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元競拍,買到一套海景房?
你沒看錯!
去年11月份,一名女子在阿里拍賣APP上瀏覽時,發現了一個山東威海海景房特價撿漏的鏈接。
女子本身就想買一套海景房,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加入了拍賣活動。
沒想到,她居然以11元的低價競拍成功!
就在大家都以為是玩具房時,這名幸運的女子去現場收房,發現真是一套靠海的房子。
這套海景房是兩室一廳一衛,建筑面積為42.07㎡。雖然是閣樓,但也能看到部分海景,市場價評估接近5萬元。
跳出拍賣視角來看,42㎡的海景房竟然只值5萬塊錢。
除了開發商為吸引流量的噱頭,我們也能看出,海景房的市場價值已經跌到這個地步了。
近年來,大多數房價都在下跌,部分海景房跌得尤其離譜。
“海景房”曾被忽悠炒賣了數十年,騙了不少人,如今正遭遇拋售潮。
曾經被視為“香餑餑”的海景房,在多地每平方米的單價,相較幾年前已經出現了斷崖式的下跌。
廣西北海,作為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始發港,其銀灘擁有“天下第一灘”的美譽。
自從經濟發展起來之后,美景吸引了眾多游客,不少游客愿意為這里的美景續費,房價也隨之水漲船高。
2019年巔峰時期,銀灘附近的房價漲到了6700多元每平方米,地段好的甚至更高。
然而,此后房價就像坐上了過山車,一路下跌。
2024年時,這里的房價已經跌到4000多元每平方米,跌幅接近30%,這讓曾經高價購買海景房的業主們始料未及。
無獨有偶,同樣是沿海城市的山東威海乳山市,也遭遇了同樣的命運。
作為一個縣級城市,憑借其沿海的地理位置,開發商們為其描繪了美輪美奐的虛假海景生活。
房價最高時可以賣到8000元每平方米,但跟北海一樣,這種繁榮的現象持續了沒多久。
2019年之后,房價也呈現了下跌的趨勢,如今已經跌到2000元一平米。
正如開頭提到的新聞中女子所競拍到的海景房,市場價5萬元甚至能買一套,跌幅令人咋舌。
拋開地理位置不講,對于一生執著于買房的中國人來說,這樣的價格無疑是極具吸引力的。
然而,即便價格如此誘人,購房的人依然寥寥無幾。
面對腰斬的海景房房價,惠州也有自己的故事。
2021年之后,惠州的房價就一直處于打折狀態。一開始打9折,然后是8折。到了2024年,惠州海景房打5折,房源隨意選,不到15萬元就能拿下一套。
即便如此,購房的人依然不多,甚至有不少開發商和房產中介搞起了零首付的方式,試圖吸引購房者。
盡管房價一降再降,但恐怕也再難回到曾經日銷4000套海景房的巔峰了。
房價跌得越慘,曾經購買海景房的業主們就越痛心。
他們被困在這個“詛咒”里,房子既賣不出去,又不適合常住。
當初,他們又是怎樣被忽悠去購買海景房的呢?
