蟄伏,是為了更好的歸來
封面 I 雷軍微博
作者 I 李東陽
報道 I 李東陽朋友圈
人只有在無限接近幸福的時候才最幸福,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美女才最美麗,那種期待感無可替代。
粉絲們對于小米 YU7如今就是這般心境!
4月21日,蘇州國際車展公眾號正式宣布,“小米YU7遺憾缺席本次展會,為此我們深表歉意,特為因小米YU7買門票的觀眾準備了補償禮。”
圖源:微博@中國藍新聞
這已經是小米YU7連續缺席大型車展了,還記得上一周的上海車展,小米汽車副總裁敲定了小米YU7爽約的消息,并表示“別著急,該來的會以最好的狀態來”。
在外界看來,這似乎與小米一貫的“流量為王”風格相悖,但現階段,我想雷軍本人還是不想要這波流量,畢竟輿情過后,還需低調從事。
而且能看得出雷軍在刻意降熱度,如今已然不是櫻花男大那個搞熱度的時期了,那場事故讓車企越發將重心轉移到產品上,而不是營銷上,開始為了長遠考慮。
但或許這般遮遮掩掩的態勢,反而會激起人們的窺探欲望。
結合小米汽車的階段性戰略布局與行業競爭態勢,其背后的商業邏輯值得深挖。
最近站在流量聚光燈下的是劉強東,化身外賣騎手、組火鍋談心局,每一步都踩在網友的興奮點上。
尤其配合京東外賣初期大搞價格戰又堅守品質的操作,網友直接把東哥抬上了神壇。
昨天的文章我說過,對于企業家們,如今造神的和當初毀神的,大概率是同一批人。
不信你看,劉強東大搞善事的那段時期,就已成為互聯網時代企業家造神運動的受益者,但后來嚴苛的內部制度以及京東營銷引起的爭論,都使得劉強東又成為了輿論的靶心。
正所謂一代版本一代神,這個道理雷軍再明白不過。
不可否認,車圈因為雷軍的入局變得十分不太平,“他怎么那么多花活”是大多數網友們的心聲,同時也是不可言說的真實寫照。
憶往昔,雷軍在車外的功夫令友商贊嘆。
圖源:雷軍抖音評論區
其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卷價格、卷技術,遠不如一次直擊靈魂的真切關懷來的震撼人心。
從給用戶躬身開車門、到給小米15用戶求婚點贊,再到和網友打賭買車換頭像、睡工廠扭螺絲,評論區里和網友敞開心扉等,雷軍的營銷花活總讓友商應接不暇。
但其中的訣竅在于,雷軍的諸多行為難覓“營銷”的痕跡,其總在與千億富豪身份的反差感之外令人驚喜不已。
這一點劉強東運用的也很到位,作為從底層奮斗出來的企業家,他的一舉一動都透露著真實不做作的色彩,即便千億總裁為我開車門、送外賣的操作看起來營銷味道十足,但網友們還是十分受用。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以上這些平衡得建立在產品、服務不出錯的前提之下。
昨天京東外賣由于太火爆造成系統暫時崩潰,不少打工人餓著肚子苦等不來外賣,于是轉頭就在心中給東哥上了一課優美的中國話。
當然這只是一個小插曲,但這類危機值得京東警醒。
雷軍同樣如此,小米SU7的那場車禍使得車圈營銷幾乎成了人人喊打的一個詞,同時讓從業者和消費者都開始對汽車品牌多了份戒備心理。
所以暫時避一下風頭不失為一個好選擇,而且趁著這個機遇恰好可以調整一下營銷和產品端的戰略思路,避免之后再掉入類似的坑里。
何況小米YU7即便沒亮相,但還是維持著較高的討論量和關注度。
小米首款SUV可隱藏的其實并不多。
相較于SU7亮相時的遮遮掩掩,直到第一場技術發布會才撕開包裹,小米YU7的亮相顯得有些過于坦誠了。
雷軍給出的解釋是“我們希望 YU7測試車可以盡早拆除重偽裝,有助于我們做更全面、更細致的長時間大規模測試,來確保產品質量,做出更好的產品。”
