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昌小英 通訊員 唐小龍
大祥區是邵陽市的老城區和教育中心,匯聚40所中小學校。在落實教育部“每天2小時體育活動”要求時,該區面臨場地不足難題,區教育局推動學校創新形式、因地制宜改造空間,讓小場地釋放大能量。
“一班一特色”激活課間活力
下課鈴聲剛落,三八亭小學便沸騰起來。
“看我的胯下運球!”249班教室后排兩平方米的空地上,學生肖翊展示胯下運球技巧,引得同學鼓掌叫好。班主任王智珍舉著手機錄視頻。她對記者說:“以前總擔心學生運動量不足,我帶領他們練習花樣籃球后,教室后排成了炫技場,一下課大家就練得起勁。”
王智珍介紹,得益特長生帶動和日常練習,班上8名學生進入專業籃球隊訓練,班級獲得2024年校園體育節籃球比賽冠軍。
222班則利用走廊練習乒乓球。“班上定期組織比賽,激發了同學們的練習熱情,每當下課就你爭我趕練得起勁。”班主任李蓉說。
三八亭小學推出“一班一特色”課間活動模式,將教室后空地、走廊、花園角等碎片空間轉化為運動場,鼓勵教師定制本班獨特的游戲體系,由班主任帶頭開展運動,15分鐘被玩出花樣。
“我們每周周會還進行‘運動風采展’,飛盤、花樣籃球、花樣跳繩等項目在校園‘出圈’。”校長唐珉介紹,學校還設計5分鐘室內操,讓學生在座位上活動筋骨,突破有限空間,在運動中收獲快樂與成長。
“金邊銀角”變身趣味樂園
走進西苑小學,記者被中庭五彩斑斕的地面吸引,學生們像一只只小袋鼠,踩著格子、線條蹦蹦跳跳,校園歡笑聲不斷。
為強化場地運用,提升學生的運動興趣,西苑小學開發校園“金邊銀角”,將操場邊角、甬道、中庭、連廊等碎片化區域,劃分為“傳統文化區”“益智挑戰區”“健康運動角”和“安全實踐園”,以地面彩繪進行運動空間“微改造”,為學生打造充滿趣味的運動樂園。
“立春!雨水!驚蟄!”在“傳統文化區”,二年級學生楊子軒在“節氣跳房子”上輕盈起落。他說:“一步一節氣,我玩了幾天就輕松記住二十四節氣。”記者看到,“益智挑戰區”內,三角形格子標注著數學題,孩子們邊玩邊解題;“安全實踐園”里設有防溺水、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飛行棋以及反詐迷宮,學生們在游戲中潛移默化掌握安全知識。
“‘微改造’讓課間從無序跑鬧升級為‘有料’運動。”校長陳歷鋒介紹,孩子們在地面彩繪上鍛煉身體、增長知識,實現德育智育美育自然融合。
“以賽促練”助力家校聯動
“防守!防守!快攻……”祥鳳實驗學校的足球場上,57班班主任馬燕扯著嗓子喊,額角汗珠都跟著節奏跳動。綠茵場上,學生們激情角逐,場外啦啦隊盡情吶喊。
最近,祥鳳實驗學校的足球場、籃球場每天都在上演激情對決。“比賽將連續開展2個月,預計完成100余場比賽。循環賽制下,每班每周將進行2至3場比賽。”校長雷曉軍介紹,該校每班都成立足球隊、籃球隊,采取同年級班級互相比賽的形式進行,“以賽促練”激發班級和學生的運動熱情。
“比賽還激發學生斗志,作為畢業班,我們的學生因運動提升學習專注力,活力滿滿。”馬燕介紹,“以賽促練”運動效果明顯,課余時間,學生還自發約賽,球賽已成為校園新風景。
賽事還帶動家校共育。該校55班學生楊博欽的家長表示,孩子為班級榮譽主動加練,父子倆每天晚飯后一起鍛煉,親子關系更融洽。
“運動成為教學硬杠杠,各校挖潛增效。”大祥區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黃承意表示,新學期一個多月來,“陽光運動會”“校長喊你來運動”等活動在全區各校百花齊放,營造濃厚的運動氛圍。在該區新一輪的體能測試中,學生體能及格率提升10個百分點。
End
時間:2025-04-23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一審:李 忻
二審:王喜嬪
終審:張海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