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張迪(左)帶著妻兒游覽賀蘭山下的志輝源石酒莊。
別樣的賀蘭山運動休閑公園。近年來,我區在廢棄的礦坑規劃建設酒莊,并利用礦山修復成果和保留的工礦遺址,打造文旅小鎮、文化公園、極限運動等精品休閑旅游路線,形成集葡萄釀酒、生態觀光、科普研學、運動休閑、養生娛樂于一體的多元化生態產業。
4月19日,銀川市民張迪帶著妻兒駕車來到賀蘭山運動休閑公園。搭建好戶外帳篷后,一家三口漫步公園內的紅色健身跑道,目光所及皆是舒枝展葉、垂柳依依,其間點綴著叢叢爛漫春花。
“多年沒來,賀蘭山變化太大了?!睆埖咸寡裕麑R蘭山的印象還停留在從前的青石黃土漫天沙。因為此前來游玩的朋友極力推薦賀蘭山運動休閑公園,他才在周末抱著試試看的態度駕車來此,結果“網紅”公園的高顏值讓一家三口驚喜不已。
從空中俯瞰,這個昔日的砂石采礦區早已看不出當初的模樣,通過植被景觀再造和水系建設等舉措,這里的廢石、廢坑“變廢為寶”,成就如今綠意蔥蘢、水系蜿蜒的生機盎然。不僅是張迪,不少銀川市及周邊地區的游客紛紛選擇來此感受春天,感受賀蘭山之美。
4月22日是第56個世界地球日,今年也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周年。近年來,我區針對賀蘭山的一系列生態修復治理措施,令“父親山”逐漸“傷愈”。重現青綠的賀蘭山,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題,蹚出一條生產、生活、生態“共贏”的綠色發展之路。
在石嘴山市大武口區的石炭井大磴溝生態修復示范區,一汪狹長的翡翠湖嵌在削坡平整的山體間,靜謐如鏡。數年里植下的各類喬木灌木如星火似波浪,用綠意一點點撫過曾經荒蕪的地面,為“父親山”重新披上嶄新綠衣。
近年來,石嘴山市大武口區積極打造賀蘭山東麓生態保育帶“綠道”和生態產業帶“綠廊”,構筑賀蘭山綠色生態屏障。賀蘭山大武口溝生態保護修復項目、賀蘭山東麓煤炭加工區生態修復項目、302省道沿線生態修復項目和大武口區石炭井一礦周邊及淺山區生態修復項目等一系列項目的推進實施,在2.67萬畝生態修復區域內栽植苗木62.31萬余株,鋪設管道75公里。8處歷史遺留礦山和沙坑也在當地生態修復的過程中,實現修復治理總面積2050畝。
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相關數據顯示,賀蘭山、六盤山、羅山生態保護修復完成投資57.22億元,治理修復面積2980平方公里(447萬畝)。不僅賀蘭山下鎮北堡廢棄礦坑生態修復利用典型經驗在全國推廣,大武口區星海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也在全國交流經驗。
“父親山”正逐年向好,寧夏實施生態修復保護的腳步仍未停歇。今年,寧夏自然資源部門將持續推進“三山”生態保護修復,高質量完成六盤山“山水”工程等新建項目、續建項目,爭創賀蘭山國家公園。同時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推進生態保護修復多元化投入,推廣六盤山、賀蘭山等區域引入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修復模式,推動生態效益向經濟社會效益轉化。
走進賀蘭山石嘴山段的大磴溝生態修復示范區,以往滿目瘡痍、寸草不生的渣山不見蹤影,整片礦區披綠重生。不遠處,由廢棄礦坑地下水滲透而成的一泓湖水,靜謐得如同一面光潔如新的鏡子。
張騫葡萄郡(銀谷世界碳匯葡萄園),工人為樹木澆水。
張騫葡萄郡項目和毗鄰的賀蘭山運動休閑公園,都是賀蘭山正在愈合或已痊愈的“傷疤”。
隨著生態環境不斷改善,騎行游覽于賀蘭山下的市民越來越多。
賀蘭山運動休閑公園里的游人,輕松愜意。
我區在廢棄的礦坑規劃建設酒莊,并利用礦山修復成果和保留的工礦遺址,打造文旅小鎮、文化公園、極限運動等精品路線,形成集葡萄釀酒、生態觀光、科普研學、運動休閑、養生娛樂于一體的多元化生態產業。
賀蘭山下的福地逐漸恢復了生態美景,市民們樂享其中。
志輝源石酒莊,從廢棄礦坑變身郁郁蔥蔥的“花園酒莊”。
來源:寧夏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