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我國2024年軍費成功站上16655億大關,在全國煙民熱切期盼的眼神中,我國的軍事實力也隨著軍費的上漲登上了新的臺階。
但看著美國高達8860億美元的軍費,很多煙民心里犯了嘀咕,同樣都是軍事大國,我國的軍費折合美元才2000多億,不到美國的四分之一。
這么算下來,中美軍事對決我國還有勝算嗎?
2000億打敗8860億的神話
單純從數字來看,中國軍費支出和美國確實是沒啥可比性,畢竟2000億和8860億根本就不在一個層級上,可是細細算下來卻發現,美國的軍費跟我們相比還真的沒怎么這么便宜。
澳大利亞經濟學教授彼得曾公開表示,美國軍費的水分太大,如果按照購買力計算,美國的8000多億美元買出來的東西可能還沒有中國多。
我國成了彼得口中花小錢辦大事兒的典范,幾乎每樣同等裝備或者服務,我們的價格都要比美國低上很多,美國是一個典型的資本主義國家,就連軍隊和軍工這樣從國家安全密切相關的領域,都逃不過承包商的層層加價以及其他各種隱形開支。
這就是制度的天然劣根性,特朗普和馬斯克之所以在這段時間大搞反腐敗就是因為腐敗已經成了美國社會的頑疾,如果再不重拳出擊,美國這座大廈就將被成千上萬的白蟻啃噬一空,距離最終崩盤已經不遠了。
這樣的例子已經太多太多了,就拿無人機來說,美國國防部離不開大疆無人機的根本原因就是在本土根本就找不到替代品牌,美國一架無人機的研發和維護成本是大疆的數倍,而且性能還不在一個層次上。
大疆出口給美國的產品還比國內貴上不少,而且我們的軍費每一分錢都落到了實處,武器裝備研發和制造效率也相對更高。
前段時間我國六代機的亮相和一些一些新概念武器的研發,都是在告訴世界我們的軍工技術轉化速度已經領先全球,遠不是美國這種沉疴重病之人可以比擬的。
這么看來,中美之間的軍費雖然數額上差著數量級,但實際上誰多誰少還真的說不定。
美軍內部自然也有明白人,五角大樓一些官員已經在私下承認,美國軍費體系存在極大的浪費,錢花了不少但成效一般的事情有很多。
但從花錢這個角度來看,美國是真的應該跟我們好好學習學習。
從戰火中走來的軍費
我國軍費之所以有如此高的使用效率除了制度的先進性之外,還因為我們的軍費經歷了戰火考驗。
1950年新中國剛剛成立不久,國內局勢還未完全安定,新疆西藏等地尚未完全解放,東南沿海的局勢也異常緊張。
為了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國家的穩定,我們的軍費支出一度這樣財政總支出的45%,幾乎一半的錢都投在了國防上。
1950年下半年朝鮮戰爭爆發,我國派志愿軍入朝作戰,軍費支出更是進一步增加,最高達到了財政支出的70%以上。
為了支援這場戰爭,國家幾乎是全力以赴,動員了大量人力物力,也就是從那時起,國家領導人意識到了現代軍事力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朝鮮戰爭結束之后,我國的內憂外患逐漸被解決,1954年后我國軍費開始大幅下降,但那時美蘇冷戰,全球被核戰爭的陰云籠罩,為了在未來戰爭中取得主動權,我國義無反顧地上馬核武器研發計劃。
六十年代更是克服蘇聯專家撤走的困難,自主研發核武器確保了國防安全。
此后的幾十年里我國軍費占比逐步降低,改革開放以后國家的發展重點也開始向經濟建設轉移,軍費占財政支出的比例也開始穩定在相對較低的水平。
1985年降到9.56%,這是我國軍費占財政支出最低的一年,從那時起,國家也基本上定下了基調,國防支出注重的是要維持現有力量,不能隨意擴大規模,影響經濟發展。
21世紀我國經濟開始快速發展,經濟體量大了,軍費自然也會有所增加,只不過占GDP和財政支出的比例卻一直不大,甚至在逐年降低,。
003年至2010年,軍費占財政支出的比例從8.7%降到了5.5%,雖然軍費總額在增長,但從來就沒有盲目擴張,更多的都是著眼于國防現代化建設,從整體結構上優化高科技武器裝備的研發和軍隊的科學占比。
這些年南海和臺海局勢開始不斷變化,我國在國際事務中的角色也愈加重要,增加軍費成了必然,所以我國在2021年將軍費增加到1.355萬億人民幣。
畢竟時代不同了,新時代的軍費已經不能僅滿足于應付地區沖突,更應該對未來國防需求進行布局。
不過軍費的高效使用并不代表我軍可以高枕無憂,美國主導下的亞太區域軍備競爭已經逐步升級,美軍在印太地區的頻繁活動就是想要構建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的反華軍事網絡,我國周邊安全的形勢已然很嚴峻。
美國天價咖啡杯
不過對比與我國的形勢來看,美國的問題更加嚴重,美國的巨額軍費不光沒用在刀刃上,反而在大量流入軍火商的口袋,天價咖啡杯這樣的笑話全球也只有美國這么獨一份。
曾經的美國空軍采購普通陶瓷杯就得花1000美元,好不容易從輿論漩渦中掙脫,又有媒體爆料美軍采購的普通螺絲價值9萬刀。
類似的荒唐采購在美國軍方比比皆是,產品帶上軍用兩個字立馬身價倍增,雖然從質量和工藝上沒比市面上的同類產品強多少,但主打一個貴字打天下!
