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美國政壇接連上演荒誕戲碼:副總統(tǒng)萬斯公然稱中國人為“鄉(xiāng)巴佬”(Chinese Peasants),國防部長海格賽斯則誣蔑中國“偷走美國的食物”。這些充滿歧視與偏見的言論,不僅引發(fā)中方強烈駁斥,更暴露了美國在貿易戰(zhàn)失敗、經濟困境加劇下的集體焦慮。
美國副總統(tǒng)萬斯在??怂剐侣劜稍L中稱,美國“向中國鄉(xiāng)巴佬借錢,再購買他們制造的東西”。
萬斯口中的“鄉(xiāng)巴佬”,實則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最大貿易國之一的中國。中國的高鐵、5G、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技術已位居世界前列,而美國卻依賴中國的制造業(yè)支撐國內消費。正如國際學者高志凱所言:“建議萬斯回學校多讀書,以免在全世界面前出丑。
萬斯出身貧寒,自傳《鄉(xiāng)下人的悲歌》曾以“底層白人”自居,如今卻以階級歧視詞匯攻擊他國,被網友諷刺為“活脫脫的美式鄉(xiāng)巴佬代言人”。
美國防長海格賽斯將中國遠洋捕撈隊污蔑為“偷走美國人民餐桌食物的小偷”,這一言論被事實狠狠打臉。
中國遠洋捕撈嚴格遵守國際法規(guī)和配額,作業(yè)范圍集中于公海,且美國85%的海產品依賴進口,其中20%來自中國。若沒有中國漁業(yè),美國超市貨架將空空如也。
美軍的“偷盜前科”:美軍在敘利亞盜采石油和小麥的行為早已被國際社會詬病,海格賽斯的指責實為“以己度人”。
自特朗普政府發(fā)動對華貿易戰(zhàn)以來,美國不僅未能遏制中國發(fā)展,反而陷入通脹高企、供應鏈斷裂的困境。
2022年中美貿易額達7594億美元,同比增長0.6%,中國對美出口韌性不減,而美國卻需靠加印美元和舉債維持需求。
美國對華加征145%關稅后,中國以稀土出口管制、數(shù)字人民幣結算等精準反制,直接打擊美國頁巖氣、農業(yè)等關鍵產業(yè),導致美國通脹率飆升至6.8%。
萬斯等人的言論并非“口誤”,而是精心設計的政治策略:
鞏固選民基礎:萬斯的核心支持者是鐵銹地帶的藍領工人,通過將中國塑造為“經濟掠奪者”,可煽動民粹情緒,掩蓋美國產業(yè)空心化的本質。
塑造強硬形象:作為特朗普的潛在接班人,萬斯需繼承“對華強硬”的政治遺產,其激進言論旨在證明自己“比特朗普更特朗普”。
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林劍直斥萬斯言論“無知且失禮”,駐港公署則以“21世紀野蠻人”反諷美國,揭露其“霸權邏輯”與“雙重標準”。
美國網友:“2025年了,副總統(tǒng)竟用‘鄉(xiāng)巴佬’這種殖民時代的詞匯!”
聯(lián)合國表態(tài):秘書長發(fā)言人雖未直接點名,但批評“政治人物使用煽動性言論”已成常態(tài)。
盟友離心:歐洲對萬斯“視盟友為累贅”的言論深感不滿,比利時前首相呼吁“歐洲戰(zhàn)略自主”。
中國五千年文明延續(xù)至今,而美國建國僅兩百余年,卻以“教師爺”自居。正如網友所言:“中國‘鄉(xiāng)巴佬’的高鐵、電動汽車、醫(yī)療保障,遠超萬斯的想象?!?/p>
美國在全球80國設750個軍事基地,卻渲染中國“軍事威脅”;自身依賴中國供應鏈,卻誣蔑對方“偷竊”。這種“霸權雙標”正在瓦解其道德權威。
美國政客的“破防”表演,本質是對中國崛起的恐懼與無力。從貿易戰(zhàn)到“口水戰(zhàn)”,美國試圖用19世紀的殖民思維應對21世紀的全球化競爭,注定徒勞無功。歷史早已證明:標簽化攻擊掩蓋不了事實,合作共贏才是唯一出路。正如中國網友的嘲諷:“當‘野蠻人’的帽子扣回美國頭上時,‘美國優(yōu)先’還剩幾分底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