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爾佳氏的死,是由中飽私囊四個字引起的。
1921年,溥儀的生母瓜爾佳氏死在了醇親王府。年僅十五歲的溥儀,因為接受不了母親的死,精神備受打擊。
可當時的他,還不知道母親是自殺而亡的,更不知道,這已經不是母親第一次自殺了。
瓜爾佳氏
第一次自殺未遂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溥儀被迫退位,清王朝結束統治。
自此,醇親王府便分成了兩派:一派以醇親王載灃為首,他們主張反對袁世凱,對袁世凱極其仇恨,認為其是清朝滅亡的罪魁禍首。醇親王的幾個子女,也贊成父親的想法,即使在報刊上看到袁世凱的照片,也要立馬撕掉,再丟在地上踩踏。
另一派則與醇親王的主張大不相同,不僅不恨袁世凱,反而處處為袁世凱打圓場。
這一派的人唯有一個,那就是溥儀的生母——瓜爾佳氏。
她之所以不恨袁,是因為她對袁還有指望。在瓜爾佳氏看來,袁是父親榮祿的鐵桿老部下,或許可以借助他的力量,幫助自己的兒子溥儀重新登上皇帝的寶座。
她常常對子女講,事情不能全部怪袁,要怪應當怪孫文,是因為他鬧革命,大清才亡的。
滿心想著復辟的瓜爾佳氏,動用了幾乎自己的所有財產,用以打點父親榮祿以前的老部下,甚至策動父親一起說情。
可惜,這些錢全都打了水漂。
醇親王載灃對此非常惱火,他斥責瓜爾佳氏只是在徒徒浪費錢財。瓜爾佳氏卻覺得載灃是個窩囊廢,不中用。
久而久之,醇親王府的人都開始排擠瓜爾佳氏。
眾叛親離的瓜爾佳氏,始終沒有放棄幫兒子重奪寶位的打算。然而,令她意想不到的是,袁竟然自己稱帝了!
袁稱帝后的某一天,瓜爾佳氏在梳洗打扮一番后,叫二兒子溥杰進去談話。
當時只有八歲的溥杰(溥儀弟弟),只覺得母親莫名其妙,說話也怪怪的。長大后,溥杰回憶才意識到當時母親是在與自己告別,說遺囑。
在囑托完溥杰后,瓜爾佳氏悄悄拿出一瓶白酒,又拿了好些鴉片。發現此事的仆人,覺察除出不對。趕緊通報醇親王。
醇親王載灃一聽此事,立馬趕到瓜爾佳氏面前。在載灃和眾人的勸解之下。瓜爾佳氏才放棄自殺的念頭。
不足百天,袁便下臺。不久后,張勛復辟。瓜爾佳氏又忙碌起來,她不斷游離于醇親王府和紫禁城中。每日回到府里,瓜爾佳氏便趾高氣揚地講,溥儀在宮里已經接見了張勛、張勛已經率領辮子兵打入京城.....
瓜爾佳氏一度還曾想讓張勛的女兒嫁給溥儀。
可惜,瓜爾佳氏的愿望很快便落空了。僅僅十幾天后,張勛復辟行動宣告失敗。
或許是走火入魔,瓜爾佳氏并沒有因為張勛之事放棄自己的打算,反而更加頻繁地出入宮禁,與端康皇貴太妃密謀腹壁之事。
對于母親的第一次自殺,仍舊居于宮中的溥儀并不知情。只是,六年后,瓜爾佳氏卻再次選擇了自殺,最終身亡,年僅38歲。
第二次自殺
瓜爾佳氏生性孤傲,其父親榮祿是晚清重臣。榮祿將她視作掌上明珠。
后來。慈禧將她收為自己的干女兒,每每稱呼她,都是叫她的小名——八妞。
一次,榮祿進宮與慈禧太后談事時,瓜爾佳氏闖了進去。
慈禧卻并不生氣,反而笑著對榮祿講,滿朝文武,你說誰不怕我?唯獨有一個人,她不怕我。
榮祿問,是誰?
慈禧指著瓜爾佳氏講,就是你這個寶貝女兒八妞啊。
榮祿與慈禧
之后,由慈禧指婚,瓜爾佳氏嫁入醇親王府,成為醇親王的嫡福晉。在王府,她也是說一不二。
因此,即使醇親王不與她一派,不贊成她的主張,也無可奈何。
在指望袁世凱、張勛相繼失敗后,瓜爾佳氏將目光投向了自己父親的另一名部下——步兵統領左翼總兵袁德亮。
瓜爾佳氏時常從袁德亮那里打聽時局變化,并且勾結端康皇貴太妃,把金銀珠寶都拿出來,給袁德亮,讓他去賄賂當時的奉系軍閥張作霖。
不僅珠寶首飾,連房產地產都被瓜爾佳氏拿去變賣。孤注一擲沒有換來轉機,袁德亮拿著錢跑路了。
對于錢財被騙,瓜爾佳氏氣憤至極。端康皇貴太妃卻覺得,肯定是瓜爾佳氏在中間中飽私囊。
1921年9月30日,端康皇貴太妃召瓜爾佳氏進宮,與瓜爾佳氏同被召進宮的,還有瓜爾佳氏的婆婆劉佳氏。
端康皇貴太妃先是讓二人在永和殿外跪了一上午。隨后叫進去,對二人一頓痛罵。
“你們二位,教子無方、教孫無方,怎么不好好教育溥儀,讓他老是頂撞我!”
