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的回響·共筑幸福安康
清晨七點
薄霧還未散盡
平利老縣鎮中心小學的操場上
數百名孩子迎著初升的朝陽
列陣練習武術操
一招一式
盡顯少年青春陽剛之氣
2020年4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平利縣老縣鎮考察調研,走進老縣鎮中心小學五年級一班的課堂,親切詢問孩子們學習和生活情況。習近平說:“現在孩子普遍眼鏡化,這是我的隱憂。還有身體的健康程度,由于體育鍛煉少,有所下降。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我說的‘野蠻其體魄’就是強身健體。”
牢記囑托,感恩奮進。近年來,老縣鎮中心小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武術成為學校一項重要的育人項目來進行教學,全市教體工作也在高質量發展中穩步推進,煥發勃勃生機。
4月22日,959《交通有話說——民生會客廳》“溫暖的回響·共筑幸福安康”故事會邀請到市教體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陳世理、市教體局青少年與競技體育科副科長王家強、平利縣老縣鎮中心小學校長吳錦鵬、安康中學德育處副主任靳松、漢濱初中教師付春五位嘉賓走進直播間,講述教體發展帶來的變化,分享五年來溫暖的故事。
做客直播間合影
Q
吳校長,聽說這幾年,咱們學校變化特別大,變的更“現代”、更“智慧”了,能和我們聊聊嗎?
平利縣老縣鎮中心小學校長吳錦鵬:這幾年,學校的硬軟件條件得到全面改善,數字校園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吳錦鵬
電子班牌德育評價系統適時對學生日常表現進行發展性評價,不斷規范同學們學習生活習慣;在小平科技創新實驗室,同學們借助AR課桌和VR眼鏡,直觀感受自然現象和實驗發現過程;在“小桔燈”科技活動室,同學們通過編程完成預定任務。智能乒乓球機器人為學生乒乓球訓練提供精準分析,智慧體育鍛煉屏將運動融入游戲,讓同學們日常運動便捷有趣,50m跑智能測試設備讓同學們日常訓練和測試有了技術保障,“視康儀”設備能有效調節同學們用眼疲勞。老師們也全員參加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培訓,數字應用能力不斷增強。
Q
武術操是咱們學校一大特色,聽說學校武術隊還獲得了安康市第十七屆運動會武術套路項目團體金牌,是這樣嗎?學校在體育教學、課程設置上有哪些亮點?
平利縣老縣鎮中心小學校長吳錦鵬:是的,在安康市第十七屆運動會開幕式上,我校209名學生參加了武術操表演,以我校隊員為主體,組建的平利縣青少年組武術套路和拳擊比賽兩個代表隊,分別奪得團體總分“第一名”和“第二名”,我校隊員也榮獲5金3銀3銅的好成績。
學校開足體育課時,每天安排有20分鐘朝操和30分鐘大課間時間,開設有武術、足球、籃球、排球、田徑等多個體育社團,每周開展3次社團活動,保證學生在校綜合體育活動不少于2小時。做優傳統武術和校園足球體育運動項目,每班每周開設1節足球課和1節武術課,讓學生強健體魄,樂享運動。
Q
老縣鎮中心小學的變化,其實是全市中小學體育教育的一個縮影。青少年的體質狀況不僅關乎個人成長和家庭幸福,也關乎國家未來和民族希望。那么,這五年來,全市教體系統如何如筑牢陽光體育運動根基,豐富“野蠻其體魄”內涵的?