其廬山真面目在去年底由雷軍親自揭開,前些日子雷軍通過社交媒體發布信息,公布小米SUV車型“小米YU7”中文讀音為“小米御7”,“御”寓意“陸地戰車,御風而行”。
圖源:微博@雷軍
外觀和名稱均已揭曉,配置也公布的七七八八。
如產品定位方面,瞄準的是Model Y煥新版,價格層面小米YU7大概會覆蓋 20-30 萬,Model Y 覆蓋 26-31 萬,兩者在 26-30 萬區間形成直接競爭。
煥新Model Y有兩個版本車型,分別是后輪驅動首發版、長續航全輪驅動首發版,起售價分別為26.35萬元、30.35萬元,有媒體介紹,小米YU7放棄了小電池版本,標準版配備了激光雷達+大電池,起跳直接對位Model Y后驅長續航煥新版。
性能方面小米可能有一定優勢,畢竟現如今車企們都在追著特斯拉猛打,配置只敢盡可能更高。
內飾方面值得關注,前段時間有網友曝光了小米YU7的內飾圖,這次曝光的車型方向盤,采用了普通的皮質,雙拼配色。
方向盤上的按鍵排列,與之前的版本基本一致,左右側為滾輪按鍵,下部保留輔助駕駛模式按鍵和駕駛模式切換按鍵,幅式設計的頂部帶有回正標記, 最大亮點是環視投影屏(PHUD),這塊類似HUD的屏幕能投射速度、導航、多媒體等內容。
隨著測試的深入,更多細節會被逐漸挖掘出,即便沒有正式亮相,但車友們的心中大致有數了。
現在值得考慮的是產能問題,出手就是爆款的小米汽車,在YU7上市后很可能會延續這一態勢,到時候“如何平衡產能供需”將成為首要課題。
畢竟小米SU7以及小米SU7 Ultra的熱度仍不減,小米工廠二期能否踩上小米YU7的步子是個問題。
不夸張的講,Model Y一直以來是純電SUV最強的王者,許多車企在宣發的時候都會跟一句“Model Y殺手”,但從銷量上來看,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其中,樂道L60、極氪7X、阿維塔07、智界R7、全新智己LS6、嵐圖知音等一系列車型,都渴望在純電賽道吃下特斯拉的市場份額。
比較能打的是智界R7,連續3個月交付過萬,今年2月時大定突破7萬臺,這個華為與奇瑞合作打造的天之驕子,潛力并未完全釋放。
可盡管如此,其與煥新Model Y的月銷量仍存在著數倍的差距,數據顯示,煥新Model Y單月銷量達到了43370臺,繼續穩居國內乘用車市場銷量榜首。
Model Y的龍頭地位仍舊無人可撼動。
更要命的是,4月22日,特斯拉中國宣布,6月30日前,煥新Model Y首次全系推出5年0息,首付7.99萬元,月供低至約3060元。
特斯拉的這一招雖說是為了止住其市場份額下降的頹勢,但結結實實給國產新勢力們上了一課。
尤其還沒正式上市的小米YU7,看到這里估計也在瑟瑟發抖。
但實事求是的講,現階段也只能期待小米YU7能夠成為Model Y的真正殺手。
圖源:微博@雷軍
這話怎么理解?
畢竟在20-30萬元級別,小米SU7的銷量已經超過了Model 3,這是不少品牌可望不可即的,小米汽車的品牌號召力,還有產品定義能力是值得期待的。
何況還有雷軍這張王牌,小米手中可打的牌很多。
正如小米SU7 ultra之前以以2'09''44的成績創下上賽圈速紀錄,引來保時捷官方回應“恭喜小米汽車新圈速,點贊中國制造。并配圖稱“讓我們在下一個‘賽道’再見”。
看到沒,后來者的力量是不容小覷的。
現在的問題是小米汽車正在梳理未來的戰略打法,在造車這場游戲中,短期流量固然重要,但產品力、產能、生態的三角支撐才是決勝關鍵。
對行業而言,小米的隱忍提示了一個更深刻的邏輯:當電動化進入深水區,唯有兼具技術耐力與戰略定力的玩家,方能穿越周期,成為終局贏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