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簇橋街道緊扣轄區老年人口較多且逐年增加的實際,堅持以黨建引領、資源整合、信息建設為支撐,著力提升為老服務能力和水平,積極推動“空間友好、人員友好、活動友好、服務友好、氛圍友好”老年友好社區氛圍營造,構建起了“五友好三支撐”為老服務工作模式,切實提升轄區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簇橋街道社區養老綜合服務中心,提供老年教育、康復理療、文體娛樂、老年認知障礙干預、適老化改造體驗等服務
建設 “五友好” 提升為老服務能力和水平
空間友好,“增、拓、改”優化硬件環境。
為老服務有陣地:新增1個簇橋街道社區養老綜合服務中心,在5個社區增設小區為老服務點,打造4個“物業+養老”示范點位。服務空間更多元:建設2個高標準的日間照料中心,將街道各級黨群服務中心(點)、社會治理中心(點)、小區院落門崗等納入為老服務空間范疇。便利生活無障礙:在街道公共區域安裝靠背座椅,小區加裝電梯、道路梯步改緩坡等,在小區樓道安裝樓梯拐角折疊休息凳,對209戶老年人家庭實施居家適老化改造。
街道公共區域的靠背座椅
老人在小區樓道的折疊凳休息
人員友好,凝聚多方力量守護幸福“夕陽紅”。
簇橋街道統籌社區專職人員,組建5支共計500余人的為老服務隊伍;建立志愿服務組織,800余位志愿者日常開展助老行動;推動“金暉商家聯盟”,引導商家提供便民服務;支持自管自治組織,引導建立社區老協5個,發揮老年群體在社區治理中的積極作用。
龍井桂苑小區微網格員協助開展入戶義診活動
龍錦苑二區集體生日會
活動友好,多元文化活動豐富老年人生活。設立每月老人集體生日會,舉辦節慶活動。修建適老健身設施,推廣廣場舞、健步走等運動,推動中醫健康服務進社區。打造各類文化班,提供興趣課程和老年教育。
服務友好,根據需求提供各類“為老+”服務。做深“健康+”診療服務,提供體檢、巡診、家庭醫生簽約及認知障礙干預。做細“養老+”生活服務,推進“物業+養老”模式,完善助餐、助潔等生活服務,打造“一刻鐘”助餐圈。做實“關愛+”特殊人群服務,發展機構養老床位,提供心理咨詢及臨終關懷,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質量。
安瑞養老院聯合簇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老年人健康體檢服務
社區食堂
氛圍友好,敬老愛老助老讓情有所寄、心有所安。弘揚孝善文化,舉辦家風故事會、最美家庭評選,倡導敬老美德。打造友好社區環境,開展老齡化教育、涉老普法及防詐宣傳,提升老年人安全意識。落實助老政策,提供生活保障、高齡津貼及養老服務,確保老年人基本權益。
以“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為主題,龍井社區打造1000平方米的老友主題街區,營造孝老敬親氛圍。
強化“三支撐” 為幸福“夕陽紅”提供堅實保障
黨建引領支撐。簇橋街道將老年友好示范社區建設列入街道黨工委年度重點工作,成立居家養老服務指導小組,負責方案制定、資金籌措和服務評估。設立管理中心整合資源,保障公益性與經營性養老項目,專項資金逐年適當遞增。
資源整合支撐。街道引入易誠智訊科技、簇橋衛生服務中心、華西第四人民醫院等資源,依托微網實格開展線下走訪、線上登記,了解老年人需求,依托智慧化手段提供精準服務。鼓勵轄區40、50歲人員參與,設立服務小組,關注用藥安全、口腔健康等領域。
信息建設支撐。發展“互聯網+護理”服務,提高老年人就醫便利性,推廣適老化設備與智能穿戴。將為老服務納入智慧平臺,提供遠程醫療與健康管理,推廣適老化APP設計,提升老年人數字技術應用能力。
通過“五友好三支撐”賦能,簇橋街道逐步構建起一個服務全面、關愛有力、環境宜居的老年友好社區。未來,簇橋街道將繼續強化黨建引領,創新服務方式,不斷優化資源配置,致力于為老年人打造更加溫暖、便利、安全的生活環境。
【原創版權,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系電話028-86007235】
編輯:方藝霖 責編:高婷 審核:馬蘭 譚麟 監制:趙若一 總監制:李天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