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讓養老服務技能人才更有奔頭
近日,民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全面推行職業技能等級制度、推進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機構建設、規范組織實施和證書頒發、建立常態化考核認定機制等7項重點任務。《意見》提出,到“十五五”末,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養老護理員占比達到80%以上,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其他養老服務技能人才數量顯著提升。(4月15日《法治日報》)
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加速,養老服務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成為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此次兩部門聯合發文,標志著養老服務技能人才職業發展進入制度化、體系化新階段,為從業者開辟了更廣闊的成長空間。
《意見》以養老護理員為試點,構建“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體系,在高級技師之上增設特級技師、首席技師技術職務,同時設置學徒工層級。這一創新設計打破傳統職業晉升的“玻璃門”,使技能人才從“學徒”到“首席”的成長路徑清晰可見。對年輕從業者而言,清晰的晉升階梯不僅意味著職業尊嚴,更提供了通過技能提升擁有人生美好前程的可能。這種制度設計,將吸引更多高素質人才投身其中。
常態化考核認定機制的建立,是本次改革的核心亮點。通過將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與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深度融合,形成“以賽促學、以考促練”的良性循環。值得肯定的是,政策明確支持勞務派遣人員在實際用工單位參評,這一突破性條款消除了身份壁壘,讓所有為養老事業貢獻智慧和力量的人才都能共享發展紅利。
政策將職業技能等級與工資分配、崗位績效直接掛鉤,構建起“技能越高、收入越高”的激勵機制。在養老機構等級評定中,持證人才配置情況被賦予更高權重,并在同等條件下將其作為養老服務機構參與政府購買服務、項目合作招投標的重要評價指標。這種市場化評價機制,將倒逼機構重視人才建設,形成“重技能者得市場”的良性競爭格局。同時,高技能人才在職稱評審、職業資格考試中的“綠色通道”,以及破格晉升、工資傾斜等政策,進一步強化了“技能有價”的價值導向。
新規打破傳統人才分類壁壘,支持養老服務高技能人才參與職稱評審,鼓勵專業技術人才考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為兩類人才搭建了雙向流動的“立交橋”。這既滿足了養老服務行業對復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也為技能人才提供了學歷提升、職稱晉升的多元路徑。
全面推進養老服務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制度,是應對老齡化挑戰的戰略之舉。它不僅為從業者提供了清晰的職業規劃圖景,更通過制度創新重構了行業生態。相信每一位養老服務技能人才都將在制度保障下找到屬于自己的舞臺,實現人生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雙重綻放。(王琦)
來源:勞動者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