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23日訊今天,濟南市政府新聞辦召開“聚力項目提升 開創強省會建設新局面”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23場—市衛生健康委專場,介紹濟南市衛生健康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情況。
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市疾病預防控制局副局長王東介紹,今年濟南市獲批國家傳染病防控醫防協同醫防融合城市試點,試點獲批以來,濟南市著眼醫改大局,將醫防融合工作列入公立醫院改革和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從政策、資金上予以支持保障,推動“醫”與“防”深度互融、協同共進。
聚焦融合度,健全工作機制。建立“三級管理、點面結合、四員發力”醫防融合工作模式,試點醫院公共衛生領導小組“雙副組長”制,由分管院長和同級疾控中心分管主任擔任。建立醫院公衛科人員“市級備案、更換報批”制度,目前已備案2086人。試點推行疾控監督員制度,遴選首批55名監督員駐點23家醫院。建立由山東省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濟南市疾控中心等6家單位組成的公共衛生實訓“基地群”,成立醫院公共衛生質控中心,明確13類102項公共衛生職責,確保醫療、疾控能力同提、管理同抓。
聚焦精細度,做優防治服務。疾病監測方面,市級多點觸發監測預警系統覆蓋重點機構6916家,年獲取信息360余萬條,實現73種傳染病和常見癥狀動態監測。創新“校園疾控”模式,簽約高校所在區縣18到24歲人群傳染病發病率降幅為非簽約區縣的1.7倍。慢病管理方面,依托三級公立醫院試點建設慢病管理中心,對患者進行人工智能健康畫像,實行紅、黃、綠分級管理。試點醫院慢病門診壓力下降15%到20%,費用總額下降4%,住院次均費用下降16%;4000名糖尿病患者經一年全周期管理,控制率由36.7%提升到49.1%。基層共治方面,設立村(居)公共衛生委員會5461個,堅持公衛、家醫、網格三結合,為群眾提供“一戶一個家庭簽約醫生、一名健康監測微網格員、一村一個家醫全科綜合服務團隊”的新型服務模式。
聚焦協同度,推動互利共贏。建立齊魯新發突發感染識別實驗室,依托濟南市疾控中心“72小時鑒定200種病原”的能力,醫院罕見疑難傳染病、不明原因發熱病例識別能力分別提升25%、40%,已成功識別相關病例720例;基于病原識別實施“靶向”治療,為患者降低救治費用約70%。目前該模式已擴點至7家三甲醫院。將醫院“預流調、預處置”與疾控“專業流調、現場處置”相結合,疾控有效介入時間縮至30分鐘內。實現疾控監測更靈敏、醫院救治更精準、患者費用更低廉的三方共贏格局。
閃電新聞記者 董潔 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