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國際形勢發生了改變,特朗普上臺后,烏俄戰爭就結束了。要知道烏俄戰爭持續了很多年,當時還成為眾多軍事專家研究的對象。
如今的結束反而讓大家想起來臺灣,昔日烏克蘭仗著美國的撐腰,他不斷的挑釁俄羅斯。臺灣也是如此,仗著有美國做后臺,總是在挑釁中國。
當時就有很多專家發言,爭取在烏俄戰爭結束前,解放臺灣!為何專家要說出如此重話呢?
臺灣的小心思
在烏俄戰爭打響后,臺灣也不安分,頻繁的搞一些小動作。中國曾經連續警告,但臺灣依舊不放在眼中。
甚至臺灣的目光緊緊的盯著烏俄戰爭,一度把烏俄戰爭當成他們的作戰經驗。
在2022年的時候,烏克蘭靠著無人機成功的和俄羅斯抗衡起來,當時烏克蘭的總統還沾沾自喜。
當這個作戰結果公布以后,臺灣的人也開始認為無人機在戰場上定有大用場,于是他們也決定研發無人機。
尷尬的是,臺灣技術不成熟,用于作戰的無人機根本研發不出來,這也讓臺灣的人陷入兩難。
接下來怎么辦?難道要從中國內陸進口零件嗎?但這個想法很快就被否決了。
因為臺灣想要無人機,就是想要和中國內陸抗衡,但購買無人機的話,就容易被中國內陸發現他們的計劃。
但自己的人又研發不出來,思來想去,臺灣的人決定購買美國的無人機。
美國對于臺灣的想法自然是支持的,他們巴不得臺灣能從他們手里大量購買武器。于是在臺灣看來,這個計劃很快就要成功。
甚至他們估算出來時間,購買美國的無人機后,從2026年就要開始列裝,到時候說不定真的能提升軍事實力。
然而面對這種情況,中國內陸自然是不同意的,然而臺灣和美國卻暗戳戳的做一些小動作。
美國表面上說著要支持一個中國政策,結果背地后就開始給臺灣出售武器,甚至當時美國還公布出來美國將要拿出上億美元支持臺灣的軍事計劃。
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臺灣領導人直接公開摸黑中國,甚至不斷的討好美國和美國的跟班日本。
在國際上,日本和美國支持臺灣,他們還開著自己的戰艦或飛機來到臺灣海峽上空。
這么赤裸裸的挑釁中國,中國的軍然自然也坐不住了,他們直接開始軍演。
結果中國的軍演震懾到了臺灣,本以為臺灣會安分一會,誰知道臺灣又開始抗議中國。
后來根據了解,才知道臺灣為了去中國化,甚至把中國的歷史直接濃縮成一個單元,讓現在的臺灣年輕人徹底不了解中國。
正因為看到了臺灣的不安分,美國的攪弄風云,中國才決定要在烏俄戰爭結束之前,就要解放臺灣。
美國的背后推手
為什么非要在烏克蘭和俄羅斯戰爭結束之前呢?
這就要從國際上的事情聊起來了,在烏俄戰爭打響后不久,巴以戰爭又開始了。這些國家的戰爭看似是為了搶奪底盤,但他們的背后,始終站著一個國家。
美國作為超級大國,總是喜歡挑起戰爭,而同時在了解這四個國家的歷史后就能發現,他們在本源上有些相同的地方。
烏克蘭和俄羅斯都是蘇聯的產物,在蘇聯解散后,才分裂成為了兩個國家。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關系,這些關系如果放在中國和臺灣身上,仿佛看到了影子一樣。
都是自己國家的領地,但是其中一個不服另外一個,于是決定兵戎相見。但不同的是,中國臺灣現在還沒有反抗的能力。
同樣,俄羅斯之所以對烏克蘭發動戰爭,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當蘇聯解體以后,北約的人曾經答應俄羅斯,絕對不會東擴的。
結果他們和美國一樣,嘴里說的一套,辦的事情又是一套。北約行動上不斷的向東推進,于是烏克蘭就被盯上了。
同時烏克蘭內部也因為過于相信美國和北約,他們內部發生了動蕩,產生了親美的人。
本來應該是同盟的兄弟,結果因為信念不同,這也導致俄羅斯對烏克蘭產生不滿。俄羅斯認為烏克蘭如今的現狀,肯定會威脅到俄羅斯的其他地區。
于是俄羅斯選擇吞并領土,結果這些徹底惹怒了烏克蘭,結果兩個國家之間爆發了戰爭。
如今的情況正好是美國和歐洲國家想要看到的結果,他們不斷的給烏克蘭輸送武器,就為了能夠拖垮俄羅斯。
甚至一些歐洲國家直接對俄羅斯發動了制裁,希望能夠從其他領域壓倒俄羅斯。