如何將基礎不完善的海景房樓盤以最快速的方法賣出去呢?答案是不斷地過度包裝,不斷的精準營銷。
而這營銷的手段精準地對準了拿著退休金的老年人。他們有錢又有閑,是理想的營銷對象。
以威海乳山市海景房銷售套路為例。
中介公司會廣泛地分布在居民區、公園、菜市場等老年人聚集的地方。
他們通過手機發送推銷海景房的廣告,還在街上發放宣傳單。
宣傳單上說,只要花幾百塊錢就能前往國家4A級旅游景區度假,順便看一下房。
不少老年人就這樣上了當,成了海景房銷售們的提款機。
銷售人員趁機不斷營銷,聲稱沿海空氣負離子含量高,能養生治病、延年益壽。
在這樣的套路下,老年人稀里糊涂地交了錢,甚至被迫刷信用卡,背上了房貸。
如果說“養老”的名頭可以忽悠老年人,那么“投資”的名頭肯定能忽悠不少中產。
對于許多人來說,忙忙碌碌一輩子也未必能在一線城市買個房子,所以臨近一線城市的海景房,成了他們的心之所向。
中介在宣傳偏遠地區的海景房時,常把樓盤夸得天花亂墜。
他們口頭承諾:“這里未來會通高鐵,學校,醫院,商業街也會陸續建立起來。
到時房價肯定會上漲,現在入手等著升值就行。
海岸線的長度有限,海景房稀缺,賣一套就少一套。”
不少人聽到這些話后把買房當投資,紛紛下單。
然而,所有人都認為海景房前景一片大好時,卻沒有意識到其實是個“巨坑”。
海景房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終究是“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大多數人對海景房的幻想,都來自對美景的瞬間切片,而不是親身體驗。
當大家真正住到“面朝大海”的家里面時,才發現這種海景房,并不適合長期住人,“衣食住行”樣樣不便。
越靠近海邊,空氣濕度越高,沿海地區年平均相對濕度在75%至85%之間。
遇到回南天,家里分分鐘變“水簾洞”,人仿佛泡在低溫的蒸籠里,全身上下沒有一件干衣服,聞起來還有一股咸咸的潮濕味。
不僅衣服難逃濕度攻擊,而且連家具、家電、墻壁也難逃發霉的命運。
整天盯著一片又一片黑黢黢的霉菌,瞬間讓人失去生活的熱情。
到了夏天,臺風頻繁登陸,整棟房子都在臺風中顫抖,一時分不清自己是在家里還是在船上。
去年9月,海南一場臺風,讓無數海景房業主過得心驚膽戰,窗戶都被掀飛。
冬天的海風更是無時無刻不在刷存在感,透過窗戶間隙傳來的呼嘯聲,能響徹整個冬季。
以上種種都只是開始,八十一難才經歷了一難。
到了飯點,家附近的超市東西也是少得可憐,買東西需要打個車花上半個小時去市中心。
對于行動不便的老年人來說,來這里“養生”,簡直是在“受罪”。
當初,銷售信誓旦旦地承諾會完善小區的配套設施,但業主們收房后才發現,別說娛樂設施,連基本上的道路都是坑坑洼洼的。
設施不完善,導致人氣不足;人氣不足,又導致資金匱乏,形成了一個難以打破的惡性循環。
再加上近幾年不斷有開發商涌入海景房市場,房子數量供大于求。
不好住又不值錢,業主們選擇扎堆拋售海景房。眾多因素疊加在一起,導致房價暴跌。
最后被房貸套牢的業主,陷入苦苦掙扎的境地。
買此類海景房,前后體驗簡直天差地別,就像熱戀到婚姻。
買前,多巴胺上腦,仿佛這輩子非它不可;買后,全是生活的一地雞毛,想擺脫卻身不由己。
這背后的原因其實也不難理解:此類郊區海景房大多位于城市的邊緣,經濟基礎薄弱,難以支撐配套設施的完善和長期維護。
但并非所有的海景房都如此,比如三亞、廈門、鹽田等經濟發達地區的海景房,受各方面的影響較小。
真正“騙瘸”無數人的,是那些急功近利、盲目炒作的開發商。
他們只想著如何讓錢落袋為安,卻沒想過有多少人為了一套房拼上一生的積蓄,最后被套,實屬可惡。
房子如果脫離了原本居住的本質,那它也只是一堆建材。
海景房的美,從來就不僅僅取決于海景本身,更多的是入住后的生活,是否真是看上去那么美?
參考文章:
1.氣候與環境研究《中國區域多源土壤濕度數據的比較研究》
2.網易數讀《中國人最想住的房子如今白菜價也沒人要》
3.真實故事計劃《退休老人困在海景房》
4.ELLEMEN睿士《另一批買海景房的中產已經崩潰了》
5.九派新聞《女子11元拍到海景房,拍賣公司:沒有其他費用》
6.視覺志《扎堆拋售的海景房,白送都沒人要了》
作者:疏疏籬落
編輯:柳葉叨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