在很多美國學者和專家看來,美國軍工復合體的腐敗和浪費就是美國現階段面臨的最大問題。
美國的制度決定了所有的企業都屬于私人,再加上美國各州之間的聯系松散,所以很難出現一心只為國家利益的企業,在利益的捆綁之下,美國軍方和軍火商以及部分政客之間勾結在了一起。
想方設法的要吸干美國軍費的最后一滴血,他們通過國防采購、軍火生產以及各種外包合同互相輸送利益,美國軍費之所以年年高漲,軍工復合體在背后的推波助瀾是最大原因。
洛克希德·馬丁和波音雷神這樣的軍火巨頭幾乎參與了美國每一個重大國防項目,而這些公司的利潤則與軍費開支緊密掛鉤。
等到整個利益鏈條形成之后,憑借一般的力量就很難觸動了,現在的美國軍火商為了攫取更加高昂的利潤,開始通過各種方式影響美國政府的決策。
政府高官在退休后進入軍火公司擔任高管成了慣例,有的不愿意受束縛就建立自己的咨詢公司,從中獲取高額報酬,美國對此還有一個專門的名詞叫旋轉門機制。
拜登的國防部長奧斯頓在退休后擔任了雷神公司的董事會成員,前國防部長馬蒂斯則與通用動力公司關系密切,這種政商之間的密切往來讓軍火商涉及的政治層面越來越深,這也是美國這些年來在全球四處拱火的原因所在。
戰爭對普通百姓來說是噩夢,對于這些戰爭販子而言則是饕餮盛宴,腐敗就在這樣的氛圍中逐漸滋生。
美國最高法院曾在2024年通過一項裁決,重新解釋了美國的反腐敗法律。按照最新解釋,美國官員可以接受因官方行為而給予的酬金,只要事后收取就不算腐敗。
這就相當于讓腐敗明牌了,軍火商們可以光明正大地為自己爭取更多國防合同,官員們可以光明正大的收錢而不觸犯法律,最后買單的只不過是軍費而已,至于受損的也只有億萬普通的美國納稅人,不過這些升斗小民的利益損失,大佬們又怎么可能在乎呢?
軍工復合體還會制造外部威脅來撈取更多軍費,這些年夸大俄羅斯威脅和渲染中國擴張的幕后黑手其實都少不了軍工復合體的影子。
這些被利益蒙蔽了雙眼的政客就是為了制造恐慌和不安,逼迫國會批準更多軍費預算,一個烏克蘭危機就讓美國軍工企業至少獲利220億美元。
如果戰火再次升級,美國死不死的無所謂,反正有現任總統和政府班子抗雷,這些幕后大佬們可以心安理得的在幕后賺的盤滿缽滿。
這一切的最終結果就是美國軍費越來越高,但實際效果卻越來越差,這筆錢除了養肥一批軍火商和政客之外,對美軍綜合實力基本上沒什么提升。
這也是美軍在實際軍事行動中高開低走的根本原因,錢都被吃干抹凈了,能夠供給軍隊的自然也就少了,這些年美國在全球的軍事部署又沒有大范圍減少,這么一來一回之下,自然難掩問題。
結尾
制度的先進性在國與國之間的較量中還是很關鍵的,所以不要被美國的潑天經費給嚇住,這個數字實在太水,就看軍工復合體的斂財吃相,美國的衰落已經是不可避免了,我國的機會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