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7日,日本悍然發動太平洋戰爭。短短幾個月時間,日本人四處出擊,接連攻占美屬菲律賓、英屬馬來亞、新加坡及荷屬東印度。此外,太平洋上的關島、威克島等島嶼也落入日軍之手,島上的美國大兵稀里糊涂被日本人控制了。
歐美列強被日本人逐出東南亞的同時,“大日本帝國”的旗幟從北半球飄到南半球,從太平洋飄到印度洋。至此,日本人打出的“絕對防御圈”甚至超出了之前設想的“大東亞共榮圈”。顯然,日本在太平洋戰爭初期完勝對手。
1941年4月,日美展開長達半年的談判。期間,美國人態度強硬,對日本相繼使出經濟制裁、石油武器禁運等狠招。如果說當時日本的確是被美英逼到了絕路,發動太平洋戰爭屬于萬不得已的先發制人,那么,在半年后的1942年6月,日本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冒險發動中途島戰役就有點令人費解了。
日軍偷襲珍珠港時,雖然美軍的幾艘航母都“僥幸”逃過一劫,但美國太平洋艦隊還是深受重創,短期內難以恢復元氣。隨后,駐菲律賓的美軍轟炸機和戰斗機大部被日軍摧毀,空中防御能力喪失殆盡。與此同時,英國皇家海軍和荷蘭組成的遠東艦隊也被日本人打得落花流水。
深知難辭其咎,時任美國遠東軍總司令的麥克阿瑟差點自殺殉國。也就是說,日本在戰爭初期牢牢掌握了戰場主動權,清除掉了美國這個太平洋上的最大絆腳石,而這一戰果與山本五十六戰前預定的戰略目標完全一致。
其實,在決定對美英開戰的最后時刻,山本仍寄希望通過日美談判解決問題。這位海軍大將早年在哈佛學習又曾任駐美武官,對美國恐怖的制造能力和軍工潛力,他再清楚不過了。因此,當裕仁天皇詢問他對美英開戰能撐多久時,山本如實回答:“半年沒有問題,時間再長就沒把握了。”
到底是知己知彼的日本“戰神”,山本預測戰局的能力果然高人一等。到日軍發動中途島戰役的1942年6月初,日本人在太平洋上剛好膨脹了半年。
其實,在1942年初的幾個月里,與當初“南進”還是“北進”之爭一樣,日軍大本營對于后續戰略也是爭執不下。
海軍部先后提出兩個方案:一是向印度洋方向進攻,占領錫蘭,再打著“去殖民化”旗號鼓動印度人反抗英國,最后在波斯灣一帶與德意盟友會合;二是向西南太平洋方向進攻,取道新幾內亞、斐濟、薩摩亞一帶,切斷美國與澳大利亞的聯系,阻止同盟國以西南太平洋為基地進行反攻。而陸軍部則一如既往與海軍部唱反調,堅決反對海軍盲目擴大戰線的“冒險行為”,執意要求將兵力回調中國戰場,支援在緬甸逐漸出現補給困難的日本軍隊。
對陸軍部和海軍部因戰略制定爭論不休,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不置可否。在山本看來,美國那幾艘航空母艦才是亟待解決的心頭大患。早在襲擊珍珠港后,山本就開始策劃在中太平洋一帶展開攻勢,試圖進攻夏威夷引誘并殲滅美軍航母艦隊。
善于搶占先機的山本認為,必須趕在美國埃塞克斯級和獨立級航母服役前與美軍一決高下,如此一來,日本的“絕對防御圈”才能免遭威脅,而深受打擊的美國人也只能選擇回到談判桌前。
然而,對進攻夏威夷,陸軍參謀總長杉山元和海軍軍令部總長永野修身都認為太過冒險,既要承受嚴重傷亡又無力長期守備。據此,陸軍部和海軍部在大本營會議上聯合否決了山本進攻夏威夷的方案,決定投入相對較少的兵力進攻斐濟和薩摩亞,這樣不僅能孤立澳大利亞,還能逼迫美國海軍遠離基地作戰,顯然對日軍更有利。
山本為此做了妥協,放棄了進攻夏威夷方案,但繼續策劃在中太平洋的進攻計劃,這一次,山本把目光轉向了中途島。這個面積只有4.7平方公里的小島距離美國舊金山和日本橫濱都是2800海里,不僅是美國在中太平洋的一處重要軍事基地,還是夏威夷的門戶屏障。
2月19日,日軍空襲了澳大利亞的達爾文港。3月,聯合艦隊司令部邀請大本營代表研究進攻錫蘭。當月,從列克星敦號和約克城號兩艘航母起飛的美機空襲拉包爾,并突襲登陸萊城及薩拉毛亞的日軍。
日軍雖損傷輕微,陸軍卻擔心類似事態重演,負責該戰區的第4艦隊司令長官井上成美立即提請聯合艦隊增援西南太平洋,盡早開展占領莫爾斯比港的“MO作戰”計劃。
4月初,山本向大本營提交進攻中途島的方案,隨即引發連串爭論。作戰會議上,海軍部指責山本“高估”了中途島的戰略價值,并指出方案的多個漏洞:諸如島面積太小而無法建造大型機場、難以維持補給,對瓦胡島構不成威脅等等。
海軍部重申:海軍應以切斷美澳間的聯系為首要目標。這一次,山本不準備再讓步了,他明確表示:我意已決,不惜請辭。然而,與半年前山本以辭職相威脅爭取到偷襲珍珠港計劃不同,大本營這次也不準備向“戰神”屈服了。
雙方爭執不下之際,美國人的一場行動無意中為山本擺平反對勢力提供了幫助。4月18日,美軍航母大黃蜂號突然出現在日本東部海域,日軍之前對美國航母襲擊本土有所準備,在外海600至700英里范圍部署了漁船預警網,對當時續航距離約200英里的艦載機而言,這樣的預警范圍綽綽有余。
令日本人大跌眼鏡的是,從美國航母上起飛的竟是陸基轟炸機。“杜立特空襲東京”造成的損失極為輕微,卻在日本軍政界引起強烈震動。日軍大本營和聯合艦隊對本土遭受美國人空襲引以為恥,從印度洋匆匆趕回的山本也為讓天皇“受驚”而深深自責。
獲悉空襲東京的是陸基轟炸機而非艦載機后,山本更加堅定了擴大“絕對防御圈”的決心。因為從夏威夷到日本本土之間確實分布著一些島嶼,山本認為,為防止美機將其用作進攻日本的基地,必須攻占這些島嶼將美國人“拒之門外”。
這次輪到日本人復仇了,山本加緊籌備中途島戰役。4月20日,大本營參謀本部正式批準山本的作戰計劃,同時指示陸軍竭力配合攻占中途島。
6月4日,改變太平洋戰爭戰局的中途島戰役如期進行,山本一語成讖,半年來驕橫無比的日軍遭遇開戰以來的首次大敗,從此走上毀滅之路。
文/田瑞安 原創不易,敬請關注 ;歡迎留言評論,批評指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