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全國義務教育教學改革實驗區”建設,推動勞動教育課程創新發展,4月22日,重慶市江北區華渝實驗學校以“五育融合·以勞賦能”為主題舉辦勞動教育課程群建設專家指導會。江宏、徐娜、申迪三位專家受邀蒞臨指導,徐悲鴻小學、和濟小學及華渝實驗學校教師代表共同參與研討,聚焦勞動教育課程目標、內容、路徑與評價等核心議題,助力勞動教育體系化建設。
頂層設計:構建“五育融合”勞動教育框架
呂文凌副校長以“基于五育融合的小學勞動教育課程群開發與實踐”為題,從課程實施目標、實施思路、實施路徑、實施成果四方面系統性的詳細解讀了我校勞動教育項目的實施方案。
專家賦能:為勞動教育注入創新動能
江宏主任從課程要素出發,提出四項建議:一是深化國防教育與勞動教育的融合,打造“紅色勞動”特色品牌;二是系統規劃勞動教育課程群圖譜,構建“基礎課程+拓展課程+項目課程”三級體系;三是強化家校社協同育人,組建“教師+家長+行業導師”多元師資隊伍;四是創新“勞動+”跨學科課程,借助數字技術實現學生勞動過程性評價。
成果展示:勞動教育實踐成效顯著
會前,專家團隊實地考察了學校的勞動教育成果。在“致敬南泥灣”紅色勞動教育基地,學生們展示了“高粱籽大變身”“瘋狂秋收人”等項目式學習成果,通過循環農業、傳統農業、設施農業三大板塊,呈現了從播種到收獲的全過程。在“華渝奇妙藥博館”,學生們通過親手種植、辨識中草藥,了解其形態特征、藥用價值,體驗中草藥的獨特魅力。
創新突破:打造勞動教育“華渝模式”
近年來,華渝實驗學校以勞動教育為突破口,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獲批“重慶市中小學勞動教育課程實驗學校”,多名教師在市級賽課和論文評比中榮獲一、二等獎,《基于學生核心素養提升的“教、學、評”一體化
未來展望:深化“五育融合”育人實踐
下一步,學校將依托“五育融合”理念,以“校家社共育”為抓手,重點推進二項創新:一是突破空間局限,建設“校園+社區+企業”多元化勞動實踐基地;二是構建“做中學、玩中學、研中學”三維學習模式,開發跨學科課程。通過勞動教育創新實踐,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掌握勞動技能,激發創造力,增強社會責任感。
此次專家指導會的召開,為華渝實驗學校勞動教育課程群建設提供了專業指引,也為區域勞動教育創新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華渝樣本”。未來,學校將繼續深耕勞動教育領域,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少年貢獻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