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4個多月,伊朗外長阿拉格齊,將再次訪問中國。幾天前,伊朗和美國代表團,就伊核問題展開談判,這是自2018年,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后,兩國首次舉行的高級別正式會談。據報道,雙方不是直接談判,而是通過中間方,進行間接談判。伊朗對談判表示“謹慎樂觀”。隨后,阿拉格齊宣布訪問俄羅斯,現在又來了中國,顯然,阿拉格齊是來通報美伊談判進展的,我們對此的態度,非常耐人尋味。
伊朗外長阿拉格齊
一、美伊核問題談判
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郭嘉昆回應相關問題,稱阿拉格齊訪華期間,將就中伊雙邊關系,雙方關心的熱點問題深入交換意見,以落實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深化政治互信,推動各領域合作,共同捍衛多邊主義。這幾句話看似官方,但信息量很大,要和4個月多前,王毅外長對阿拉格齊說過的話結合起來分析。
當時正值敘利亞內亂爆發,阿薩德政權倒臺。我們告訴阿拉格齊,雙方要保持定力,要堅定不移地做好自己的事,要加強團結合作,反對霸凌行徑。這個話的意思,是伊朗沒能在敘利亞亂局中做到團結合作,反對霸凌,中方表示失望。現在回頭看,阿薩德的倒臺,不僅讓伊朗經營數十年的“抵抗之弧”轟然崩塌,也讓他們失去了跟以色列抗衡的最大倚仗,如今才會被美國逼到墻角。
4個多月前,王毅外長會見阿拉格齊
在和美國的談判中,伊朗方面的表現也令人迷惑。他們一方面強調,不會制造核武器,但又說,如果美國“犯下錯誤”,比如轟炸伊朗核設施,他們將“出于自衛”,不得不走上發展核武器之路。這里面的邏輯,有很大的問題。正常國家談判,是我造出了核武器,你再來跟我談,但伊朗政府卻認為,只要我反復表態不擁核,美國就會取消各項制裁,伊朗的經濟就會好起來。
二、伊朗的錯誤認知
伊朗人好像沒想過,過去40多年,他們一直被美國制裁,期間從來沒有造不造核武器的爭議,現在伊朗有了造核武器的能力,卻以表態不造核武器作為籌碼,這不是授人以柄嗎?特朗普的做法很簡單,天天宣布伊朗會造核武器,即使你們現在不造,以后也會造。當年美國人打伊拉克,還要找一管洗衣粉作為借口,現在伊朗主動把“洗衣粉”塞到美國手里,特朗普高興還來不及。
在制造核武器的問題上,只有完全不碰,和堅持到底兩種選擇,不存在中間態。伊朗的態度卻是左右搖擺,飄忽不定。在伊朗內部,一直存在“強硬派”和“改革派”兩種聲音。強硬派比如內賈德,人稱“反美斗士”,任期內大力推動核計劃,改革派比如魯哈尼,伊核協議就是在他主導下跟聯合國五常加德國談成的。
魯哈尼談成伊核協議,被特朗普單方面撕毀
有的朋友可能會說,伊朗不是朝鮮,這種人口大國,不能過于強硬,如果被全面封鎖,代價太大。這話當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改革派的路,魯哈尼已經走過了。2015年,各方簽署伊核協議之后,美西方確實放寬了對伊朗的制裁,但特朗普上任后,在完全沒有理由的情況下撕毀協議,伊朗又能找誰說理?
三、中方已有言在先
現在,特朗普又回來了,還是打著要讓伊朗徹底放棄擁核的旗號,他對伊朗搞極限施壓,不是美國真對伊朗有多大恨意,而是以色列不愿意看到中東,出現另一個“事實性擁核”的國家。當年伊拉克試圖制造核武器,以色列就策劃“巴比倫行動”,強闖伊拉克領空炸掉核反應堆,也就是伊朗離以色列更遠、國土面積更大、防空能力更強,不然以色列早就把伊朗核設施炸上天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