別看只是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的戰爭,但很明顯,烏克蘭是美國和俄羅斯博弈的一個棋子而已。
無論哪一方贏,烏克蘭必定會輸。這種情況也果然得到證實,如今烏俄戰爭結束了,雖然贏方式烏克蘭,但烏克蘭也是輸方。
因為美國和俄羅斯對烏克蘭的領土和資源進行了分割,而弱小的烏克蘭根本沒有辦法拯救自己的國家。
如果這些事放在中國和臺灣身上,那我們就能明白專家為什么非要解放臺灣了。
臺灣就如同烏克蘭一樣,內部開始分裂出來親美派和希望兩岸統一的人。同時美國身邊的小弟也給臺灣給出橄欖枝,要是臺灣真的如同烏克蘭一樣迷失自己,才讓美國得逞。
到時候臺灣在美國的挑釁和支持下,萬一真的和中國動武,自然又是一場惡戰。
本是同根生,結果因為戰爭原因非要自相殘殺,和幕后的謀劃者美國正好能坐收漁翁之利。
哪怕中國贏了,但是臺灣內部的資源說不定就會被美國瓜分走。為此看到了烏俄戰爭,也算是看到了中國和臺灣的未來。
之所以在烏俄戰爭之前,也是為了防止美國把精力全部放在臺灣身上。
在巴以戰爭和烏俄戰爭打響后,美國一心二用,需要精心對付兩個戰場。但如烏俄戰爭結束后,美國的全部精力就會有了用處。
臺灣的白日夢
膽識讓人憂心的是,美國的計謀中國人能看得懂,但臺灣卻執迷不悟,非常相信美國。
美國為了能讓臺灣對付中國,仔細幫助臺灣分析戰略。美國人認為,臺灣和中國內陸硬碰硬自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如果臺灣想要和中國抗衡,就要發展“不對稱”戰力。所謂的“不對稱”戰力,是因為臺灣資源和軍事于中國內陸相差太大,要不對稱的發展。
臺灣的重心應該放在小型隱蔽的地方,拼數量和武器,中國內陸肯定勝利,但如果讓臺灣像毒蝎一樣,重心放在尾巴上,興許也能一擊致命。
臺灣居然還相信了美國的說法,紛紛支持美國的作戰攻略。不過臺灣內部也有人認為這樣做不可取,因為放棄了大方向的話,臺灣可能會更快的被攻破。
臺灣的反抗放在美國眼里,就是不聽話的行為,美國于是開始制裁臺灣。
臺灣想要擴張自己的軍事實力,像美國購買武器的時候,結果遭到了美國的拒絕。理由并不是為了中國兩岸和平,而是臺灣應該買小型隱蔽的武器。
無可奈何的臺灣只能聽從美國的安排,但臺灣內部有些人認為臺灣領導人太聽美國的話。
不過美國對于自己的作戰攻略沾沾自喜,認為這才是正確的,可沒想到很快就被打臉了。
烏克蘭雖然憑借著無人機成功和俄羅斯抗衡,但俄羅斯的軍事武器遠超烏克蘭,他們又成功的奪回眾多領土。
這些烏克蘭又一次陷入險境,為了能夠堅持作戰,他們只能繼續像美國購買武器。
經歷了這樣的事情,臺灣的不對稱發展果然遭受到了質疑,很快就有發現美國對于臺灣提出的作戰攻略有問題。
美國無論是武器,還是軍事發展都是“反登陸”,防止中國軍隊登上臺灣。
但臺灣需要的不是這種作戰,而是自己發展。更何況要是中國軍人不登陸,這些武器和作戰計劃根本就沒有用武之地。
看明白這一切以后,臺灣有人開始訓斥臺灣領導人,跟隨美國是錯誤的決定。但美國很快派人去臺灣,想要說服他們。
不過無論他們怎么想辦法提防中國都是沒用的,軍事專家推演過,要是中國真的想要收回臺灣,臺灣只有被動的份。
在絕對的火力面前,臺灣會在短時間內損失七成。所以無論臺灣有何舉動,最終他們還是不能脫離中國。
只是中國不愿意動武,畢竟這樣的結局是自己人打自己人,只能讓親者痛仇者快。
槍響之后,沒有贏家,所以中國才愿意勸說臺灣自己走入溫和的懷抱中,而不是靠武力。
如今的烏俄戰爭已經結束,但臺灣還沒有解放,不過臺灣如今像以往那樣囂張,可能他們也看到了局勢。
不過也衷心的希望,臺灣能自己回歸中國內陸的懷抱,都是中國的子民,自然也不愿意看到兵戎相向的那一步。
參考資料:
《盯著俄烏沖突,臺軍照葫蘆畫瓢》——環球時報
《大變局背景下的中東歐股價與臺灣地區關系淺析》——《臺海研究》2024年第2期
《大變局下美國推動臺灣問題“國際化”的邏輯》——《臺海研究集刊》2024年第4期p15-3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