市教體局青少年與競技體育科副科長王家強:認真落實市委辦《關于印發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主題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深化體教融合,創新機制體制,全面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增強身心素質,為強國建設提供堅實廣泛的人才支撐。
王家強
一是抓課堂。嚴格落實國家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標準,開齊開足體育與健康課程,保障每周開設體育與健康課程小學1-2年級4節、小學3年級以上至初中3節、高中階段2節,鼓勵中小學各學段根據學校實際適當增加每周體育課時。體育傳統項目特色校每周應至少開設1節傳統特色體育項目課程。
二是抓改革。率先在全省開展初中學業水平體育與健康考試改革試點工作,不僅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工作,還帶動了青少年競技體育發展,實現了體教深度融合,引發一系列良性“蝴蝶效應”。市教體局制定印發《關于加強青少年假期體育鍛煉行動方案》,連續4年全市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合格率優良率位居全省第一,并保持了連續上升的良好勢頭。
三是抓體校。2024年,提請市政府辦印發了《加強縣級少體校建設指導意見》,全市12個縣級少體校全部掛牌。2025年市教體局印發了《縣級少體校建設行動方案》,到2025年底,各縣各至少建成1所師資力量雄厚、經費保障充分、場地設施完備、訓練項目完善、文化教育與運動訓練協調發展的“特色化、專業化、科學化、規范化”高質量少體校,成為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的主陣地。
四是抓競賽。推動三大球發展,加強足球改革,基本建成以“足籃排三大球、乒羽網三小球、田徑基礎大項”為主,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青少年賽事活動體系。近五年全市共開展各級各類青少年體育賽事年均50場以上,陽光體育運動蓬勃開展,助力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Q
剛剛,我們聊到了“野蠻其體魄”,也就是加強青少年體育教育中的種種做法,而在“文明其精神”,也就是德育教育方面,聽說咱們安康中學創新構建了德育共同體,能給大家具體講講嗎?目前進展情況如何?
安康中學德育處副主任靳松:我們堅持“擦亮安中名片,賡續百年輝煌”的辦學目標,秉持“讓每個青春在安中校園精彩綻放”的育人理念,探索實施安康中學“1233提升戰略”,1233就是緊盯立德樹人這一核心目標,推行自主學習、自主管理兩個“自主”,構建教研、德育、學習三個共同體,實現學校、教師、學生三維一體高質量發展。
靳松
這里,我簡要介紹一下德育共同體建設推進情況,建設德育共同體的初心就是我們積極探索五育并舉、德育為首的安中做法、安中實踐,德育共同體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過建設學生自主管理共同體、學校全員育人共同體和家校同心協作共同體,形成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的良好格局。這一學期我們圍繞德育共同體的建設做了大量工作,通過研討交流、印發方案、組織培訓、檢查驗收、督導考評、設計活動等多種形式推動共同體的建設,目前應該說初具雛形。
Q
剛說到了學校在德育教育方面的成果。那么,付老師,您覺得應該怎樣從自我做起,以模范行為影響和帶動學生,使得價值觀教育更具有說服力和感召力?有沒有哪一件事兒,讓您印象深刻?
漢濱初中教師付春: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深體會到"身教重于言教"的力量。價值觀教育不是靠說教完成的,而是通過教師日常的言行舉止自然滲透的。
付春
我們漢濱初中的紅衛精神也是一直指導我們老師和同學前進的精神食糧,用行動感染、影響學生。在平時的教學中,對于自己所教的學科,我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認真嚴謹教學,用認真誠信的態度影響學生;同時,讓自己每天保持微笑,熱情,用積極樂觀的情緒去影響帶動學生,遇到任何事情,作為老師,作為成年人,要保持情緒的穩定,不亂發脾氣,冷靜處理,教會學生學會管理情緒,做情緒管理的示范者;學會共情,從學生的角度理解他們,然后再引導教育他們,教會他們善良、勇敢、堅強。記得曾今帶過的一名學生在大學畢業后給我寫信,說因為我的教育和影響,她從膽小,不自信慢慢變得自信開朗,在考大學時毅然選擇了報考數學專業,想成為和我一樣老師,去影響帶動更多的學生。我感覺非常的欣慰。
教育的魔力往往發生在教師"忘記"教育目的的時刻。當我們活出自己想要傳授的價值觀時,學生自會在觀察中理解,在理解中認同,在認同中成長為比我們更好的人。
Q
為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城鄉均衡發展,呵護學生身心健康,全市教體系統在這方面做了哪些方向性的指導?有哪些亮點成效?
