60%劃入統籌賬戶,憑什么只能退40%,那不是虧大了嗎?
真的不明白這些人的邏輯,你交養老保險就是為了等著退錢嗎?難道不是為了養老嗎?統籌賬戶的錢和你沒關系嗎?退休后只發個人賬戶的錢嗎?
既然這么想算賬,那今天就來算算靈活就業養老保險到底劃不劃算,我們分三種情況來看。
第一種,養老保險交了到4年,人就沒了。以廣東陽江為例,從2021年交到2024年,都按繳費基數下限來交,每年需繳納9120元,9120元,10055元,10780元,合計39075元。
40%的錢進入個人賬戶,也就是15630元,這部分錢加上4年的利息,可以退回給家屬。
除此之外,家屬還有兩筆錢可以領,那就是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喪葬補助金標準是按照參保人所在省份上一年度城鎮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計算。2024年,廣東城鎮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是5136元,2倍就是10272元。
撫恤金也是以上一年度城鎮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為參數,根據繳費年限分為四種情況。繳費年限不滿5年的,發放月數為3個月。繳費年限滿5年不滿10年的,發放月數為6個月。繳費年限滿10年不超過15年的,發放月數為9個月。繳費年限15年以上的,每多繳費1年,發放月數增加1個月。繳費年限30年以上的,按照30年計算,發放月數最高為24個月。
上面的例子交了4年,也就是按3個月發,家屬可以拿到的撫恤金為15408元。
個人賬戶余額加喪葬補助金,撫恤金,一種就可以拿到41310元,比繳費39075元,多了2235元,肯定是不虧的。
第二種,退休領了5年養老金之后,人沒了。還是以廣東為例,假設一名男職工繳了16年,繳納金額是12.2328萬元,算上利息,大概13萬元。2024年滿60歲退休,平均繳費指數是0.6,計發月數是139,2023年廣東社平工資是9167元。
基礎養老金的計算公式是退休地上年度社平工資 ×(1+ 平均繳費指數)÷ 2 × 繳費年限 × 1%,算出來是1173元。個人賬戶養老金就是374元,這樣每個月養老金就是1547元,一年就是18565元。
2024年退休,領了5年,在2029年去世,總共領了92826元,個人賬戶還剩下大概29560元,可以退回家屬。假設廣東城鎮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漲200元,那到2028年大概是6100元。
根據這個人均可支配收入,這名男親屬可以領到喪葬補助金12200元,撫恤金61000元。
算下來,生前領了9萬多養老金,死后家屬拿到了102850元,合計超過19萬元,相比交的12多萬,賺了7萬元。
第三種情況,個人賬戶養老金完全領完了。男性60歲退休,大概在71歲左右,個人賬戶的錢就沒了。這種情況更不用算了,交的錢早就賺回來了,而且個人賬戶雖然沒有錢了,但養老金照樣發,一分不會少。大白話就是活的越久,賺的越多。
雖然60%的錢進入了統籌賬戶,但它卻是你的主要養老金來源。交的時候是四六分,但領養老金的時候,統籌賬戶發的基礎養老金占了7成。養老金每年上漲的錢也來自統籌賬戶,個人賬戶的錢領完了之后,繼續發放個人賬戶養老金的錢,還是來自統籌賬戶。還有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也是一樣的。
當然,有一種確實會虧,那就是人還活著,選擇中途棄保的,這種情況確實只能退個人賬戶的錢和利息,其他什么都沒有。所以,既然選擇了交養老保險,就堅持交下去,這是給自己準備的養老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