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表示,他正在考慮為美國汽車制造商提供進口零部件關稅豁免,幫助他們轉向在美國生產的零部件。特朗普表示,這些汽車公司要在美國生產確實需要一點時間。此前,特朗普對所有運往美國的汽車征收25%的關稅,預計將使購車成本增加數千美元。報道稱,目前不存在純美國制造的汽車。特朗普近日在白宮會見到訪的薩爾瓦多總統布克爾時表示,他正考慮采取一些措施幫助汽車企業,以便讓它們調整供應鏈。
值得一提的是,汽車一直是特朗普掛在嘴邊的行業,他的“好友”馬斯克就正有汽車方面的產業。特朗普多次對歐洲等國談及汽車進出口的問題。要么是認為美國汽車在對方市場銷售不多,對方汽車出口到美國太多;要么就是覺得,對方在汽車進口上的貿易壁壘太厚,美國的汽車進不去。為此他在正式宣布對等關稅前,就先提過進口汽車關稅,他試圖用這種方式,讓外面的汽車進不來,迫使汽車制造商將工廠遷往美國。畢竟按特朗普的說法,這樣汽車就不存在關稅了。
特朗普(資料圖)
與此同時,過去半個月時間里,特朗普政府一再表示,那些不想承受高額關稅的國家和地區,可以找美國談判,達成貿易協議就可以得到關稅豁免。特朗普這一招“分而治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有數十個國家跑去跟美國談判?;蛟S是這一原因,讓特朗普感到有恃無恐,繼續對華強硬加征關稅,結果現在中美雙方的關稅比例,都超過了100%,美媒對此悲觀評價稱,這意味著貿易壁壘形成,中美之間的貿易實際上已經停止。
此外,美西方早早對中國發起的芯片禁令和科技圍堵,讓中國適應了在沒有美國高端芯片以及其他高科技合作的情況下維持自身發展,所以在中美貿易戰打響之后,中國為了反制美國對美加征高額關稅,中國市場反而能夠彌補這部分進口的缺失。說了這么多貿易戰對美國的影響,事實上只需要其中幾項最終暴雷,特朗普的總統之位就會受到巨大影響,更何況按照如今貿易戰的形勢,如果繼續下去的話,幾乎上述所有問題都可能爆發。
汽車產業(資料圖)
其實有觀點認為,中國汽車出口美國占比不足2%,就此得出結論:中國車企受美關稅影響有限。事實并非如此,雖然中國對美整車出口占比小,但許多車企早已通過在墨西哥等地設廠、轉口等方式規避早期關稅,如今這些中轉國也被納入新一輪征稅名單,令避險策略存在失效風險。更為重要的是,業內忽視了包括動力電池企業在內,關鍵汽車零部件企業的巨大風險。另一方面,汽車行業鏈條實在是太長了,這是最依托全球產業鏈合作分工的工業品。
另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經發出警告,美國政策或導致全球貿易萎縮1%,別看這一變化很小,增降基礎可是全球貿易,一點點的變化,就能導致很大的影響??偟膩碚f,特朗普的“戰術混亂”,已經很難掩蓋其戰略困境。若美國盟友持續反抗、中國經濟韌性顯現,美國可能被迫調整策略,但全面撤回關稅可能性低。不過這同樣加速了全球多極化貿易體系的形成,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和東盟等合作,完全能削弱美國圍堵。
特朗普(資料圖)
綜上所述,全球汽車產業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革,電動化、智能化轉型需要巨額研發投入。本應是各國車企攜手創新的關鍵時刻,特朗普卻執意要筑起關稅高墻。這不禁讓人懷疑:難道美國政府真的打算讓底特律的燃油車工廠永遠停留在上世紀?看看特斯拉在上海超級工廠的成功就知道,開放合作才是汽車產業的未來。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再次證明,在全球化時代搞貿易保護主義,最終只會作繭自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