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
Reading notes 2025
在文字織就的星河里,
每一本書都是一盞照亮心靈的燈,
一座跨越時空的橋。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我們邀請了作家、老師、學生、公務員、退休老人……這些不同身份、不同人生的“閱讀者”,分享他們與書相遇的故事。他們用職業的棱鏡折射閱讀的光,用生命的溫度注解文字的力量。翻開這篇推文,讓他們的感悟成為你書架上的一縷新光,或許,下一本改變你的書就藏在這里。
01
王福利,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已出版《詩風畫境——走進 <詩經> 里的風景》等著作5部,獲冰心散文獎等獎項。
閱讀所感
在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的時代,個人認為,還是應將閱讀定義為狹義的紙質閱讀,或者說,只有通過紙質閱讀所獲得的知識累積、內心愉悅、精神充盈,才能成為有效閱讀,就如我自己最早創作關于解讀《詩經》的作品,就是從深讀一本本古籍經典開始。閱讀效果的呈現是個人化的,可以是藉此提升學習、工作、生活的外在質量,可以只是單純地享受所愛之書帶來的長久歡喜,如果不是興趣所在,我想我自己也不會多少年埋頭于古磚般沉重的經史子集中絲毫感覺不到勞累壓力;閱讀效果的呈現亦是大眾化、社會化的,可以想象,如果有更多的人,哪怕用捧著手機的十分之一、百千分之一的時間,捧起一本書,沉迷于一本書的慢節奏與深思考,彼時由書香氣息所伴生的情緒價值與社會氛圍,必然成為幸福生活的重要注腳。
推薦古典文學、經典古籍:《詩經》《呂氏春秋》《古文觀止》《史記》《左傳》《國語》《戰國策》等。
02
滕秀艷:黃驊市學院路小學副校長,正高級教師。河北省特級教師,河北省學科名師,河北省骨干教師,河北省首屆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出版教育專著一部,多篇論文在《河北教育》等刊物發表。
閱讀有感
最初和書結緣是因為幼時生水痘,父母無法陪伴把我獨自鎖在家中10余天。期間床頭的一摞書就成了我最好的陪伴。待到痊愈,我和書已難舍難分,自此開始了一生的牽絆。
當了語文老師,讀書更是成了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我們總能在一本書中讀到感同身受的慰藉,也能從某句話中找到困惑已久的答案。在閱讀中滋養精神,讓內心更加豐盈,讓自己的快樂和陽光慢慢浸染學生。課堂內外,喜歡和學生捧讀書卷,一起領略大漠孤煙的雄渾,小橋流水的婉約;一起感受杜甫“白日放歌須縱酒”的欣喜,蘇軾“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曠達。現在我們做閱讀,做課改,就是想把閱讀的燈點亮,照亮學生的童年。期待孩子們徜徉在文字的世界里,去邂逅更美的風景,去擁抱更廣袤的天空,去遇見最美的自己。
為學生推薦書籍:少年之記,如石上之刻。在孩子們記憶的黃金期,更希望他們能廣泛閱讀各類書籍。讀歷史書以思辨明智,讀童話書豐富想象,讀科普書增強邏輯思維,讀文學名著提升文學素養,讀名人傳記收獲人生啟迪。正如魯迅先生說的“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只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03
趙長森,退休老干部。
讀書有感
讀書是一種樂趣。自年輕時,我就喜歡讀書,后來,逐漸養成了習慣,只是那時候需要上班工作,時間上不充裕。退休后,時間充裕了,有了讀書的條件,因此就把讀書作為平時生活的一項重要內容。我讀領袖偉人的傳記,可以從中學到他很多優秀品質,讀領袖偉人的經典著作可以學到他先進的思想、理論知識,進而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多讀書,可以開闊自己的眼界,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同時對于老年人來說,也可以活躍大腦,延緩衰老,對身心都有很大益處。
好書推薦:讀金一南著作《苦難輝煌》一書,讓我進一步了解到中國革命的艱辛,老一代革命家鋼鐵般的意志,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忘我的犧牲精神,這是新一代革命者永遠的榜樣,是青年一代學習的范本,愿革命事業永不停步。
04
姜秀偉,筆名姜少主。滄州市青年作家協會、黃驊市作家協會會員。在《滄州晚報》《黃驊報》《渤海新區報》《渤海潮》等刊物及官方平臺發表多篇散文、詩歌。
讀書帶你發現更廣袤、更有趣、更美好的世界
讀書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工作間隙、茶余飯后、旅行途中......我都習慣手持一卷書,享受安靜閱讀的清香與自在。讀書帶我發現更廣袤、更有趣、更美好的世界,還有更好的自己。
兒時從父親手中接過的一套《格林童話》開啟了我的閱讀之門,從此不可自拔。我愛讀書也愛聽書,歷史類、文學類、人物傳記、藝術小品......興之所至,無所不讀,無所不愛。漸漸地,我也由愛讀書發展成愛寫作、愛演講、愛觀察生活,更能細微體會人生的喜怒哀樂、生活的苦辣酸甜。
小小一頁書,蘊含大千世界。我從不認為讀書無用。讀書使人增智,同時提升情商、財商。心有所惑,往往能在書中找到答案,如醍醐灌頂,讓人豁然開朗。希望好的書籍如摯友,一直陪伴在我們左右,鋪就一路芬芳。
好書推薦:日常工作中,擁有飽滿、樂觀的精神狀態很重要。我推薦大家讀一讀汪曾祺老先生的系列散文,尤其是《人間草木》這本散文集。汪老質樸細膩、充滿煙火氣的文字,讓你感受淡淡的喜悅,在不知不覺間愛上生活的一草一木,微笑迎接每一天。
05
崔琪悅,黃驊中學高三在讀生 。
讀書伴我成長
記憶中讀課外書是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的,讀那些帶漢語拼音的故事書、童話書、科普書籍……隨著知識的增長開始讀些中外名著、科學類、生物類...堅持到現在我已是一名即將參加高考的高三學生了。讀書對我在學習方面收益很大,同時讓我對歷史、對世界、對身邊事物了解很多……
兒時讀書是我的興趣,書中描寫的內容總能引發我的聯想,會隨著它們進入書的世界去品味其中樂趣,當步入高三感到面臨高考的壓力、緊張時,我總會拿起放在角落的名著去排解,隨后便會重新振作精神投入學習中。
有時候會把自己喜歡的銘言摘抄下來:
“希望是附麗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魯迅
“志當存高遠”——諸葛亮
好書推薦:<<唐吉坷德>>塞萬提斯.薩維德拉、<<月亮與六便士>>毛姆:理想與現實的藝術追問
世界讀書日
Reading notes 2025
合上書頁的一刻,故事從未終結。
這些來自平凡生活的閱讀回響,是思想的火種,是共鳴的漣漪,也是世界讀書日贈予每位愛書人的禮物。無論你是伏案工作者,還是步履匆匆的追夢人,愿這些文字能讓你重新觸摸紙質油墨的溫度,或在電子屏上找到一方靈魂的棲息地。
評論區歡迎你寫下「最觸動你的一本書」
——讓我們以書為媒,在字里行間相遇,
讓閱讀成為喧囂世界里,永不熄滅的燈塔。
黃驊市融媒體中心
采訪、編輯 | 趙浩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