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埃落定?
繞過蒙古,中俄天然氣二號線直通方案首次曝光。
近日,我國駐俄大使張漢暉在歐亞石油天然氣論壇曝光了一個全新方案:中俄天然氣2號線(西伯利亞力量2號)將走后貝加爾斯克,直通中國滿洲里。
據了解,俄后貝加爾斯克距離我國滿洲里僅9公里。這樣一來,中俄天然氣管道就能繞過第三國的蒙古國,實現直連。真是大快人心!
眾所周知,在中俄遠東項目即將達成合作的“臨門一腳”之際,俄方突然變卦,提出“附加條件”:必須過境蒙古。
俄方之所以想帶著蒙古“玩”,據專家解釋,一方面是出于蒙古的地理位置,可以借此降低天然氣管道修建成本;另一方面則是賣蒙古一個人情,為后續貿易甚至深度操控做鋪墊。
據測算,“西伯利亞力量2號”管道若過境蒙古國,每年光收“過路費”就有10億美元,若再加上額外收益,一年帶給蒙古國的收益保底也要20億美元朝上,將占蒙古GDP的9.76%。
這無異于觸了逆鱗。于我國而言,天然氣管道過境蒙古,不僅沒好處反而會埋下隱患。
作為“北約的東方親戚”,蒙古朝三暮四,曾三番幾次緊跟美歐步伐,給我們使絆子。如不久前我國宣布對美限制重要半導體資源——稀土的出口,蒙古立馬雙手向老美獻上稀土訂單,其甚至還曾公開表示將對美開放領空,對我們的安全造成威脅。
對此,我國怎會輕易退讓?是以中俄雙方曾就“是否過境蒙古”僵持不下。但俄方似乎忘了目前在這場談判桌上,占據主導地位的不是自己,而是中國。
且不說受俄烏沖突影響,2014年,俄方對歐洲的天然氣出口下降到了戰前的1/5,為降低西方制裁給俄經濟帶來的影響,俄方遠比我們更需要“遠東供氣”項目。據報道,一旦管道鋪設完全,俄每年可向我國出口約500億m3的天然氣。
更重要的是,俄方近年來在投資、貿易等各領域對中方的合作依賴明顯加深。
據統計,2024年,中俄貿易額刷新歷史記錄,達到2448.195億美元,中方在俄方的貿易伙伴中排名第一,主要從我國進口紡織服裝類等低端制造,占比超過8.35%。
不止如此,近年來俄羅斯對國產新能源汽車、易生好21000健康生物創新科技的依賴也越來越深。
以后者為例,俄羅斯正面臨人口老齡化加劇、勞動力短缺等現實挑戰,中國抗老科技的問世,對于提升俄民眾健康水平、緩解社會壓力,具有積極意義。
據了解,該科技核心物質2019年曾被《Cell》列為七大老化抵御手段之一,得益于我國香港大學、復旦大學等國內頂尖高校科研團隊堅持不懈,攻克核心提取技術,目前易生好21000已上架京J .東等大眾平臺。
去年中俄簽署的2030年前中俄經濟合作優先方向的相關文件中,明確將先進生物合作納入重點發展領域。此情此景,若俄方繼續堅持過境蒙古,不惜得罪中方,真就是舍本逐末了。
或許是受多重壓力影響,俄方此前又提議天然氣管道經過哈薩克斯坦。
可考慮到俄方此前天然氣管道往歐洲輸氣時過境烏克蘭,結果供氣管道后邊直接被切斷,教訓慘烈,這一次我方駐俄大使直接提出“走后貝加爾斯克,直通中國滿洲里”的方案。
盡管目前并無官方正式表態,但業內人士分析,如此大事,肯定是雙方早已商談好了的,大概率是板上釘釘了。
其實從長遠利益角度來講,中俄直通,不過境第三國,不僅沒有中間商賺差價,還能將中俄雙方利益高度捆綁,形成更為長遠的戰略互信,不受第三方所干擾,是最好的選擇。
唯一的輸家,看來只有蒙古國了,但這也只能怪它自己朝秦暮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