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4 月 23 日消息,復旦大學官微今日宣布,復旦大學材料系高分子專業 1985 級校友李平、歷史學系 1986 級校友廖梅夫婦決定為母校一次性捐贈 10 億人民幣,支持建設復旦大學學敏高等研究院。
據悉,學敏高等研究院定位世界頂尖的自然科學領域高水平基礎研究和交叉研究機構,以交叉性、前沿性、國際化為建設宗旨,致力成為世界頂尖的科技創新策源地。面向全球招募博士畢業 5 年以內、國際最頂尖的青年科學家,支持青年科學家開展原創突破性、技術革命性和具有深遠影響力的研究工作。
據復旦大學介紹,李平曾在復旦大學學生會中負責學校社團管理,為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做了大量工作。廖梅主要負責宣傳工作,組織過校園廣播大獎賽。本科畢業后,李平投身商界并成為寧德時代聯合創始人,廖梅則在復旦讀了十年書,是歷史學家朱維錚教授指導的第一位國內博士生。
“我們希望為學校捐助一個項目。這個項目應該是比較困難的 —— 在學術上有挑戰性,需要花費很久時間,需要很多財力支持,但是會產生深遠的社會影響。我們把它當作我們的社會責任。”廖梅這樣闡釋他們在尋找的項目。
“我們覺得中國已經到了這個階段 —— 可以在自然科學、基礎科學領域,為全人類、全世界做一些貢獻。”
李平、廖梅夫婦在闡釋“學敏”這一名稱的寓意時指出:“學者,治學之道;敏者,兼具勤勉與敏銳”。雙重意蘊,期待復旦人秉持嚴謹求實的治學態度、保持敏銳的學術洞察力,站在科技發展的最前沿。
“我們將打破學科之間的壁壘,不局限于某一具體學科。交叉性是它最鮮明的特點之一。”學校科研負責人介紹,學敏高等研究院將致力于構建一個世界頂尖的自然科學領域高水平基礎研究和交叉研究機構,聚焦數學、物理、化學、材料、生物、醫藥、環境、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多個前沿領域,探索創新性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追求開拓新研究領域、新研究方向,不追逐熱點和論文。
IT之家從復旦大學公告獲悉,學敏高等研究院已啟動人才招募工作,計劃在十年內引進近百名全球頂尖的青年學者,尤其是博士畢業后 5 年左右的青年科學家,不限學科和國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