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宋時輪在飯店吃飯,無意間聽到老板的名字,他手猛地一抖、放下筷子對服務員說:“快帶我見她!”
飯店地處法租界,生意異常火爆,大到高官達貴,小到平頭百姓,人來人往,從來也沒有出過什么亂子。
最讓人驚奇的就是,這飯店的老板還是個女子,硬是一個人在這十里洋場做了起來,就連青幫大佬都專門前來為她撐腰。
這飯店老板的傳奇聽得席間人十分入迷,就連淞滬警備區(qū)司令員宋時輪聽后,都忍不住勾起了好奇心。
再一打聽這傳奇女老板的大名,宋時輪瞬間就被震驚了,顧不得失態(tài),當即就找到伙計確認道:“你確定你老板是叫董竹君?”
伙計被宋時輪的模樣有些嚇到了,但還是點頭道:“對啊,我們老板的名號,這里人都是知道的。”
宋時輪當即就要求伙計帶他去見董竹君,他心里一直記掛著當年的恩情,萬萬沒想到還能再見到這位恩人。
身著旗袍的董竹君溫潤大方,說話也都是不急不躁、從容不迫的,她輕聲開口道:“這位先生,我們有哪里招待不周的地方嗎?”
宋時輪看到董竹君的第一眼就認出來了,沒錯,是她,即便已經(jīng)是20多年過去了,她的容貌也發(fā)生了一些改變,可她周身的氣度依舊沒變,讓宋時輪瞬間就想起了曾經(jīng)的董竹君。
戰(zhàn)爭年代,像宋時輪這樣拼搏解放的革命者,誰不是把性命都綁在褲腰上的?一個不小心就會是萬劫不復,可他們依舊前仆后繼地為實現(xiàn)同一個理想而奮斗。
那時候宋時輪剛從國民黨監(jiān)獄中出來,身負重傷的他和組織失去了聯(lián)系,境況十分危險又艱難。
走投無路之下,宋時輪找到了好友李堂萼尋求一線生機,可李堂萼自身難保,沒有辦法庇護宋時輪。
尤其是當時的上海風聲鶴唳,別槍的特務們到處都是,已經(jīng)沒有了安全的據(jù)點。
宋時輪本想要去井岡山和組織匯合,只不過他身上負傷又身無分文,就算是有辦法,也走不出敵人的封鎖圈。
思來想去之下,李堂萼想到了董竹君,當即就讓宋時輪去法租界找她,并且斬釘截鐵地說道:“她會幫你。”
宋時輪將信將疑地找到了董竹君的飯店,默默觀察了許久才進去找了董竹君,他的情況一看就不好,也沒有多說什么,提到了李堂萼,董竹君瞬間心領神會,將宋時輪引進屋里,并為他處理傷口。
看著眼前的年輕人,董竹君知道這些革命勇士們的奉獻,她能做的也就是在能幫的時候幫一把。
宋時輪在董竹君的照顧下養(yǎng)了一段時間的傷,養(yǎng)得差不多了,看外面風聲沒有那么緊了,他便想要辭行去和組織匯合。
董竹君只是讓宋時輪等一下,回屋去拿了一個沉甸甸的包裹遞給了他,里面裝了不少銀錢,為了宋時輪的安全,也為了革命。
彼時董竹君的這家飯店還只是一個小小的餐館,也沒有什么大的營收,她給的這些也是攢了許久的積蓄,雖說不多,但好歹能夠出一份力。
在董竹君的堅持下,宋時輪最后帶著包裹離開了上海,繼續(xù)投身到了革命當中,為革命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
而實際上宋時輪并不是董竹君幫助的唯一一個革命人士,她的小餐館不大,卻總是力所能及地給一些進步青年提供幫助。
這就是為什么董竹君再見到宋時輪,并沒有第一眼認出來的原因。
兩人感慨萬千地聊起過往,對新中國滿懷憧憬。
董竹君的一生都充滿了苦難,她總是被踩進泥里,又總是能夠從最深處開出向陽的花來。
“錦江飯店”何其輝煌,還成為了招待國賓的地方,卻被她無償捐獻給了國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