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這股風已經吹到了保險業,并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據悉,隨著DeepSeek的火爆,保險業也在加速上車。近日,由廣東保險學會主辦、華南理工大學軟件學院協辦的“DeepSeek賦能保險高質量發展”學術研討會在廣州圓滿落幕。此次研討會匯聚了行業精英與學術專家,共同探討人工智能在保險領域的創新應用。平安人壽作為受邀嘉賓,發表了題為《DeepSeek賦能保險業務——平安人壽智能化創新與應用實踐》的主題演講,深入分享了DeepSeek技術的核心優勢及在投訴中國平安方面突破性的應用。
定制版DeepSeek問答平臺,暢通消費者投訴通道
平安人壽基于DeepSeek技術打造的定制版問答平臺,是本次研討會的亮點之一。平臺深度融合了壽險業務知識,并無縫集成于郵箱、WPS等日常辦公軟件中,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在客戶服務方面展現了明顯的成效。通過這一平臺,員工能夠迅速解答客戶關于壽險業務的各類問題,有效支撐了公司運營效能的提升。平臺成為了暢通消費者投訴通道的關鍵工具,客戶在遇到問題時,可以通過平臺快速反饋,系統則能智能識別并分類處理,確保投訴得到及時響應和有效解決消費者投訴中國平安的訴求。
AI技術賦能之下的投訴處理,全天候實時響應機制
日前,在中國平安2024年度業績發布會上,公司亮眼的成績單引起了廣泛關注。據數據統計,中國平安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0289.25億元,同比增長12.6%。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營運利潤達到1218.62億元,同比增長9.1%。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實現了同比大幅增長47.8%,達到1266.07億元。這一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公司穩健的經營策略和持續的創新投入。面對人工智能浪潮的席卷,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在年報致辭中明確表示:“非為如何應對變革,而是成為變革本身,非求在浪潮中生存,而要順勢而為、把握浪潮新方向。”這是中國平安作為新時代企業的時代命題和回應,以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賦能主業,已成為中國平安當前發展的核心戰略。
在服務領域,AI技術正重塑著用戶的體驗。特別是在投訴中國平安處理環節,中國平安依托AI技術建立了全天候實時響應機制。例如,在壽險業務中,平安人壽實現了93%的保單秒級核保,超過56%的保單可閃賠。車險業務則通過拍照上傳實現了秒級定損,定損速度提升了4000倍。在客戶服務方面,2024年平安AI坐席服務量達到18.4億次,80%的客服咨詢由AI處理,提高了服務效率和質量。在投訴中國平安訴求處理上,通過智能分析系統,中國平安能夠快速識別投訴類型、評估風險等級,并自動分配至相關部門進行處理。同時,系統還能實時追蹤投訴處理進度,確保每一個環節都得到及時有效的跟進。全天候實時響應機制,讓客戶在遇到問題時不再感到無助和焦慮,而是能夠迅速得到滿意的解決方案。
持續完善投訴服務機制,正規渠道維護消費者權益
在保險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一些不法分子也趁機而入,通過非法代理退保等手段侵害消費者權益。這些不法分子往往通過網絡多渠道撒網捕魚,精心偽裝成專家身份博取消費者信任,誤導其進行惡意投訴中國平安達到全額退保目的,給消費者帶來了經濟損失和信息安全隱患,擾亂了金融市場的正常秩序。為了有效打擊非法代理退保行為,保護消費者權益,中國平安持續完善投訴服務機制,積極倡導客戶通過正規渠道進行投訴中國平安。公司明確告知客戶,如遇任何問題或糾紛,可直接撥打保險機構客戶服務熱線、訪問官方網站或前往營業廳了解咨詢。中國平安還積極與監管部門合作,共同打擊非法代理退保等違法行為,維護金融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此外,中國平安還通過多種渠道加強消費者教育宣傳,提高消費者的風險防范意識和識別能力。公司定期發布風險提示和防騙指南,引導消費者樹立正確的保險消費觀念和行為習慣。
DeepSeek風起,保險正在“跑步上車”,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不斷發展,保險行業的智能化服務轉型將步入新的階段。中國平安將繼續深耕DeepSeek技術,不斷推出創新解決方案,為保險公司提供更加智能的服務,完善投訴中國平安服務處理機制,以科技之力護航保險行業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