市教體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陳世理:教育體育關乎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更是彰顯城市幸福指數的重要內容。
陳世理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全市教體系統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緊緊圍繞建設幸福安康戰略目標,堅持以人民幸福為理念,以立德樹人為本,以擴優提質為要,著力深改革、促均衡、育新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體育。
一是做優“德潤安康”教育品牌。著力深化“紅色領航·立德樹人”五大工程,抓好黨建帶團建、隊建、群建,深入推進黨的創新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持續強化思政課的關鍵課程作用,引領課程育人同向同行,緊密結合全市創文工作,有效整合各類元素和各方力量,織密校家社協同育人網絡,深入落實孝義善舉培育工程,不斷創新豐富學生學習成長路徑、場景和方式,形成了立德樹人工作上下貫通、五育融合、內外協同的新局面。特別是這兩年,我們通過精心策劃舉辦“永遠跟黨走、唱響新時代”合唱展演活動、“勤儉戒奢”安康少年在行動、家校社協同育人宣傳教育展示活動、開辦“德潤安康”公益講座等一系列接地氣、聚人心、有特色的主題實踐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有力構建了有溫度、有深度、有寬度的立德樹人新生態。
二是全力推動教育均衡發展。我們緊抓鄉村振興戰略和“三個年”活動契機,主動適應新型城鎮化和學齡人口變化趨勢,大力實施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堅持從“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和“縮小城鄉教育差距”兩方面著手,以城鄉一體化思維加快“十四五”期間教育布局調整進程,結合持續優化公平入學長效機制,不斷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務水平,縣城以上城區中小學幼兒園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累計完成投資32.59億元,新增學位2.2萬個。推動寧陜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石泉縣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率先通過國家評估認定。堅持全域推進緊密型城鄉教育共同體建設,義務教育階段90%的學校實現“一家人”辦學新模式,多層次交流各類優秀教師2000余人,通過“線上+線下”雙線融合,有效打破校際壁壘和城鄉界限,讓優質教育資源普惠共享、觸手可及。
三是用情呵護學生身心健康。身心健康是學生成人成才的基石。我們始終堅持“以生為本,健康第一”,將健康理念融入學校建設、管理、發展全過程,持續鞏固拓展“雙減”成果,指導各級各類學校開齊開足上好體育、美育、勞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做好科學教育“加法”,大力發展學生興趣社團,全面提升課堂教學和課后服務水平,切實有效減輕學生課業負擔。聚焦學生心理健康,我們成立安康市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指導各縣(市、區)、學校配齊建強心理輔導教師隊伍,建好用好學校心理輔導室,加強家校溝通聯絡,全面開通心理咨詢熱線渠道,不斷健全師生心理問題預防和監測機制,傾力實施中小學生心理健康促進行動,推動家校社共同呵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著力把校園建成學生的成長樂園和精神家園。
Q
下一步,我市在堅持“立德樹人、五育并舉”的辦學理念方面還有哪些計劃打算?
市教體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陳世理:百年大計,教育為先。我們將一以貫之,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和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認真貫徹落實《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陜西教育強省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新時代陜西省立德樹人工作指南》有關工作要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健全五育融合育人體系,深入開展“潤苗”“育苗”“愛苗”“護苗”“壯苗”的“五苗行動”,持續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加強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建強學校育人主陣地,扎實推進家校社“教聯體”建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加快構建遵循教育規律、具有安康特色、注重育人實效的立德樹人新格局,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聚力建設幸福安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
對教育內涵有著高度概括
通過德育引領思想
體育強健體魄
我們期待看到更多陽光自信
品格堅毅的新時代青少年茁壯成長
讓教育的陽光
照亮每一個孩子的成長之路
請關注安康交通廣播視頻號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于本公眾號。轉載文章中配圖、文字等均來源于網絡,并已注明出處。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平臺刪除;如未告知,視為版權所有人同意我方使用。
記者:黨青楊、向溪
編輯:湯金梅
責編:童慧
終審:張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