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的廚房里,罐頭堪稱“應急神器”,每年有5000萬噸被人們搶購一空。
背后隱藏著一個令人驚嘆的事實:其中超過一半都來自中國!
作為全球罐頭生產大國,中國人卻對這種小鐵盒敬而遠之,寧愿花時間炒一盤新鮮蔬菜,也不愿打開一罐魚肉。
這是為什么呢?是因為國人對“新鮮”有著近乎偏執的追求,還是因為罐頭所承載的文化意義在中美之間出現了偏差?
再看看中美關稅戰愈演愈烈,罐頭出口的命運也變得岌岌可危。
中國在全球罐頭產業中是當之無愧的“隱形冠軍”。
2022年,中國出口了313萬噸罐頭,總價值高達68.9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一生產和出口國的位置。
無論是黃桃還是金槍魚,從竹筍到番茄醬,這些罐頭漂洋過海,出現在近200個國家的超市貨架上。
特別是在美國市場,中國罐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2022年僅罐裝果蔬就貢獻了2億美元的出口額。
這些罐頭不僅價格實惠,還以穩定的質量贏得了海外消費者的信賴。
鮮為人知的是,中國罐頭產業的崛起源于一段充滿鄉愁的歷史。
19世紀末,廣東的華僑將豆豉鯪魚裝進瓦罐,帶到南洋,用它來緩解思鄉之情。
1893年,廣州的廣茂香罐頭廠將這一傳統升級為現代罐頭,那酥脆的魚骨和咸香的豆豉迅速風靡海外華人社區。
這小小的罐頭不僅是食物,更是文化的使者,承載著中國移民的堅韌與希望。
到了20世紀初,罐頭更成為國貨自強的象征。
上海梅林罐頭廠以“生產救國”為口號,用本地番茄挑戰進口醬料,硬是把美國和日本罐頭擠出了中國市場。
新中國成立后,罐頭承擔起出口創匯的重任,銷往蘇聯和東歐,為國家建設積累了寶貴的外匯。
這些歷史片段,勾勒出中國罐頭從鄉土走向全球的輝煌歷程。
盡管中國罐頭在海外大放異彩,但國內消費者對其興趣卻寥寥無幾。
罐頭在中國的消費量遠遠低于美國,這其中的原因既復雜又值得深思。
首先,冷鏈技術的快速發展讓新鮮食材唾手可得,各種蔬菜水果都能隨時買到現切的,誰還會稀罕罐頭里的“糖水桃子”呢?
更重要的是,中國人對“新鮮”的執著已經根深蒂固。
麥肯錫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消費者在選購生鮮時,最看重葉菜和水果的品質,追求當季、原生態的飲食體驗。
相比罐頭里的甜黃桃,剛摘下的水蜜桃散發出的清香顯然更具吸引力。
此外,飲食文化的差異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美國人習慣快節奏生活,罐頭是三明治和沙拉的最佳搭檔,方便又快捷。
而中國人講究“鍋氣”,一盤熱騰騰的炒菜或一碗剛出鍋的湯,才是家的味道。
至于罐頭,在大多數人心中頂多是童年記憶中的“奢侈品”,是節日餐桌上的點綴,或者東北人家給孩子退燒時的“土方子”。
如今,罐頭在國內的地位更像是個“備選方案”,只有在疫情期間囤貨時才會短暫受到關注。
更發人深省的是,國人對罐頭的“誤解”還與健康觀念緊密相關。
很多人認為罐頭“不夠天然”,擔心其中含有防腐劑或高糖高鹽。
實際上,中國對罐頭食品有著嚴格的安全標準,GB 7098-2015規定了從原料到加工的嚴格要求,確保出口和內銷產品的質量一致。
出口到美國的罐頭配料表與國內產品并無差別,其質量完全經得起國際市場的考驗。
換句話說,中國罐頭并沒有“欺騙外國人”,而是憑借高性價比贏得了全球聲譽。
2025年的中美貿易局勢給罐頭產業蒙上了一層陰影。
美國計劃對華商品加征關稅,可能導致有效關稅率提升多個百分點,預計從2026年起,中國對美出口將大幅下降。
作為農產品出口的重要品類,罐頭首當其沖受到影響。
甚至有研究警告稱,關稅將增加美國消費者的購物成本,相當于對美國家庭和企業征收4000億美元的“隱形稅”。
這意味著,中國罐頭在美國市場的價格優勢可能不復存在。
更糟糕的是,中國已宣布實施報復性關稅措施,貿易戰升級可能會波及全球農業貿易。
對于中國的罐頭企業來說,這不僅意味著訂單減少,還可能面臨供應鏈重組的壓力。
在山東日照的海洋食品展上,罐頭企業依然積極展示新品,試圖開拓新興市場。
然而,面對關稅壁壘,中小型罐頭廠的生存空間進一步受到擠壓。
盡管面臨內外部挑戰,罐頭產業并非沒有希望。
疫情期間,罐頭因其長久的保質期和便利性,在中國電商平臺上銷量猛增。
年輕人開始重新認識罐頭的價值,忙碌的加班夜晚,一罐午餐肉配泡面便是一頓簡單快捷的晚餐。
露營時,一罐豆豉鯪魚能瞬間增添野餐的樂趣。
一些企業敏銳地捕捉到這一趨勢,推出了低糖水果罐頭、辣味午餐肉等新產品,迎合健康和個性化的消費需求。
事實上,罐頭正在擺脫“低端”的標簽,逐漸成為“復古潮流”的代表。
社交媒體上,90后、00后曬出各種罐頭創意料理,從黃桃蛋撻到金槍魚沙拉,罐頭已經成為年輕人表達生活態度的新方式。
這種轉變與中國消費者對便捷、健康和可持續食品的需求不謀而合。
未來,隨著罐頭品類的豐富和包裝的升級,它或許能夠在中國市場找到新的立足點。
作為一名中國人,我為中國罐頭產業的全球影響力感到自豪,同時也為其在國內的邊緣化感到遺憾。
罐頭并不是“不健康”或“落后”,它只是尚未找到與現代中國飲食文化的最佳結合點。
因此,罐頭的未來取決于創新和溝通。
企業需要用更透明的方式消除消費者對“防腐劑”的疑慮,例如標明“無添加”或“低溫殺菌”工藝。
同時,罐頭也可以借助文化營銷的力量,在國外越來越受歡迎。
從百年前的南洋瓦罐,到如今的全球餐桌,每一罐背后都是中國工人的心血和智慧。
【信息來源】
新華網2023-3-22
中研網2025-4-16
和訊網滾動2024-1-2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