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品牌來說,什么最難?
不是設計新品,不是鋪貨上架,更不是打廣告。而是在產品還沒上市前,就精準預判市場反應。換句話說,就是把錢花在刀刃上。
但阿迪達斯通過與天貓的深度綁定,優雅地解決了這個難題。作為一個研究產品十年的從業者,我不得不說這個解決方案相當聰明。
想象一下這個場景:你是阿迪達斯的產品經理,正在規劃下一季的新品。以前你可能要靠直覺和經驗,現在呢?你手上有數千萬天貓會員的行為數據。知道他們搜索什么、點擊什么、購買什么,甚至知道他們在社交平臺發布了什么樣的內容。這些數據就像一面鏡子,清晰映照出市場的真實需求。
這正是阿迪達斯在上海創意中心的日常。他們把天貓的消費者洞察系統深度整合進產品開發流程。新品從構思到落地的每一步,都建立在對真實用戶行為的分析之上。這哪里是在做產品,簡直是在打造一個數據驅動的產品引擎。
SUPERSTAR新品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例子。在天貓超級新品日的表現不僅刷新了成交記錄,更重要的是驗證了這套產品開發模式的可行性。想想看,一個產品能同時滿足專業運動愛好者的性能需求,又能俘獲潮流人群的心,這背后得有多精準的用戶洞察?
但真正厲害的是阿迪達斯的會員運營系統。通過天貓平臺的數據能力,他們實現了許多產品經理夢寐以求的功能:用戶精準分層、個性化推薦、千人千面的權益系統。這不僅僅是在賣貨,而是在構建一個完整的用戶生態。
再看他們的內容策略。阿迪達斯的天貓直播間不走"買它買它"的老路子,而是把重點放在產品價值的傳遞上。為什么?因為數據告訴他們,專業性內容雖然轉化慢,但能帶來更高的用戶粘性和復購率。這種基于數據的決策模式,正是產品運營的未來。
供應鏈端的創新更是讓人眼前一亮。通過接入天貓的實時數據,阿迪達斯打造了一個智能補貨系統。當某個產品出現爆款苗頭,系統能立即調整庫存配置。這就像給供應鏈裝上了一個"智能大腦",能夠自動對市場變化做出反應。
有人可能會問:不就是個電商平臺嗎,有必要做得這么復雜?
但這恰恰是阿迪達斯高明之處。他們沒有把天貓僅僅當作銷售渠道,而是將其視為一個產品創新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每一個數據都是產品決策的依據,每一次互動都是用戶需求的映射。
艾媒咨詢預測,2025年中國運動鞋服市場將達到6000億規模。面對這塊大蛋糕,阿迪達斯選擇用產品思維重構品牌增長模式。他們證明了,在數字化時代,產品創新的關鍵不在于閉門造車,而在于如何借助平臺力量,建立起與用戶的實時連接。
對其他品牌來說,這個案例最大的啟示是:找對平臺,就等于找到了產品創新的新引擎。天貓平臺給了阿迪達斯一個產品經理都夢寐以求的東西:看得見的用戶需求,摸得著的市場機會。
說到底,數字化轉型的本質,就是讓產品決策更貼近用戶需求。在這點上,阿迪達斯做了一個很好的示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