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智者劉姥姥
文/李壽謙
劉姥姥是《紅樓夢》中的一個小人物,她的故事貫穿于《紅樓夢》始終,見證了《紅樓夢》的全過程。《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生活在清朝雍正乾隆年間。曹家任江寧織造五十多年,在朝中地位顯赫。但好景不長,隨著時局的變遷和朝中權力更迭,曹家因經濟虧空觸怒了雍正帝。雍正六年,曹家被抄家沒產。曹雪芹晚年窮困潦倒,他根據曹家由盛轉衰的經歷,寫下了千古名著《紅樓夢》。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是來“打秋風”的,鳳姐給了她二十兩銀子。區區二十兩銀子,在賈府微不足道,對劉姥姥可是筆巨款。劉姥姥一家過了個豐厚的年關。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帶了些瓜果蔬菜來報恩。正值賈母想找個年齡相當的人說說話,二人一個是貴族老太,一個是鄉野村婦。但歲數相當,有共同語言,兩人成為杵臼之交。
在宴席上,賈母的丫頭鴛鴦想捉弄劉姥姥。劉姥姥毫不在意,她以自嘲的方式,把焦點集中到自身。什么“老劉,老劉,食量大似牛,吃個老母豬不抬頭。”她給眾人帶來快樂,也博得大家的好感,真是大智若愚。劉姥姥走時,王夫人給她一百兩銀子,賈母也給她好多貴重物品。劉姥姥滿載而歸,從此全家步入小康生活。
劉姥姥知恩圖報,賈家被抄家敗落后,劉姥姥出資救出王熙鳳的女兒巧姐出火坑。積善之家,必有余慶。
巧姐的判詞是:“勢敗休云貴,家亡莫論親。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
從劉姥姥身上,我看到了勞動人民質樸善良的品格。當今有千千萬萬的劉姥姥在社會舞臺上,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年輕時在外掙錢養家,在家操持家務,相夫教子。年老了照看孫子,把一生奉獻給家庭而不圖回報。我想起自己母親,含辛茹苦把兒女撫養成人。百善孝當先,父母養育之恩,兒女是永遠報答不完的。
小人物,大智慧。正是這些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的故事,匯成了浩瀚的大千世界,展現了一幅多彩的人生畫卷。我們要學習小人物的精神,去創造美好的未來。
【作者簡介】李壽謙(男),泰安肥城市人。高中教師,大學學歷,現退休,寓居寧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