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鐵往這兒看,咱們眼前這棟樓就是朝鮮的'硅谷'!"順著李美香手指的方向望去,平壤未來科學家大街的玻璃幕墻在陽光下泛著金光。這個扎著高馬尾、腳踩十厘米細高跟的95后姑娘,正用一口大碴子味東北話,給中國游客講解朝鮮的科技成就。
"平壤戶口+外語技能=人生贏家"
在羊角島酒店大堂,我目睹了朝鮮版的"凡爾賽"。李導從Gucci手包里掏出一疊外匯券結賬時,服務員瞬間切換成中文:"李同志又來買進口咖啡啦?"后來才知道,這個24歲的平壤姑娘,光靠帶中國旅游團,月收入就能買下十部最新款華為手機。
"咱們朝鮮人致富密碼就兩條——平壤戶口和外語技能。"李導笑著展示她的"裝備":LV老花護照夾里插著特級導游證,蘋果手表上貼著防窺膜。她帶我們逛友誼商店時如數家珍:"SK-II神仙水要外匯券,瑞士巧克力得月初來搶,這瓶法國香水能抵普通工人半年工資。"
參觀倉田小學那天,三年級學生正用英語表演《白雪公主》。當穿背帶褲的小男孩說出"Mirror, mirror on the wall"時,北京來的王阿姨驚呼:"這發音比海淀娃還標準!"但李導悄悄揭秘:這些"別人家的孩子"放學后還要趕場三個補習班。
在堆滿樂高編程機器人的科技教室,我們看到令人震撼的一幕:課桌上赫然擺著《新概念英語》和《HSK漢語教程》。"現在朝鮮家長比中國虎媽還狠,"李導指著正在用平板電腦學漢語的小女孩,"她爸爸是駐華外交官,家里專門裝了衛星天線追《甄嬛傳》。"
凌晨四點的平壤圖書館
為驗證李導說的"朝鮮凌晨學習熱",我偷偷溜進金日成廣場旁的中央圖書館。凌晨四點,這里竟坐滿邊啃面包邊刷題的年輕人。一個戴黑框眼鏡的男生面前堆著《托福詞匯》《商務漢語》,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著"直播帶貨""元宇宙"等新詞。
"現在會漢語能進外貿局,會英語能當導游,會編程直接保送科學院。"李導掏出她的"秘密武器"——用外匯券買的科大訊飛翻譯機,"我帶歐洲團時就靠它學法語,下個月要考導游鉆石級證書了。"
在人民大習堂偶遇的漢語班讓人哭笑不得。五十歲的主婦們正跟老師朗讀:"杠杠滴!"教室后墻貼著進步表,有人因為把"怎么辦"說成"咋整"被扣分。李導解釋:"這些阿姨想應聘涉外商店,但改不掉看中國抗日劇學的東北腔。"
更魔幻的是平壤地鐵里的"語言角":大學生們舉著"免費教漢語"的牌子拉客,條件是要教他們最新的網絡用語。我教了個00后男生"絕絕子",他當場活學活用:"朝鮮冷面真是絕絕子!"
臨別前一晚,李導帶我們見識了平壤的"地下CBD"。在蒼光大街的暗巷里,穿著時髦的年輕人用暗語交易:"要美金換朝元?比官方匯率高三倍!
"我同學有的偷渡去中國打工,有的嫁給外貿公司代表。"李導摩挲著胸前的金日成徽章,"但我選擇留下當導游,現在帶研學團教孩子中文,比賣化妝品有意義。"月光灑在她別著中朝兩國國旗的胸針上,泛著溫柔的光。
旅行彩蛋:
給導游帶《五年高考三年模擬》比送人參受歡迎
用"666""給力"等網絡用語能快速拉近距離
教朝鮮朋友一句中文流行語,可能換來免費導游服務
(列車駛過鴨綠江時,收到李導的微信:"哥,俺考上外經貿大學研究生了!"配圖是她站在天安門廣場比心的照片,陽光正好灑在"中朝友誼萬古長青"的紀念徽章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