事情起因有兩件事,其一是溥儀曾經讓自己的貼身太監李長安給自己買來了不少時髦的獵裝、西裝等等,在宮里打扮。之后,還叫李長安買來了皮鞋,甚至還有民國的軍服。
不僅如此,溥儀同溥杰還把長辮子剪掉。打扮成民國的樣子,在宮里走來走去,照了很多照片。
端康皇貴太妃知道后,勃然大怒。她認為堂堂大清的皇帝,竟然打扮成民國軍人的樣子成何體統。
為此,端康皇貴太妃痛斥溥儀,還將李長安打了幾十大板。最后直接發配到蘇拉處做苦工。
第二件事則是開除御醫引起的。
溥儀很喜歡醫術,常常邀請太醫范一梅等人進宮暢談。一談就是一晚上。端康皇貴太妃派去監視溥儀的太監將此事上報后,端康皇貴太妃直接把范一梅開除。
溥儀直接在養心殿罵端康皇貴太妃,講她開除范一梅只是在針對自己。身邊的帝師(教導皇帝的先生)也紛紛附和,溥儀最崇敬的帝師陳寶琛說:
自古以來,嫡庶分明。除了皇后,其他妃子都是小老婆。
一句話直指端康不過是個小老婆,怎么能壓倒正統的皇帝。剩下的帝師也紛紛附和。說端康是把自己當慈禧,把溥儀當光緒。
溥儀一怒之下,沖到端康所在的永和宮,幾番爭吵下,把帝師那句話脫口而出:端康不過是個妃!
溥儀與老師,右為陳寶琛
當時,溥儀的父親載灃也在場。生性懦弱的載灃對端康無法,對自己的兒子溥儀也無法。
見狀,端康直接把瓜爾佳氏和劉佳氏叫進宮里。
被斥責了的二人,立馬趕到溥儀在的養心殿,走到門口撲通一聲給他跪下,求溥儀給端康道歉。
無奈之下,溥儀只能跟隨二人來到永和宮,卻沒有跪拜更沒有請安,直接丟下一句:額娘,我錯了。便轉身離開。
在端康看來,這不過是示威,哪里是道歉。對還在場的瓜爾佳氏與劉佳氏更不客氣。
心高氣傲的瓜爾佳氏哪里受得了這種氣,還在永和殿外跪了一上午,這種委屈她一輩子沒受過。
憋著氣回了醇親王府后,瓜爾佳氏又拿出了白酒和鴉片,還加了金面(金箔做成的細面),最后一起下肚,吞金而亡。
端康皇貴太妃
溥儀出宮
聽聞生母在家死亡,溥儀立即想要出宮吊唁生母。他沖到神武門時,卻被守衛攔住。守衛說,太妃有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宮。
剛烈的溥儀在此刻爆發:
“我媽死了,不讓我出宮,我看誰敢攔著我?!?/p>
守衛不敢再阻攔,打開了神武門。溥儀直沖醇親王府。瓜爾佳氏的棺材擺在思謙堂。溥儀沒有哭喊,沒有說話,磕了三個響頭后,前往祖母劉佳氏的屋里,安慰她。
這時的溥儀還不知道母親是自殺身亡,父親載灃為了不讓溥儀出事,假稱其母死于“緊痰絕”。
而關于瓜爾佳氏自殺身亡的深層原因,也不是永和宮受辱這么簡單。
《末代太監.孫耀庭》一書中,曾記載過孫耀庭的一番話。這位末代太監說,瓜爾佳氏的死是由中飽私囊四個字引起的。
當時,端康不僅罵了瓜爾佳氏對兒子管教無方,并且明里暗里嘲諷瓜爾佳氏貪污錢財,什么被袁德亮騙都是幌子,錢其實都被她中飽私囊了!
榮祿的女兒,醇親王的嫡福晉,哪里是為這些錢就去貪污的。可是她百口莫辯,只能以死證明自己的清白。
在臨死之前,瓜爾佳氏對溥杰講,讓他好好幫助哥哥恢復祖業,因為他哥哥是大清宣統皇帝。
同時,她也囑托醇親王載灃,好好照顧自己的兒子。
此前從來不信西醫的載灃,為了救妻子,特地請來了西醫,卻還是束手無策。
瓜爾佳氏就這樣,帶著委屈,帶著愿望未成的遺憾,在1912年離開了人世。
(溥儀曾在《我的前半生》的初稿中,將1912誤寫成了1918)
幾年后,溥儀還真的又坐上了所謂的寶座。京城遍插龍旗。不過這時的溥儀不過是個傀儡。縱使是皇帝,也逃不了悲哀的命運。大概這也是造化弄人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